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州今年以来最大规模土地拍卖会昨日上演,8幅住宅用地除一幅流拍、一幅高于底价200万元成交外,其余6幅地块均以底价成交,现场无人举牌,拍卖会在20分钟内就早早结束。专家分析,尽管多幅地块顺利成交.但并不能表明楼市已经有了回暖的迹象。专家表示,广州土地市场正在从地王频出的时代转向"底价"时代。  相似文献   

2.
于闯 《中国拍卖》2008,(8):12-18
2008年,从国际环境来看,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走势略显疲态。很多金融机构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都十分不乐观,中国经济也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艰难前行。从2008年上半年来看,总体上中国的经济、金融运行是健康和平稳的,但经济领域内的"蝴蝶效应"非常明显,许多行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一级市场不景气,必然波及二级市场,中国拍卖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中国拍卖》2010,(4):6+8-9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两会之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声音言犹在耳,北京却接二连三地拍出新"地王",最新"单价地王"实际楼面价格超过了3万元/平方米。2010年3月15日北京的三块地王出的真不是时候。一是两会刚刚结束,二是齐刷刷都是央企拿地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面对此种局面,国资委紧急"灭火",于2010年3月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78户开展了房地产业务但又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这一政策释放出的是中央抑制房价的决心。此时,更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规则"本身,那就是目前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在今年"两会"上,不少委员和代表呼吁改革"价高者得"的土地出让制度。对此,北京市政府率先发布土地供应新举措,将增加中小型普通商品房土地供应,暂时不再安排热点地区高价土地交易,以稳定土地市场。同时,改进土地交易方式,不只是以"价高者得",而是综合评定竞标开发商的资质、资金能力、开发建设规划,特别是配建保障房和承担公益性设施建设等内容,来确定最终竞得者。这一举措向社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土地拍卖不再价高者得!面对来自各界的不同声音,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尽管商品房地价过高,但仍要坚持土地招拍挂制度,因为招拍挂最大的好处就是防止暗箱操作,以及由此导致的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他进一步表示,土地拍卖制度同时要尝试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回暖,一直处于相对平静状态的土地市场也突然出现爆发,但与住宅市场相区别的是,土地市场的爆发不仅仅体现在成交量上,成交价格更是一路飙升,重点地块的成交更是火爆异常,市场变化之快多少有些让人吃惊。以北京市场为例,五月份北京市土地  相似文献   

5.
21CBR:万科的老总说房地产已不再是支柱产业,而应是配套产业,你怎么看2013年的房地产市场?向松祚:2012年房地产市场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叫做"快速回暖"。这是超出人们预期的。我们可以看到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与成交量都在快速回暖,某些资金链紧张的房企困难也得到缓解,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我相信2013年这个趋势会  相似文献   

6.
7月份前后,一度平淡的我国土地市场开始活跃。据7月12日出版的《广州日报》报道,一些央企频频出现在各地的土地拍卖会上,并且纷纷掷出巨额资金将拍卖土地卷入囊中。6月29日,中国铁建以近13亿元的价格拿下广州芳村高尔夫球场两块地。7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中铁建地产和华侨城地产又分别以  相似文献   

7.
"还有加价的吗?1232元第一次,1232元第二次,1232元最后一次,成交!"拍卖师汪倩瑜无奈地落下了手中的拍卖槌,这一价格仅比拍卖底价——1230元/平方米高出2元。尽管她自始至终都在极力调动会场内的竞拍气氛,也在宣布"成交"前把三次叫价的语调拉得很长,但还是没能改变沈阳市PH08-025地块被低价拍出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逸云 《中国拍卖》2013,(10):20-23
经过了2012年的深幅调整.大家对市场的行情走势更关注.也更敏感了。而今年春拍之后.大家对市场的看法似乎也不像以往那么观点一致。有人认为市场行情回暖.有人认为是继续回调.而中拍协在不久前发布的2013春拍评述.用了“市场整体企稳”做标题。  相似文献   

