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态城市群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而生态健康状况评价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建设的特色,构建了涉及产业发展、城镇体系、社会进步、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评价指标,并探索了生态足迹法、P—S—R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归一化法、加权和分析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了西安生态城市建设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要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奠定生态城市建设的群众基础;建立专门的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和规划部门,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组织基础;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巩固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基础;联手毗邻区域,实现跨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推进生态示范,积累生态...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正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以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3+5”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淮城市群等四个子经济区的城市集群。目前,湘鄂赣皖四省已着手在城市群产业、市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一体化等五个方面展开合作。其中,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最关键、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推进长株潭区域物流一体化是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长株潭区域物流一体化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障碍。文章认为一体化规划、政策扶持是关键,并提出了加快长株潭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和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从长株潭区域城市群结构优化重组、区域交通一体化和产业集聚结构等方面分析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与长株潭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为长株潭区域空间整合提供了机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晶钰  盛筠  王新 《中国经贸》2011,(10):105-106
城市“生态文化”是协调解决人与自然问题而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城市文化生态发展包括与时代发展相对应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建设。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生产力的发达,其生态建设、历史文化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以杭州西湖的生态文化发展为例,具体阐述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魏帅 《中国经贸》2014,(10):53-53
长株潭是我国中部六省城市中率先进行城市群建设的地区,《南方周末》评价其为“第一个在中国自觉试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市群”。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文章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以及当下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期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市无序蔓延、环境恶化等问题,尤其是城市开发需求与城市生态敏感区的保护的矛盾冲突问题,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研究城市区域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分析、评价区域生态条件,提出了适用于城市生态敏感区的景观生态规划体系构想。并结合合肥西湖新城实例,从生态适宜性、景观格局、建筑形态、植被水体、景观工程五方面具体建立分析模型和规划措施,以生态优先的原则规划、控制城市生态敏感区。从而达到维育城市生态安全,控制城市环境失衡的目的。最后为城市生态敏感区规划研究的未来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曹君 《开发研究》2004,(1):86-88
本文论述了生态城市的产生及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作为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和关键 ,市政设施系统的整体生态设计是整个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石。进而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 ,着重从交通、给排水、垃圾回收、能源以及绿化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市政设施系统的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研究上看,目前国内对生态城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学和城市规划领域,从循环经济角度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研究不够深入与系统。从实践上看,我国的区域生态建设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方面的内容。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生态城市,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本文对生态城市和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与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构建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1.
陈立平 《特区经济》2009,(11):170-171
2007年底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长株潭城市群在发展静脉产业上刚刚起步,本文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指出发展静脉产业是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并针对长株潭城市群静脉产业发展困境提出配套静脉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地方性法律法规、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提高公众资源环境意识等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龚艳  杨华峰  陈灿 《特区经济》2010,(1):186-187
作为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应利用优势,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从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社会背景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可行的。发展思路主要有:构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构建区域层面的旅游循环经济产业链,产品设计突出河流森林景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循环经济,树立新的旅游消费观,探索社会层面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胡艺华 《特区经济》2009,(7):170-17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重要资源,长株潭一体化必须注重发挥文化的力量。文化融合将对长株潭区域发展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即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塑造特色经济,打造人才高地,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要推进长株潭文化融合,必须确立"共赢"和"协同"思维,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布局,制订区域文化发展政策,建立区域文化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14.
黄萍华 《特区经济》2009,(12):193-194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三个城市的功能存在禀赋差异,因此,可以使得三个城市的功能实现互补,从而可以在功能互补的基础上实现长株潭一体化。本文在研究三个城市的经济、硬件设施、文化等方面的禀赋之后,发现这个三个城市的功能能进行较好的互补,但城市一体化进程一直较为缓慢,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对于促进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长株潭一体化中株洲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该市在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投入,促进城市旅游各项设施建设、准确定位,设计适宜的城市形象、宣传政策,提高市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政府主导,注重城市旅游营销策略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面对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并据评估结果从企业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实现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旅游品牌一体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旅游一体化的发展,长株潭旅游品牌一体化显得迫在眉睫。本文探讨了长株潭旅游品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株潭旅游品牌一体化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8.
顾客满意度指数已成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指标。文章构建以企业形象为自变量,以顾客预期、感知质量和价值为中介变量,以顾客满意和忠诚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长、株、潭零售业的数据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大中型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证实;长株潭地区的顾客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长沙零售业竞争最激烈;企业形象直接和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出了企业在关注影响驱动因素时,应重视和明晰企业形象策略,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地区物流产业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科技和产业》2010,10(4):28-31
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已成为实现区域产业增长的重要推速器,其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三市工业化的速度和水平。特别是2007年底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被批准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地区物流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对长株潭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做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以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给处在两大区域交集的湖南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文章在分析湖南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两大区域交集的特殊背景,提出了湖南中小企业应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提高集群程度、发展现代物流、走节约型道路、进行环境营销和推动对外交流合作等具体策略,来抓住发展的良好契机获得区域优势并规避威胁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