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稳定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金融稳定离不开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是金融稳定的基础保障之一。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措施,力求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巴塞尔协议III》颁布后,我国结合实际,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商业银行监管条例,力求保持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稳定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次贷危机发生以来,金融稳定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措施,以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巴塞尔协议III>颁布后,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商业银行监管条例,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和防止宏观经济衰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普遍面临的两大政策难题,加强资本监管在促进金融稳定的同时是否会阻碍经济增长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争论的焦点。围绕资本监管金融稳定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传导机制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尽管理论研究普遍认为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在促进金融稳定的同时对信贷规模和经济增长造成了不利冲击,但上述机制得以成立的现实条件却非常复杂,实证检验与理论研究结果常常出现背离。鉴于此,未来至少有以下几个可供研究的方向:首先,深化关于资本监管实际效应的传导机制分析。其次,进一步挖掘数据资料以提高实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再次,通过跨国比较探索导致资本监管实际效应异质性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遵照巴塞尔协议Ⅲ,我国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新规促使我国商业银行优化了优质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提高了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仍然存在着流动性监管指标因存款增长不足而导致的优化困难、中小型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压力持续增加、监管难度因商业银行同方向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而增加、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流动性监管指标监管效果尚需评估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体系,我国亟需有效引导商业银行完善资产负债配置、引导中小型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建立差异化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建立业务数据动态报备制度、及时更新与修正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政策等。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引发了建立全球性金融监管新体系的探讨,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推动了监管重心从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审慎监管的转变。本文结合巴塞尔协议Ⅲ,阐述了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动向,从资本约束的角度指出监管趋势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直接影响,并以风险管理的内部评级法为切入点,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宏观审慎监管趋势、将发展模式由"资本耗用型"转向"资本节约型"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年报数据分析了资本要求对银行监管资本增长、融资形式和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面临的资本监管压力是其进行对外融资的直接动因,当监管压力越大时,资本增长越迅速。在外部融资形式的选择方面,银行更多采用股权融资补充核心资本,只有当银行面临的监管压力并不太大时,才更多地使用债券融资补充附属资本。此外,结果还表明银行为避免监管机构惩罚而建立的缓冲资本的数量影响了银行的股权融资规模。  相似文献   

7.
从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可以发现银行系统在经济繁荣时存在顺周期性的行为,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则又存在逆周期性的行为。本文在弄清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逆周期形成与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在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监管框架下通过总结其他国家在逆周期资本监管的经验,探讨了如何加强商业银行资本逆周期监管,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状况提出实施逆周期资本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能够提高其资金配置效率,增强对传统业务风险识别与管理的能力,同时也会改变自身所面临风险的分布状态,导致操作风险日益凸显.金融科技会放大冲击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从而加大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监管机构需要借助监管科技与监管沙箱,构建递进型的动态监管制度,实现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张涛  张亚南 《时代金融》2012,(36):148-149
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方面,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巴塞尔协议Ⅲ解读,然后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定义、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巴塞尔协议Ⅲ,提出相关措施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在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内实现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格局,这要求我国在金融监管体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各金融监管机构间的金融稳定协调及监管合作,以便有效化解可能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黄姝 《时代金融》2012,(14):77-78
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针对银行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监管问题,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资本等方式加强对银行机构的资本监管。巴塞尔协议Ⅲ的提出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甚至是银行系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分析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并以巴塞尔协议Ⅲ为基础对中国银行机构资本监管做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巴塞尔协议Ⅲ及我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的推出,目前我国已确立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监管新模式,这不仅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及资本计量方法的改变,更蕴含着新的银行经营治理要求,将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资产管理方式及盈利能力产生深远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在新的银行临管模式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姝 《云南金融》2012,(5Z):77-78
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针对银行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监管问题,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资本等方式加强对银行机构的资本监管。巴塞尔协议Ⅲ的提出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甚至是银行系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分析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并以巴塞尔协议Ⅲ为基础对中国银行机构资本监管做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金融业发展迅速,世界性的金融大危机一再发生,诸如债务危机、次贷危机等,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恶劣。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其监管尤为重要。自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监管体制不断在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难以适应当今的金融形势,商业银行监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研究主要立足于商业银行监管的当前现状,分析和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和Ⅲ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的银行业监管新规。文章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比率及拨备比率四个方面介绍了监管新规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监管新规的中国特色及其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从提升风险管控意识、调整经营战略、加强资本管理及制定资本补充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的对策,以期对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如何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讨论虽然非常丰富,但对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稳定信息披露的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对金融稳定信息的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对宏观审慎监管需要披露信息的原因、披露工具、披露对象以及披露情景的选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金融稳定信息披露的国际实践进行总结。在对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发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发布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对外汇市场的波动率的影响不具有经济上的显著性;同时,金融稳定报告的发布能够显著地降低银行间市场加权平均利率的波动率。  相似文献   

17.
从金融稳定视角看,对冲基金既可以基于不受直接监管的特点,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充当系统性风险“缓释器”,也可以因高杠杆、隐蔽化的操作直接或间接触发市场危机。为趋利避害,本文对构建对冲基金监管框架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商业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面对这样一个大的金融竞争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随着金融创新的逐步推进,在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和推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金融风险。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入手,着重探讨这一新兴的竞争手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金融稳定视角下的对冲基金监管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对冲基金规模、市场影响和行业特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从金融稳定视角看,对冲基金既可以基于不受直接监管的特点,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充当系统性风险"缓释器",也可以因高杠杆、隐蔽的操作直接或间接触发市场危机。为趋利避害,在构建对冲基金监管框架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避免直接限制对冲基金投资活动和风险管理细节,防止对其像共同基金或银行那样实施监管;二是在把握对冲基金市场影响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控制监督关键变量,提高预警能力;三是在多元治理视角下,努力引导加强市场纪律。  相似文献   

20.
《西安金融》2014,(5):40-46
本文使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2009-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的现状,探讨了目前银行业发展中表现出的突出特征,将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变迁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联系起来,辩证分析困扰商业银行的规模与竞争的"两难选择"。从金融稳定角度探讨如何处理好规模与结构、效益等各方面关系,提出了兼顾垄断与竞争的平衡,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改善银行规模经济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