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一环。消除中部地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误区和错误观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实可行的建议,稳步推进中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发展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低于东部,工业尚不具备反哺农业能力,又缺乏中央政府给予西部类似的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实施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举措,其任务不仅担负着本地区的农村经济建设,还要肩负着实现工业化和负责全国粮食生产等诸多重任。中部地区在面对新农村建设中遇到低起点和高难度的困局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区情,走与东部、西部不同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培育新型农民并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破解中部新农村建设困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关付新 《经济问题》2006,(11):52-54
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解读经济全球化含义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中部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其在入世推动的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下,产生特殊的政策响应效果,导致中部地区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传统农业改造,加速中部地区的农业国际化,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点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疆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的基础差、水平低,新农村建设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不足;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增收难;制度创新难等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孟令美 《经济师》2007,(9):35-3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而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需要重点突破的一环。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蔡海涛  吴冰 《当代经济》2007,(18):118-119
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保持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到实现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并从“九五“开始,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有关经济金融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和中西部地区正在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资源整合是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由于经济相对滞后而导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同时这些社区在社区环境、资源结构和社区文化等各方面也比较特殊,因此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重视挖掘社区已有的经济、文化、组织和人力资源,同时又能够将这些资源与来自于社区外部的支持有机整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农村的建设.而有效的资源整合不仅需要根据社区社会发育状况选择不同的资源整合模式,还要构建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及有利于资源整合的外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9.
生态视角下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下一个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是加大对大中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力度。重点应当在3个方面:一是塑造规范化的政府经济调控体系;二是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塑造合格的市场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11.
财政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挑战与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举措.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支持模式大不相同,效果也有所差异.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公共财政体系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大,公共支出政策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农村大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渔业是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休闲渔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FDI资本流动易变性是指非FDI资本流动短时间内容易发生规模、速度上的变动,甚至在方向上发生突发性逆转。选取了8个亚洲国家1989—2002年的面板数据,对非FDI资本流动易变性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FDI资本流动易变性对宏观经济变量GDP有负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分析概括了其现状。从改善物质条件,搞好生态环境美化建设,做好知识技术及文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五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毛志忠 《经济问题》2007,332(4):87-89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成功的.我们应该借鉴韩国的经验与成功的做法,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目前应该是首先解决农民最需要、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要和城镇化、工业化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要建立让农民表达自己意愿的正常渠道,要尊重农民的"主人"地位,保障农民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富丽乡村"是一个分析性很强的概念工具,由其衍生出来的许多推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借助新经济地理理论来解释这一概念,提出"伴随富丽化的乡村发展"的探索方向是中国乡村多样化发展的一条道路,同时结合目前中国不同区域乡村发展的实际,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重保有乡村富丽性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单一、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农村金融融资体系落后、农村金融立法滞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其创新,使创新举步维艰.因此,应在金融组织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创新、融资渠道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创新、金融立法创新等方面采取措施,力争使金融创新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转嫁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信贷、进行农业保护和农业转移支付等作用。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应解决如下问题: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税;完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设立农业保险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孔来 《经济经纬》2007,(3):102-105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它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地域分布特色鲜明,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试点,注重引导;加强管理,重视培训;加大投入,打造精品;科学营销,城乡互动;拓宽思路,多元发展,因地制宜地推进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与整合,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