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红 《中国纺织》2002,(12):34-36
如何以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的改造,如何以高科技、高新技术带动企业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启动科技进步计划,全力打造技术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2.
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以其 显著的经营业绩、强大的经济实力、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在业界引人注目,成为纺织行业中的一颗耀眼之星。即使在2001年全球经济萧条,纺织品市场低迷,原料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滑的不利形势下,德棉人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仍取得销售收入17.58亿元、利税8281万元、利润2808万元、出口创汇5095万美元的不凡业绩。探寻德棉的发展之路,该企业在管理、经营方面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尤其可贵的是德棉人长期坚持以质量为本,大力实施质量效益战略,成为稳固德棉事业的基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品质量大厦需…  相似文献   

3.
4.
德棉集团成立于1997年8月。由于这些子公司背景条件各不相同.集团领导清楚地认识到,资产纽带连接的只能是劳动关系.企业文化连接的才是人心: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把德棉集团建设成能在市场经济大海中搏击风浪的“联合舰队”.就必须建设企业文化,用这条无形纽带把人心凝聚在一起。因此.他们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几年来,他们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结合集团的发展目标和企业定位.在上海专家的指导下,从导入CIS战略入手,努力建设有德棉特色的企业文化。用这条无形纽带.把14个子公司和15000名员工紧紧的联系为命运共同体,成为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纺织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连续多年全行业亏损,很多企业倒闭、破产,而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不仅顺利地渡过了难关,而且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屡创历史最好水平。德棉集团之所以能在困境中持续健康发展,在机遇来临时实现了大的飞跃,主要得益于企业决策得当、得益于高新技术的及时推广、得益于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进入八十年代,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生存,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快速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为此,我们坚持技改不停步,用十年左右的…  相似文献   

6.
张红 《中国纺织》2001,(9):17-18
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纺、 织、印染、针织、服装加工和进出口经营于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18亿元,是山东省最大的国有棉纺织企业和进出口骨干企业。2000年,集团销售收入及利税均列全国同行业前五位。在纺织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德棉集团一枝独秀,连奏凯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品牌战略,创名牌、保名牌、拓名牌,推动了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德棉集团的决策者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实施名牌工程,集团一把手亲自抓名牌工作,经营部门、生产…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高速运转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作为河北省有重要影响力的国有企业,冀中能源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奋斗,发展到拥有华北制药、峰峰集团、冀中能源股份、河北航空集团等10家子公司,  相似文献   

8.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具备的一种或几种优于竞争对手的能力,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事关企业的兴衰存亡,许多企业为此苦苦地探索寻觅。德棉集团决策者在多年的商战实践中深刻领悟到: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成败,而科学技术催生核心竞争力,谁掌握了科技利器,谁就奠定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平台,也就拥有了制胜的法宝。基于上述认识,德棉人大力实施“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技术中心建设,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我们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德棉集团的龙头企业,由原德州一棉有限公司改制而成。我公司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是全国首批十三家拥有两纱两布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现拥有环锭11万锭,气流纺2000头,精梳机23套,各类织机1699台,其中无梭织机达679台,资产总值6.6亿元。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形势下,把握先进文化代表的实质,精心培育企业文化,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先进文化氛围,是推动双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倡导和培育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1.
张红 《中国纺织》2001,(2):42-42,41
1984年以来连续16年盈利并 且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德棉集团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又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生产任务。 在纺织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却一枝独秀,连奏凯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满足现状,居安思危,把不断创新作为无止境的追求,以新求活,以新增效。 坚持质量创新是德棉股份连创佳绩的前提。为了形成自身独特的产品质量优势,他们在夯实传统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又实行质量跟踪制度,环节自治制度,使产品质量的管理由过去技术部门单独抓变为全员管理,产品检验由过去终检把关变为…  相似文献   

12.
张红  罗俊钦 《中国纺织》2006,(11):160-162
2006年9月6日,由山东德棉集团生产的“德棉”牌高支高密纯棉坯布和彩棉纱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这项工作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组织开展,经专业委员会严格评审,全国棉纺织业名牌产品共有14个,其中德棉集团就占2个,是棉纺织业唯一一家有2个产品获此殊荣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张红 《中国纺织》2001,(7):33-3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选择好航向,扬帆驶向成功的彼岸,是每个企业所 必须要做出的决策。被誉为全国纺织行业“一面不倒的旗帜”的德棉集团德棉股份公司,之所以连续17年创佳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树立起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在挤占市场上下功夫,在适用上作文章。  相似文献   

14.
山东德棉集团是国内纺织行业的知名企业,集团下辖14个子公司,是集纺织、印染、针织、服装加工及外贸经营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了实现建设成国际化的现代企业集团的目标,必须积极应对入世挑战,趋利避害,加速培育核心竞争力,谋求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科学家预言:21 世纪的中国,将是科技的中国;有经济学家预言:21 世纪的中国企业,将是文化的企业。科技与文化,这两个经济杠杆,如同天平的两端,同等重要的摆在了世人面前。傲饰集团长足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然而,经济与文化联姻,抓经济必须同时抓文化只是一种超前意识的初步显现。把企业文化向深层次发展,创造企业无形资本诱人的魅力,尚需努力。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随着入世和企业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十六大胜利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打造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实现小康社会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显德汪矿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人文管理,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先后建成了公司级文明矿、市级文明单位、省级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下半年以来,处于逆境中的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可谓喜事连连,亮点频现:先是10月份德棉集团荣获最具社会责任山东十大品牌称号,紧接着12月份集团的骨干支柱企业——德棉股  相似文献   

18.
被同行誉为纺织行业的“常青 树”的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自1984年以来始终保持了较高的效益水平,年均利税额达4000万元。2000年,他们更上一层楼,全年实现利税1.04亿元,实现利润7053万元,再创建厂以来最好水平。  利税过亿,奥秘何在?  继1997年由原德州棉纺织厂改制为山东德棉集团德州一棉有限公司后,2000年,他们在企业制度变革方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即由原来的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他们以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为主发起人,联合其他四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了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创立后,按照《公司法…  相似文献   

19.
韩伟英 《冶金财会》2005,(10):24-25
浙江漓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建矿45年历史的地方重点矿山企业。2004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1亿元,实现利税1.4859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93倍和18.89倍。出现这样大好的形势,除了钢铁行业全面回升的大环境外,关键是企业的不断创新。[编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