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排放数据库的资料(2006年数据),本文作者估计,现在的肉类生产(全球平均水平)每年会向大气排放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约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360亿吨)的18%。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碳税实践经验与我国碳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其中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占温室气体的60%左右。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各种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开征碳税,是我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时政要闻     
《数据》2009,(12):4-4
我国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中国政府11月26日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要实现此目标,仍然面临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4.
借鉴欧盟碳排放交易经验构建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2009年11月26日,我国政府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向我国施加巨大的压力,而且也是切实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12):246-247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面对着国际社会巨大的减排压力。本文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概念,探讨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类别,分别为"绝对量下降或增幅限制目标"、"相比BAU情景下降目标"以及"峰值目标"。通过对现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测算方法的研究,总结了我国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预测研究方面采用的典型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室气体清单的碳排放总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全球变暖是世界各国目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一个环境问题,其直接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加,其中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最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温室气体控制技术,将为中国未来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技术选择,也是各高新技术企业要着手开展布局科技创新研究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暖是世界各国目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一个环境问题,其直接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加,其中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最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温室气体控制技术,将为中国未来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技术选择,也是各高新技术企业要着手开展布局科技创新研究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碳排放与气候变化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 <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它占温室气体排放的比例最大(达到76.7%).国内外大量观测事实和研究结果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水泥生产、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等碳排放活动,造成大气中含碳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长,使全球气候出现近千年来从未有过、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秘书工作》2011,(1):54-55
碳排放交易市场指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1997年1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在6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  相似文献   

10.
《政策与管理》2008,(12):49-49
当南极和喜马拉雅山主峰的冰川加速消融,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只是个崇高的口号。  相似文献   

11.
<正>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排放总量占人为温室气体的77%,排放量也在1970年到2004年间增加了约80%,与其他温室气体相比,温室效应达63%。我国目前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10%,2002年到2008年年均增长11.5%,预计在2010年到2020年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江苏省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大省,据统计,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25吨标准煤/万元,2000年到2010年全省五大高能耗行业能源消费量由4376.99万  相似文献   

12.
王雯萱 《活力》2010,(21):153-153
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由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控制碳排放是实现绿色型经济增长的关键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与绿色增长的理论的研究及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状况的数据收集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副产品。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认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时期的280ppmv(相当于1立方  相似文献   

15.
任何的活动都会排放二氧化碳,但是这个排放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所谓的二氧化碳减量,达到碳中和的目的.在全球碳领域中,碳标准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组织(公司、企业)的碳足迹.目前所使用的是ISO14064-1:2006《温室气体第1部分:温室气体散发及去除的量化、报告的企业指导性规范》,主要针对六种被规范的温室气体,对一个组织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和盘查;另外一块是针对产品的碳足迹.  相似文献   

16.
碳足迹,英文为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其中"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通常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用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它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落实碳强度指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未来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17%。"碳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首次被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目前,需要在对该指标属性准确认识基础上,形成具体的政策框架。一、落实碳强度指标面临的形势(一)我国已作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与污染物排放带来地域环境外部性的特点不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全球性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应对气候变化不是任何一国有能力独立完成的,需要全球合作。只有各国共同遵守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公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2009年,我国政府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这是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我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办公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办公,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办公方式。  相似文献   

19.
再分配碳税收入的国际碳税机制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经济活动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或者说经济生产活动需要温室气体排放投入。温室气体的累积存量引起了全球变暖问题,而且可能造成各国的经济损失,为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1992年在里约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10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21世纪议程》。迄今为止,已有150多个国家批准了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节能降耗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用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事实,说明今后节能降耗仍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作者充满责任感地提出要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用“资源有限”的观点看待我国的资源与能源,走高效利用有限能源的发展之路。这将有利于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我国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节能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文章用我国近年来能源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发达国家的对比,得出了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仅没有同步增长,而且还有所降低”的结论,有力地驳斥了某些国家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观臆断;并预测,坚持走高效利用能源的道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可用40亿吨标准煤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不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