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已有的数据、研究成果及中国政府和社会的干预实践,对有关改善中国女孩生存的研究和实践进行回顾式的评述和展望.中国一直存在对女性的歧视,近年来中国持续升高的出生性别比和偏高的女孩死亡水平,反映出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和女孩生存风险恶化.对女孩的歧视包括出生前和出生后的歧视.描述了中国高出生性别比和偏高女孩死亡水平的水平、趋势和区域差异,分析了女孩生存环境恶化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及其引发的人口和社会后果.通过比较国际社会的经验和中国政府及社会的认识与行动,讨论了改善中国女孩生存的前景及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育政策、男孩偏好与女孩生存:公共政策的取向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育政策和女孩生存关系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强烈的男孩偏好,导致严重的女孩生存问题,主要表现为出生性别比偏高和女孩死亡水平相对偏高,使得女孩相对缺失.据估计,20世纪中国女性(主要是女孩)缺失数量在3500-4000万左右,约占全世界的40%.  相似文献   

3.
“关爱女孩行动”可以治理出生性别比问题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和女孩死亡水平偏高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失踪女孩”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重视,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进行治理,特别是在2003年启动了国家“关爱女孩行动”的试点工作,预计在2006年在全国推广,进行高出生性别比的综合治理工作。“关爱女  相似文献   

4.
20多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和女孩死亡水平偏高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失踪女孩"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重视,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进行治理,特别是在2003年启动了国家"关爱女孩行动"的试点工作,预计在2006年在全国推广,进行高出生性别比的综合治理工作."关爱女孩"等综合治理高出生性别比的专项行动,是否能够真正有效?中国出生性别比的未来到底会呈现何种趋势?在本文中,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践结果,结合国际治理高出生性别比的经验,试图回答"关爱女孩行动"和治理高出生性别比关系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我们对国家未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5.
过往二十余年伴随总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且居高不下,女性婴幼儿死亡率亦呈相对偏高之势,致使女性人口缺失和“失踪女童”事件浮出地表,不时成为境内外人口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政府的“关爱女孩行动”之类的干预举措。中国女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了广西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状,研究了女性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以及受教育文化程度对性别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过往二十余年伴随总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且居高不下,女性婴幼儿死亡率亦呈相对偏高之势,致使女性人口缺失和"失踪女童"事件浮出地表,不时成为境内外人口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政府的"关爱女孩行动"之类的干预举措.中国女童生存与发展的前景亦喜亦忧,而何去何从则仿佛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长期人口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出现了迅速、持续增高的现象和趋势,这对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性别比方案预测我国人口未来百年的发展状况,考察出生性别比偏高对人口总量、出生人口规模、总人口抚养比以及婚姻市场的性别比等产生的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会降低出生人口规模、加速人口老龄化以及造成婚姻挤压等人口后果.  相似文献   

9.
倡导和实现社会性别平等,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发展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多部国家基本法律及法规对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受重男轻女等旧的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歧视女孩、忽视女孩健康成长的现象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还长期存在,有的地方甚至还比较严重。学术界和相关部门公认,性别歧视、重男轻女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普遍升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各省市的人口出生性别比数据,定量检验了经济、教育、医疗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人口出生性别比在地理上存在集聚现象,空间地理因素对其影响显著;教育和医疗水平对出生性别比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们会通过空间地理因素、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间接影响出生性别比。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最显著。经济及医疗水平越高出生性别比越低,教育水平越高出生性别比越高,计划生育政策越宽松出生性别比越低。  相似文献   

11.
拉萨市妇女的地位与孩子价值的关系正处于过渡期,一方面收入高于家庭平均收入的妇女减少了对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使妇女增加了对孩子工具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的需求。藏族和汉族,以及不同民族的婚配只在养儿防老方面有显著区别。相对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才更有可能是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原因之一。生育文化是可以转变的,出生性别比失调和妇女地位的关系更大。出生性别比失调的治理应该以提高妇女地位、转变择偶观念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胎次-激化双重效应”理论模型,解读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另q比关联的潜在机制,并利用宏观数据予以检验。政策与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存在直接和间接双重关系;生育政策的刚性制约和一孩半生育政策赋予胎次和激化效应特殊含义:(1)一孩政策地区低胎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一孩半政策地区二胎及以上胎次的出生性别比极度失衡,显现“激化效应”;(2)政策的多样性使部分低位女胎与男胎一样受欢迎,使一孩半政策及二孩政策地区低胎的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产生“胎次效应”。可见,政策越强,低位和高位女胎都不受重视,均会遭遇人工流产;相反,在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下,低位女胎所受的歧视程度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13.
关爱女孩行动的社会背景及其公共管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爱女孩行动旨在扭转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消除性别歧视 ,以期实现全社会性别平等的发展目标。作为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一行动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履行人口发展战略和对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政府职责。从这一行动的社会背景及其公共事务性质 ,及当前主要的公共管理解决措施方面开展了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主要原因在于胎儿性别鉴定与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从无到有与由少变多。但伴随经济增长与社会变迁,歧视性性别偏好逐渐失去赖以存在的土壤,那些诱致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因素不是被消除就是被弱化,从而为出生性别比在高位的回落创造了条件。促使中国出生性别比回复正常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逐渐具备,这意味着出生性别比由上升转而下降的转折点已经或将要来临。  相似文献   

15.
采取整群抽样法在北京城区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二所公立学校选取小五-初二年级的流动儿童415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社会身份冲突问卷、城市适应问卷探讨歧视、社会身份冲突、城市适应三者的关系。歧视会负向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歧视会正向影响社会身份冲突;社会身份冲突会负向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社会身份冲突在歧视与城市适应中的心理适应维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光祺 《财贸研究》2006,17(2):58-64
中国社会存在着一个关于不同社会群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基本社会契约,以这种契约的变迁为划分方式,社会保障在中国农村有其非常独特的制度变迁路径。以此为逻辑起点,本项研究通过对农村集体、家庭、土地、政府、市场与社会等诸多保障制度的考察,将建国50多年来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依次划分为集体契约型的隐性“普惠”保障、分权型的显性“利益分割或损益不均”保障和社会契约型的制度化“利益调整重构”保障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体系结构进行相应的制度评估,继而检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生育率与出生性别比关系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回顾了我国生育率与出生性别比的变动趋势 ,论证了当生育率从 3.0下降到更替水平过程中 ,出生性别比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我国 90年代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偏高是客观事实 ,是产前性别选择的结果 ,也是农民不愿多生但想生儿子的生育意愿的反映 ,而农民想生儿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只有建立新型生育文化 ,削弱人们传宗接代和重男轻女的观念 ,才能实现低生育水平下的出生性别比正常化。  相似文献   

18.
朱晓喆 《财贸研究》2006,17(2):52-57
我国政府在制定有关“三农”问题的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时,应该从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利益出发,从法律上来说,必须围绕着如何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利,展开各项制度建设。我国目前已经通过各种形式的立法,努力确保农民的生存权。农村社会保障法是落实农民生存权的最为重要的法律途径。本文将从法理上廓清农民生存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关联,从而对农民生存权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浙江出生性别比变动态势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普查资料对浙江出生性别比变动特点进行统计事实描述,企图从中寻找出一些有意义的统计学规律。对浙江出生性别比的下降性质、评估标准和转变临界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