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观经济研究》2007,(7):F0003-F0003
包头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无私帮助的结果。回顾包头6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许多体会和重要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60年来。党和政府在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2.
李峰梅 《经济师》2005,(10):36-37
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这个“核心问题”变得更加关键和重要。这要求全党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胡珊 《经济月刊》2009,(8):36-38
今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岁华诞。60年来,新中国以日新月异的发展,向世界证明着社会主义无穷的生命力。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使祖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当前,全国人民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上义伟火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60年弹指一挥间,但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上、在一个人的成长史上留下太多值得珍藏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08,(10):F0002-F0002
山西省阳泉市建市60年来,历任各级领导倾心阳泉的发展和建设,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开拓刮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巍巍太行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6,(5)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同志高举反腐倡廉的旗帜,深入开展了以反对"四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要管党"、"为官有为",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呈现出了朝气蓬勃的大好局面。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全面加强公务员培训,致力于提高广大公务员的"为官为民"的服务意识,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品房的建设与销售,是改革开放新肜势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它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我国旧有的以统包统分为特点的福利型住房制度,为解决城镇人民居住难的问题开辟了新途。但目前在商品房的建设与销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7.
朱彩霞 《经济月刊》2011,(1):124-125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属国家新确定的六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之一,是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多年来,在中央、国务院、湖南省委、省政府、自治州委、州政府和各级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全州人民积极参与努力下,湘西州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已全面进入社会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凸显,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解决社会转型期新矛盾新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从法治、民生、责任、效能四个维度着手,强化公民本位理念,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强化法治建设,保证政府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60年。从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革命党,到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60年风雨历程,党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表达形式,也是党执政兴国的基石。这是我们党执政60年乃至奋斗88年的基本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各项权利,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出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经受了“SARS”灾难的考验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人民群众的关注支持下,走上了新的发展建设道路。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三年建成新型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目标,各级疾控机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建设、在发展。然而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顺利实现了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一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党的关心和培养下,整个干部队伍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迅速锻炼成长,涌现出了像孔繁森和李国安、吴天祥、高建成;像我们浙江省的陈金水、杨东海;像我们湖州市的傅亨遐、赵来法等一批深受人民爱戴和讴歌的优秀干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9,(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就意味着新背景、新形势,因此也对处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是社会生产建设的有生力量,今日的在校大学生就是明日社会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因此大学生必须牢牢树立服务意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然而,新时代也对大学生的服务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探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服务意识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改善居住条件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企业税负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是企业所得税。本文通过对新企业所得税涉及房地产行业的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对新企业所得税对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服务于工业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四个发展阶段,不断提升自身对交通运输需求的适配性,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坚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下交通强国的主要特征包括提升交通运输质量、织密交通网络以及发展可持续交通。建设交通强国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立足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立足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立足于筑牢现代化物质基础,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立足于维护和平与发展。为了充分发挥交通强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需要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优化交通运输空间布局,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完善跨境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60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包括前30年和后30年,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后30年是在前30年的基础上进行的,取得成就更大一些,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前30年和后30年也都走过曲折的道路,都有各自的失误。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总结,作为今后继续前进时,需要思考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7.
女士们 ,先生们 ,同志们 ,朋友们 :二○○○一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人类社会前进的航船就要驶入二十一世纪的新航程。中国人民进入了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新征程。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我很高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 ,向全国各族人民 ,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 ,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 ,致以新世纪第一个新年的祝贺 !过去的一年 ,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国民经济继续保…  相似文献   

18.
推进新民居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臣良 《经济论坛》2009,(10):139-140
一、推进新民居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必然选择 推进新民居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群众对新民居建设的愿望十分强烈。推进新民居建设,为农民提供相对集中、环境优美、繁荣宜居的人居环境,是顺应民心、深得民意的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时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泽民同志的这个重要论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指导各项工作、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思想基础。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困难,而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就是其中一个迫切需要加强的…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7,(9)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从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萌芽到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进行梳理和论证,阐述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对现代的意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主体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为践行群众路线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