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腐败现象有着广泛的经济根源和深刻的制度原因,鉴于腐败有降低资源有效配置、抑制经济增长和损害社会公平与效率等负面作用,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腐败现象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产生的原因及其行为规律,指出反腐败的关键在于完善反腐败制度的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2.
公共权力腐败产生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在我国,腐败现象也表现得尤为严重。本文主要从公共权力体系的构建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从公共权力体系的构建、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三个方面提出治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腐败有蔓延之势,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纵观历史、放眼世界,腐败问题严重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转轨国家的共有现象。腐败产生的根源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我国目前市场发育程度低,仍需政府配置资源的情况下,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使之适度化、规范化是反腐败的一条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当前,一场意义深远的反腐败斗争正在深入开展.这场斗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反映了全党的希望和人民的心声.同时也表明了我们党有决心、有能力来解决党内和社会上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十几年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反对腐败、加强党的廉政建设问题.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他对党的基本状况的估价及腐败现象的表现、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危害、反对腐败的措施都作了许多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斗争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大政策任务,我国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危害、反腐败的必要性和途径都作过精辟的论述。三代领导核心都认为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腐败产生的内在根源入手,对治腐成功国家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反腐败制度建设中的三大问题,提出了我国应借鉴外国经验建立反腐败制度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腐败问题进行初步剖析的基础上,阐述审计反腐败功能的特点,审视当前审计反腐败的现实状况,探讨强化审计反腐败功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反腐败斗争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大政策任务,我国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危害,反腐败的必要性和途径都作过精辟的论述。三代领导核心都认为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邱翼俊 《全国商情》2009,(1):127-129
腐败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十分严重的一种现象,党的十七大已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上议程.本文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对腐败的成因及其后果进行研究,进而针对我国现实,结合十七大报告,从政策上提出了一些反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席尧 《西部金融》2011,(2):70-71
银行排队难问题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本文从银行排队问题的根源和面对银行排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力图缓解银行客户排队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职院校已从规模发展转为内涵建设,高职院学术腐败现象呈现多样化且日趋严重,认清当前高职院校学术腐败的现状,客观分析学术腐败存在的原因,从思想教育、制度保证、水平提升等三个方面建立健全学术防腐体系,是抑制学术腐败、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水平、保证高职教师队伍健康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为经济学家普遍认同,但是由于腐败的存在,这一问题变得比较模糊。为了研究公共投资、腐败和经济增长及其相互依赖的关系,我们构建了由关于经济增长、公共投资、腐败和私人投资四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并利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观测的面板数据。结论是:腐败增加了公共投资的水平,但是只有低腐败水平的国家才能享受到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有效回报,而对于高腐败水平的国家,公共投资的效率因为腐败的存在而降低,以致于公共投资无法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现象。腐败根源于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制度的失衡。根据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腐败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可以认为在既定社会制度下,腐败行为是腐败者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合乎经济理性的行为。所以,反腐败是长期的、全面的制度安排,应该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影响腐败者的成本收益状况,最终达到低水平腐败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4.
"腐败零容忍"作为国外成功经验之一,在我国近年来的反腐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染缸效应的大前提下,"腐败零容忍"在很大程度上非但未能解决腐败问题,反而造成了一方面"廉官"不断蜕化为"贪官",另一方面"贪官"伙同非法寻租人共同继续腐蚀或驱赶"廉官"的局面,从而加速了染缸效应的裂变式扩散,为反腐工作增加了难度。通过对我国染缸效应影响下"腐败零容忍"态度的逻辑解析,给出了我国权力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不断扩散的根源:染缸效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染缸效应在其形成与发展的逻辑结构中与"腐败零容忍"发生矛盾的方面,最后提出缓解我国权力腐败现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秘书业腐败现象的剖析,分析了秘书立法的客观必要性,认为秘书职业化是提高秘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防止秘书腐败的基本途径,也是发展趋势,而秘书立法是秘书职业化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腐败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从古至今都是各国政府和学术界谈论的热点问题。自人类出现了私有制以来,腐败就伴随着国家和阶级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变化。在以往的文献中,腐败问题的实证分析较多关注腐败与经济因素之间的研究,而很少涉及腐败与社会、政治因素(如法治水平、政治稳定等)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采取世界银行的"良好政府"数据和世界透明组织CPI数据,包括六大变量:法治水平、政府效率、政治稳定、发言权与责任、法规品质和腐败控制,挖掘腐败控制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如下结论:腐败与法治水平最相关,提高法治水平是遏制腐败的最重要手段;政府效率与腐败相关度也较高,提高政府效率有助于控制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7.
波利比乌斯通过其"政体循环说",将政治制度的蜕变与腐败视为必然,认为导致制度蜕变与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进而通过其"混合政体论"作为预防制度腐败的不二法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廉政思想,成为由制度腐败观向权力腐败观的过渡标志,为后世权力腐败的预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两类信贷腐败比较研究:审批腐败与支付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可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因而具有减少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思考反腐倡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现象古今中外一直存在,从来没有根绝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各种腐败现象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加。如何解决好腐败问题,让党跳出中国封建社会兴亡规律的历史怪圈。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历史上腐败现象普遍的原因,并提出了从根本上破除腐败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对腐败现象的定量测度问题。定量测度腐败现象主要有三种方法,公共开支跟踪调查法、经济计量法和腐败指数法。本文介绍了这三种测度方法的特点,并详细分析了腐败指数的编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