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东升  张强 《魅力中国》2011,(20):326-326
现代宪政国家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宪政理念起源古希腊,经历了西方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宪政理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并且取得不断的完善和发展。1908年,中国清政府出台了第一部宪法性的文件——《钦定宪法大纲》。标志了中国宪政的起步。中国宪政的发展历程远远落后与西方国家,但是,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很多学派的政治思想都体现着宪政理念,儒家思想就是其中的一学派。  相似文献   

2.
徐文峰 《魅力中国》2010,(23):169-169
近代中国有识之士为建立宪政国家而进行了种种努力。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对于国人宪政意识的唤醒,不能发动最广泛的人民一起为建立宪政国家而奋斗。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并不能自觉的产生宪政意识。可以说,近代中国宪政之所以失败在于未能唤起人们的宪政意识,即启蒙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周石强 《魅力中国》2011,(5):149-149
近来以来,中国宪政的历程中有着强烈的西力东侵、西学东渐意味,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与知识分子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制宪活动,可以说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以知识分子为主力来推动,以法律与政治界精英踊跃参与的活动。该论文旨在研究知识分子们在国民政府的制宪过程中发表的相关政治评论及其对“五五宪草”的影响,来揭示近来以来中国的宪政运动中存在的困境与矛盾,勾勒出近代中国宪政历史上,宪政思想与政治制度互动之轨迹。  相似文献   

4.
毛兴贵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2):181-182,186
"西方政治制度史"课程应从课程特点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应以历史知识为依托、以思想文化为底蕴、以时政热点为案例、以学生讨论为补充的教学方法;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斌 《新财经》2010,(10):45-49
中国现在的很多问题,看来是经济问题,实际上都是政治制度问题,是宪政问题。经济问题不是经济领域本身能够解决的,是与政治制度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6.
程蕊 《魅力中国》2013,(26):23-24
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失败,反思宪政国家的生存土壤到底是什么,这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和近代民主法治建设的开拓者孙中山先生首创三民主义,并据此提出了民主宪政思想。文章阐述了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其五权宪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他宪政思想的当代启迪。  相似文献   

8.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管理形式,是关于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制度形式,分析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相同点和差异性,不仅可以对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有所掌握,并且可以融会贯通,汲取必要的精华,使我国的政治制度成为更为完善的政治制度,使之成为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妇女与宪政关系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的宪政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宪政思想的最集中的展示,其中关于妇女与宪政关系的探讨更是具有独到之处。它探讨了妇女是实现宪政的一支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参与的宪政是不完整的;妇女参与宪政是男女平等的具体体现;民主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妇女等问题,对妇女参政、妇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等系列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思想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释魏源和洪秀全对于西学、进化思想以及政治制度的论述,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国梦进行复兴。魏源对于西学主要集中在器物方面的介绍;洪秀全对于西学主要集中在基督教的介绍,二人的介绍都使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进化思想方面,二人都主张中国传统的变易观,主张通过逐渐发展的方式改变中国的落后形式。二人虽然在政治制度上都主张封建君主专制体制,极力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形式,保留帝制和皇权,以适应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形式,但是也加入了西方政治思想中的民主成分。在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在客观上消解了封建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而且是中国现代国家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其宪政思想是现代国家建设在政治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在中国近百年宪政思想史演进过程中,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无疑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尽管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最终并没有得到实现,但其求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深入的探究孙中山宪政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孙中山的宪政追求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霍布斯思想中的君主制构想虽未最终成为英国政治制度走向的指航灯塔,但其颠覆传统、推陈出新的国家主权论思想成为英国君主制跨越变革漩涡的助推器。霍布斯通过哲学解构的方法,对浑圆杂糅的传统政治观念尤其是君主制内涵进行透彻解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现代国家主权学说提供了重要的宪政参考。  相似文献   

13.
福山在《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一书中提出:一些软弱无能的国家或失败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严重问题(贫困、艾滋病、毒品、恐怖主义等)的根源。在西方政治学界抨击"大政府"的主流观点之下,福山又提出了在这些失败国家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的思想,即"国家构建"的核心不是"国家职能"的减少,而是"国家能力"的加强。这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政府进行深化改革的阶段,这对于当今我国政府在重新审视国家的能力强度和国家的职能范围大小的关系问题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权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后来,经过洛克、孟德斯鸠等人发展创新,逐渐形成了三权分立思想,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孙中山剖析了西方三权分立的弊端,同时吸收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精华,创立了五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五权宪法思想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但还存在严重的历史局限性,这就决定了孙中山最终不能建成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民主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5.
正一、研究缘起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有着坚实丰富的物质基础,此外与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的交流也在不断深化。然而,当今日新月异的"自媒体"时代以及各种暗流涌动的西方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民主"及所谓西方普世价值等)给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早已混沌。当  相似文献   

16.
孙晗雪 《中国经贸》2012,(14):111-112
从宪政的理论内涵、基本架构和实现的必要性上综合论述实行宪政的理由。并在其基础上,论述各国宪政道路的差异性及共通性,推及到中国近代对宪政的追求过程,有失败之处亦有成功之处。最后,总结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的得失.看到社会在其影响下各领域中潜移默化的进步,进一步坚定实现宪政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7.
民主政治是以民主、法治为内核的现代政治制度,它的实现需要充分的公民社会基础。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与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府的主动改革以及经济、社会的特殊环境使得中国的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发展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探究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机理与实际作用,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艳 《理论观察》2015,(2):76-78
西方宪政民主制度实践至今,已是弊端丛生,"金钱政治"就是其摆脱不了的痼疾之一。金钱政治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会带来诸多恶果:导致民主异化、容易滋生腐败、妨碍行政效率、有损社会公平、引发公众不满。认清西方宪政民主的金钱实质,有助于当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为中国文化向现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倡的反儒排孔思想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东西文化论战中,他提出学习西方的思想,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在"科玄论战"接近尾声时,他对科玄两派的批评使近代文化思想史三足鼎立局面进一步形成。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70年代郭嵩焘就认识到西方富强的本源",君维民,民系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真正接触到近代西方的民主观念,从而也就揭开了中国从近代走向民主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