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琳  陈科  王静 《中国西部》2015,(4):72-75
<正>羌历新年,理县薛城古镇,羌族儿女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游客们不仅可以走进羌寨农家,逛逛寨子、品品美食,还可以与当地老百姓一道感受羌年祈福、祭羊神、跳花灯、舞龙狮、羌族赛歌等独特的民风民俗……其中,古羌婚礼是此次"花儿纳吉赛歌节"的重头戏。请跟着记者的镜头,在一场传统的羌族婚礼中,过一次理县特色的羌历年新年吧!  相似文献   

2.
焦虎三 《中国西部》2014,(15):62-69
<正>羌族和汉族一样,对婚嫁之事十分重视。羌族的婚俗文化融入了本民族的风情与信仰,婚嫁习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最能代表羌族民俗风采的一张文化名片。为了喜上加喜,使婚礼更加热闹与喜庆,羌族同胞大多选择在羌历年举办婚礼。婚礼仪式上,羌人必须要向新郎、新娘挂红,"红"是一条长约3公尺宽约20公分的红色布条,"挂红"就是将这块布条挂到新人身上。这种尚红习俗,是羌族传统习俗中最高的礼仪。  相似文献   

3.
王琴  杨雨鑫 《魅力中国》2013,(31):106-107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羌族民俗及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保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课题组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对羌族集中聚集的汶川、茂县、理县、北川等地区的羌族民俗和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对其民俗及民俗文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独具特色的羌绣、旅游等产业.提出政府需要重视羌民族文化的传承,尊重羌族民俗文化习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为羌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资讯     
点击李连杰推出震区羌族妇女援助计划11月8日,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携团队赶赴汶川县的俄布羌寨和理县的桃坪羌寨,接连走访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还为羌寨中的绣女们发放羽绒服、绣片和绣品酬劳。  相似文献   

5.
开发潮     
四川阿坝着力打造百里藏羌文化走廊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从今年开始,投资2亿元在九寨沟环线旅游区内打造百里“藏羌文化走廊”。“藏羌文化走廊”从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延伸至马尔康县卓克基土司官寨,全程150公里左右,沿途居民以藏族和羌族为主。藏羌文化内涵丰富、人文景观集中。该项建设预计3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6.
溯岷江北上,地势渐高,陡峭的高山把岷江挤得更瘦,水流也更湍急。这里山脉地质结构欠稳,常有山崩垮塌及泥石流,声震四野。往北及西即是现代羌族聚居的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北川诸地。释比,即是这片土地上古老氐羌遗留至令的一大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现象。释比,羌语指羌族男性萨满(一些汉人称他们为端公),  相似文献   

7.
曾小燕  岳越 《中国西部》2011,(13):54-66
目前,羌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的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甘肃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分地区。一场举世震惊的"5·12汶川"大地震,使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这个古老神秘的民族备受关注,羌族的文化、羌族的生活、羌族的环境、羌寨的损毁情况、灾后重建的进展,都是人们关注的的话题,走进羌区,古老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建筑、美丽的景色……无不充满神秘诱惑,深深吸引世人。  相似文献   

8.
羌,狭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民族名称,广义为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当前,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其余散居在阿坝州的黑水、松潘,绵阳市的平武,以及陕西省的宁强和略阳.  相似文献   

9.
周周 《中国西部》2013,(25):70-73
羌,狭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民族名称,广义为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当前,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其余散居在阿坝州的黑水、松潘,绵阳市的平武,以及陕西省的宁强和略阳。  相似文献   

10.
闵柯 《中国西部》2013,(8):154-155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的历史究竟有多远?有研究称羌族乃是汉民族的前身,属炎黄一系西羌之后。可以肯定的是,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即有关于羌人的记载,当时他们主要活动在我国西北部。唐时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部分同化于汉族。而今,主要聚居于四川省  相似文献   

