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育雏把三关     
金江 《致富之友》2000,(2):18-18
一、把好选购雏鸡关1 雏鸡的挑选孵化出壳不久的雏鸡 ,可以通过查、听、看、触四种方法挑选。一是查种鸡的纯度和生产性能 ,了解孵化率等 ;二是听叫声 ,健雏叫声宏亮 ,弱雏叫声低微、嘶哑或有气无力 ;三是看雏鸡精神状态是否饱满 ,羽毛是否光亮整洁 ,腹部收缩是否良好 ,肛门是否洁净并不脱肛等 ;四是将雏鸡握在手中 ,健雏挣扎有力 ,体型适中 ,腹部柔软。若符合以上要求的雏鸡可选购。2 雏鸡的运输雏鸡的运输工具应事先消毒 ,既能够保证25 -28℃的温度 ,又能保证良好的通气 ,防止闷死雏鸡。运输最好在48小时以内到达目的地。二、把好…  相似文献   

2.
(2)育雏保温形式。雏鸡的保温有多种形式,有保温伞、红外线灯、煤炉、热水管、地下烟道保温等。管理方法是:雏鸡到达前,先预热,使育雏器温度达30℃,雏鸡运到后.要先停留片刻,待雏鸡稍安定后搬运入舍.轻轻放进热源处。  相似文献   

3.
一、硫酸庆大霉素加入雏鸡开口料在进雏时对雏鸡使用开口料相当普遍,一般是加入维生素和抗生素。但雏鸡各个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使用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会造成损害。有些养殖户把硫酸庆大霉素加入雏鸡开口料,殊不知  相似文献   

4.
在育雏阶段做好雏鸡温度、湿度管理,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态雏鸡养殖技术就是利用荒地以及林区等,饲养本地鸡或者是土杂鸡。在林地散养生态雏鸡,采用人工饲养方式,让其自行采食,生态雏鸡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还可以随意饮用山林中没有被污染的水。农业生态雏鸡养殖技术的运用,是提高养殖户收入的重要保证。分析了生态雏鸡养殖技术的特点及其技术要点,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雏鸡消化不良。雏鸡消化不良是雏鸡消化器官机能发生紊乱而出现的一种疾病,往往因喂鱼粉、豆饼等蛋白质饲料过早、过多而引起的。防治方法是:①让雏鸡饮用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溶液,每天 6次,连用 5天。②食母生 0 5片 (1只鸡量 ),每天 2次内服,连用 5天。③在饲料中添加 0 2%木炭末,每天喂 3次,连喂 5次。   二、雏鸡感冒。保温工作不好常引起雏鸡感冒。防治方法是:①保持舍温适宜并使其稳定,并避免贼风侵入育雏室内。②将金霉素按 0 3%的比例拌入饲料中,任雏鸡自由采食,连喂 5天。   三、雏鸡氨气中毒和煤气中…  相似文献   

7.
一要搞好雏鸡的防病驱虫工作。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先用0.0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雏鸡的饮水,进行胃肠道的消毒。雏鸡较易发生沙门氏杆菌病,可用菌敌。15日龄后易患球虫病,可用灭球液来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当受到应激时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制剂,能有效地缓解应激,此外每月进行一次预防性的驱虫。  相似文献   

8.
雏鸡白痢是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尤其是对3周龄以下的雏鸡危害更大,常造成大批迅速死亡。笔者于1996、1997两年用中草药辣蓼  相似文献   

9.
正育雏温度:育雏前期对温度、湿度控制不合理,当雏鸡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闷热难受、身体虚弱、中枢神经受到抑制,下丘脑采食中枢的兴奋性降低,导致采食量下降,同时饮水量增加缓解热负荷。1.雏鸡羽毛生长不丰满,干燥粗糙无光泽、分布不均,身体消瘦。2.雏鸡解剖可见嗉囊、腺胃无料或有少量水,肠道细长,肠壁肿胀。3.当雏鸡处于高温低湿环境中,雏鸡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呼吸散  相似文献   