9.
徽湖 《中国拍卖》2008,(2):57-57
近日在《中国证券报》上看到一则新闻,说今年广州最后一场土地拍卖会上,并没有出现以往那般哄抢土地的现象,新的"地王"记录并未出现。这与此前只要土地拍卖会一开,众开发商必将争个鱼死网破的情况大相径庭。据悉,此次拍卖的12块土地中,两个金沙洲商业地块无人竞拍,剩下10块中有半数由于仅一家开发商举牌而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拍卖》2010,(4):6-8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两会之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声音言犹在耳,北京却接二连三地拍出新"地王",最新"单价地王"实际楼面价格超过了3万元/平方米。2010年3月15日北京的三块地王出的真不是时候。一是两会刚刚结束,二是齐刷刷都是央企拿地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面对此种局面,国资委紧急"灭火",于2010年3月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78户开展了房地产业务但又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这一政策释放出的是中央抑制房价的决心。此时,更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规则"本身,那就是目前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在今年"两会"上,不少委员和代表呼吁改革"价高者得"的土地出让制度。对此,北京市政府率先发布土地供应新举措,将增加中小型普通商品房土地供应,暂时不再安排热点地区高价土地交易,以稳定土地市场。同时,改进土地交易方式,不只是以"价高者得",而是综合评定竞标开发商的资质、资金能力、开发建设规划,特别是配建保障房和承担公益性设施建设等内容,来确定最终竞得者。这一举措向社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土地拍卖不再价高者得!面对来自各界的不同声音,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尽管商品房地价过高,但仍要坚持土地招拍挂制度,因为招拍挂最大的好处就是防止暗箱操作,以及由此导致的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他进一步表示,土地拍卖制度同时要尝试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日前,潘石屹在网上公开拍卖建外SOHO部分单元。此前,名商大厦开发商也宣布将通过整体拍卖的方式进行销售。有人认为拍卖是一种炒作手段,但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拍卖方式进行销售是一种特殊的房地产营销手段,尽管不会动摇传统的代理营销和自销的销售模式,但其操作模式已逐渐被消费者认可。近期多个项目进行拍卖,可能与4号令带来的资金压力有关。同时,拍卖物必须是现房.债权要清晰等,业内热论:楼盘拍卖能否带动北京现房销售风气?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各房地产企业信心不断增强,房地产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状况纷纷做出了战略调整,各企业开始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资战略部署。5月30企业恢复了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企业拿地热情空前高涨。同时也加大了项目推盘力度,期望在市场回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现象,其最主要的标志是房子越建越多,房价越卖越高,地皮越炒越贵,各种各样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一时间,房地产,更确切地说是房地产价格不仅成了普通百姓谈论的热门话题,也成了新闻媒体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于闯 《中国拍卖》2008,(7):14-19
拍卖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不会被赚取差价是二手房拍卖吸引买家的地方。作为一种非主流房地产的交易模式,二手房拍卖逐渐为市场所熟悉,并以其自身的特点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想投资的个人,少数拍卖行的房地产交易额已占其总交易总额的80%以上,甚至一些原来主营业务不是房产的拍卖行,也开始主持二手房拍卖。进入2008年,随着房地产发展进入动荡时期,二手房拍卖随即经历了由热到冷的转变。二手房拍卖市场的发展与多方经济因素相关联,诸如房地产业、房产中介、消费群体心理、相关法律制度等都影响到二手房拍卖市场的走势,二手房拍卖的冷暖既依靠拍卖人的灵活运作,也受制于与二手房市场相关的诸多因素。进入炎炎夏日,二手房拍卖市场遭遇了"寒流"侵袭,接下来是冬去春来,还是持续冰封,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5.
刘亚伟 《广告大观》2005,(9):115-117
2005新年初至,春寒料峭,南京的户外广告市场也像天气一样带着几分寒意。不温不火、迟迟不见回暖的市场,让户外广告企业渐渐感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拍卖》2013,(6):20-21
5月10日,中国嘉德2013春拍率先在北京敲响。至5月18日所有场次结束,中国嘉德2013春拍取得了总成交额26.48亿元的佳绩.为嘉德二十岁生日献上大礼。作为内地拍卖市场的风向标.中国嘉德春拍的佳绩也带动了内地艺术品春拍市场行情的回暖。  相似文献   

17.
冯嘉雪 《中国市场》2009,(42):42-43
<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回暖,让众多业内人士在意外欣喜之余,不禁再度摩拳擦掌起来。2009年7月下旬,在"中国地产金融年会"区域巡回峰会上,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对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热表现连呼意外。她透露,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量就已达到去年成交总量的80%,签约量也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量。  相似文献   

18.
曹建海 《市场周刊》2009,(12):15-17
今年3月以来,房价再次上涨催动了住房的大量需求,再现了2007年供不应求的疯狂局面。与住房市场同步火热的,是连创新高的土地市场。然而,土地市场展现给我们的,是迥然不同的冷热局面:一边是火热的土地拍卖,一边的已拍土地却是杂草丛生、批而不用。根据我的观察,在我国,土地长期闲置的现象在各地都大量存在,其中不乏曾经名噪一时的“地王”。据统计,2009年三季度末,全国捧名前10名的上市房企囤地规模已经达到3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的楼市寒冬已经过去,2009年房价的高位上行让消费者再次陷入了雾里看花的楼市迷情中。回首前三季度的房地产市场,一季度"回暖",二季度"井喷",三季度"价涨量跌",接下来楼市又将上演怎样的江湖恩怨?购房者何去何从,他们的信心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中国的股市和楼市都让人看不懂,这样的市场状况研  相似文献   

20.
有业内专家称:现在的房市已经有回暖的迹象,这个迹象比较快速,但是是否是真正的回暖仍然要进一步观察,这个迹象和2008年的需求被压抑有一定的关系,政策利好和开发商价格促销也是市场出现回暖迹象的原因,现在看房价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