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网络的虚拟和开放、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学校德育的滞后及社会环境等。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的主要任务: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申文明 《理论观察》2014,(8):157-159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育人;教师要研究和把握网络条件下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变化,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由于竞争就业等方面引起的精神上的压力却不断加剧,使他们产生各种困惑或心理冲突,导致幸福感的降低,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大学生科学地规划人生道路,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对完善高校德育,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冬  刘江 《新西部(上)》2009,(12):129-130
本文着重探索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勤工助学方式。进一步创新勤工助学模式,挖掘勤工助学的德育功能。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实现自我服务,提升生活质量;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实现自我监督,营造文明氛围;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自我励志,促进身心健康;与大学生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自我实践,增强就业能力;是一条促进大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徐秀玲 《发展》2008,(10):130-131
高校德育评估可对大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反馈,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急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思维方式,高校德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高校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必定离不开对网络德育的评估,网络评估为德育工作提供更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更便捷的评估方式,准确把握高校德育网络评估的必要性,是做好评估的基础和前提,对提高高校网络德育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育在加强和提高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面,长期以来发挥了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高校德育目前还存在着针对性差、实效性差等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德育目标,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内容,以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提供了人与人交流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以主体的身份进行自由的表达或者沟通,许多不愿意面对面表达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在网络的交互活动中却充分地显示了出来,这使得高校德育的单向灌输的方法与网络条件下大学生主体交互式产生了冲突,德育教育方法在此情形下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8.
改进德育教学方式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落差产生的种种问题,借此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目前需要的是建立增强大学生德育教学实效性的科学思路,实现增强大学生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创新,双管齐下,以此保证大学生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黄永兵 《西部大开发》2010,(4):86-86,96
科学、客观地分析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网络道德状况,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高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调查分析大学生上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王云梅 《黑河学刊》2012,(4):101-102
由于网络信息科技不断发展、创新,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有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反思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创新德育介体、提高教师素质和改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来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寇翔 《黑河学刊》2014,(11):117-118
在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中,无论是作为主阵地的日常德育,还是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高校德育的实际需要都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创新高校德育模式等形式,更好地适应学生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逐渐成为高校德育的一项新内容。对贵州省六所高校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混乱、心理扭曲、价值追求功利化、道德沉沦、社会责任感淡薄等问题。而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归咎于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德育和管理欠完善以及大学生群体自身原因。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对于加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应强化德育的首位意识,努力形成高校的“大德育”氛围;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以道德知识教育为基础,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努力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发挥高校网络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刘文娟 《理论观察》2014,(1):164-165
马克思在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高度概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德育,应该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因此人文关怀是高校德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全面认识高校德育的重要性,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与建议。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人、培养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加强学工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16.
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要转变育人观念,确立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三要创新德育内容,彰显学校德育的时代性特征;四要改进德育方法,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论虚拟道德情境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芳 《新西部(上)》2010,(2):172-172,169
道德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德育方式急待突破。虚拟道德情境的运用即是对大学生德育方式的新探讨,对大学生具有丰富道德教育内容、深化其道德情感、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增强英道德选择能力、提升整体道德层次、增强德育教学效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高职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双荣 《理论观察》2008,(5):111-112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强大的就业压力,高职大学生在择业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这些挫折和冲突常常会使高职大学生在心理上出现种种困惑和不适应,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应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心观,增强竞争自信心,放于竞争,排除择业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迫于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的压力,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心理误区和障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导;第一,帮助大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靡炼大学生的意志,增强心理随和能力;第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要好高骛远,要现实的对待发生的问题。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支持系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学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哈尔滨市两所高校430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感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肯定与支持、陪伴与亲密感、满意度等,主要与SCL-90的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呈显著负相关;来自重要他人的冲突和惩罚与SCL-90的9个维度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学生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