10.
五、饲养管理 1.雏鸡饲养管理.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对环境条件变化反应敏感.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①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0.5~l小时便可喂水.水温以32℃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以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自痢.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  相似文献   

11.
雏鸡下痢的治疗和预防王尧(译)据俄罗斯一家国营种鸡育雏场资料介绍,发生罗曼·布洛杂交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初生第一天下痢引起的泄殖腔堵塞。又稀又粘的粪便粘住了肛门周围的细毛,阻止了直肠内容物的排泄,如果8-10天不帮助雏鸡疏通,雏鸡就会因肠鼓胀和...  相似文献   

12.
1、对雏鸡进行截翅,可使鸡平均增重5%-8%,产蛋量提高8%-20%,出肉率提高10%左右。一般雏鸡长到15日时即可截翅。2、饲养蛋鸡,采取1周龄内雏鸡每天光照20-23小时,2-20周龄内每天光照8上时,可长期稳产高产。3、雏鸡开食后3天,在饲料中添加0.04%的多  相似文献   

13.
养鸡巧用糖     
养鸡巧用糖饲喂,可收到以下良好效果: 1、有利雏鸡生长 雏鸡出壳第1天,饲喂5~8%的蔗糖溶液,可以延长蛋黄及进食营养物质共同供应时间,对雏鸡早期生长有利。 2、提高成活率 雏鸡经长途运输,进入育雏舍后15小时内,喂8%葡萄糖液(含抗生素、维生素),可提高成活率。 3、抗白痢病 在鸡的饮水中添加一些糖,能显著减少甚至消灭鸡体内白痢沙门氏杆菌。  相似文献   

14.
<正>适时开食有助于雏鸡体内卵黄充分吸收和胎粪的排出,对雏鸡早期生长有利。开食时间在开水(第一次饮水)后或同时进行。在开食时,5日龄前的雏鸡可将饲料撒布在背景深色的厚纸或塑料布上,也可放在浅盘中,并增加照明,以诱导雏鸡自由啄食。5日龄后可改用料槽饲喂,并随着鸡的生长,保持槽  相似文献   

15.
养鸡新法     
对雏鸡进行截翅,可使鸡平均增重5%~8%,产蛋量提高8%~10%左右。雏鸡长到15日时即可截翅。饲养蛋鸡,采取1周龄内雏鸡每天光照20~23小时,2~20周龄内每天光照8小时,可获得长期稳定、高产。雏鸡开食后3天,在饲料中添加0.04%的多酶片,连续喂2次,可使增重率提高8%~10%,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07年上半年至今,毛鸡的销售一向很好,雏鸡受到拉动明显,部分孵化厂鸡雏已订至九月初,当前雏鸡价格销售不错,价格一直在上涨,达到历史创新纪录.  相似文献   

17.
07年上半年至今,毛鸡的销售一向很好,雏鸡受到拉动明显,部分孵化厂鸡雏已订至九月初,当前雏鸡价格销售不错,价格一直在上涨,达到历史创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在肉鸡育肥过程中,可对雏鸡进行剪翅。由于鸡剪翅后活动量减少,能量消耗降低,因而长得更快。雏鸡剪翅的方法是:将出壳2~20日龄的健壮  相似文献   

19.
林滨 《农家之友》2014,(4):50-50
春季是培育雏鸡的好时机。温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同时与采食量、饮水量、消化吸收、体内各种生理活动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有直接的关系。如:温度过低影响卵黄吸收,降低抗病力,容易发生感冒、下痢,  相似文献   

20.
阳子 《农家之友》2011,(9):23-23
雏鸡出壳后必须加强管理,清除对雏鸡应激因素的影响,降低3日内的死亡率。具体管理措施如下:一、防止出壳后卵黄受感染选择好入孵种蛋,保证出雏整齐。出雏后在箱内停留时间不超过12小时,争取出壳后40小时内送到育雏室,并及时喂饮温开水。育雏室的相对湿度为65~70%。对于超过48小时未能开食的雏鸡或雏理,清影响具体受感证出内停争取育雏水为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