11.
郭娟 《魅力中国》2014,(23):91-91
一、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概念的提出 “藏彝”民族文化走廊这一概念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这个概念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但无论从地理上还是文化上,古往今来,羌族的存在都是不可忽视、不可缺失的。从族群上来说,该走廊内的各民族均与历史上西北羌人有族源关系,从地域上来说,岷江上游羌族所居地域为藏彝走廊南下开口处,羌族在该地区形成了其独特的尔玛文化,且羌语为“藏彝”为走廊内四大语支之一,故我们可以从保存着非常深厚的古羌文化基因的羌学的角度,结合藏彝及其它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提出“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2.
如同萨满,来自远古的古羌释比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把羌族称为"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自大禹治水,夏禹而来,在历史衍化过程中,古羌族人,迁徙的脚步自甘肃天水而下,依岷江河谷穿行,最远延伸至了长江中下游.沿途同各区域土著民结合繁衍,大象无形般,将自己的民族性消化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我们足以认为汉族人是流淌着古羌族的血液的. 古羌民族,因其自居高贵,村落坐于山巅,高耸入云端,故又被称为"云朵上的尔玛族".对云峦的美好眷顾,是姑娘们含情脉脉低头织出的"云云服",纳好的"云云鞋".而对山峦的崇敬依恋,便是羌族汉子们羌鼓震山,回荡不绝的虔诚豪情.  相似文献   

13.
羌族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他们大多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主要聚居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县。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绵阳市的北川等县也有散居),这里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盛产名贵药材,还是国宝大熊猫和珍稀的金丝猴生息之地。  相似文献   

14.
王琴  杨雨鑫 《魅力中国》2014,(7):268-268
羌绣是羌族美丽的民族符号,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羌民们在袖口、衣领。衣摆或是鞋子、头帕甚至窗帘、枕被上绣着美丽的绣花,用各种不同的针法将生活中的种种图案绣出,既展现了美的艺术,又反映了民族文化。本文以茂县、汶川羌绣的开发调查为例。分析目前羌绣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更好地开发利用羌绣,更广泛地宣传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寒冷的12月,一个在陕西凤县广为流传的消息,让不少当地人感到兴奋,“在当地居住三代以上、或能证明自己有羌族基因的凤县汉族居民,可以申请更改民族成分为羌族。”与此同时,在这个目前仅有80多户羌族家庭、300多羌族人口的小县,一场“抢救羌文化,打造羌族故里”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16.
推进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建设是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发展路径。四川省理县桃坪镇是中国典型的羌族聚居地,坐落着以"千年东方古堡——桃坪羌寨"为代表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羌族建筑文化聚落。文章归纳了桃坪镇羌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分析了新时期桃坪镇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趋势可能带给桃坪旅游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桃坪镇新的空间规划、旅游发展方式转型和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行走在理县,就是行走在一条异彩纷呈的藏羌文化走廊上。这里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既有米亚罗红叶景区、毕棚沟生态旅游景区、孟屯河谷原始生态景区等风景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又有桃坪羌寨、甘堡藏寨等体现古羌文化和嘉绒藏族文化的人文景观。然而,由于山高路远、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理县也是贫困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2011,(13):46-47
“此情有景道不得,羌姑刺绣在前头”,在羌寨听到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羌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作为骁勇善战的羌族,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的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1,(13):48-49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风既古朴典雅,又粗犷优美,热情奔放。不论是大气磅礴的《铠甲舞》、还是婀娜柔美的《腰带舞》、更有热情奔放的《羌族锅庄》,都在舞蹈史上产生了非凡的影响。不少人认识了解羌族,常常是从羌族舞蹈开始的。因此,羌族舞蹈不但是羌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花,更是羌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座金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12,(7):58-63
北川,全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羌旅.最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中国羌城。大禹故里。羌族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有三:其一,以诒水为契机促进了中国古代的大一统;其二,因为羌族的融入使古代中国形成了大九州的地理格局;其三,羌族以大奉献的精神。不计较民族隔阂而主动为中华民族贡献源源不断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