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了解,分红险贡献了寿险保费收入中最大的一块份额. 2001年,分红险在中国初试啼声,当年江苏省卖出了28.26亿元,占寿险保费收入的21.60%,在投连险、分红险和万能险新型产品中占比73.08%.2002年,投连险一度折戟,而分红险却卖出了107.18亿元,同比增长279.26%,占寿险保费收入的46.96%,占新型产品的比重更高达88.31%.  相似文献   

2.
2010年可以称得上是分红险的元年,在经历了10年磨砺之后,分红险终于坐上了各寿险公司的"头把交椅",成为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眼中的香饽饽。据统计,2010年人身保险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3%,分红险业务占整个保险业的74.1%。  相似文献   

3.
来自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分红险的数量能占到市场销售险种的70%以上.分红险花儿别样红,但你要买的分红险对您而言是否就是最好的呢?买什么分红险好?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对分红险都有看法,诸如分红太少、退保手续复杂等。联想到分红险几年前在保险市场上的风光大好,使得人们更要冷静审视分红险,还它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分红险是一种储蓄加保障双重功能的保险产品,其保障功能比传统寿险产品要小得多,主要是意外险。因此,许多投保分红险的人看重的是其投资功能。目前分红险的分红都比较低,在购买分红险得到的收益可能比不上银行存款所得利益的情况下,保户自然会选择退保。单从字面来说,分红险中的“分红”似乎太吸引人的眼球了,使很多客户对此产生了误读,这样就让保险产品本身变得尴尬起来。如果消费者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迅猛发展,分红险已成为保险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眼中的"香饽饽"。据统计,2012年人身保险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2%,分红险业务占整个保险业的76.2%。面对这个在保险市场上日益崛起的新秀,人们不禁要问,分红险真的就那么牛吗?它有哪些优势?投保时应注意些什么?在这里有关保险理财专家为你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6.
要问当前哪种险种最走俏?分红险无疑可坐上头把交椅。有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0年的保险市场,分红险可谓是一险独红,市场占有率达七成多。而在2011年的前两个月,来自保险公司的数据也显示保险公司的业绩提升都有赖于分红险,接受采访的寿险规划师均纷纷表示,十个买保险的准有八个是要买分红险。保险公司人士预测,2011年分红险有望继续飘高,会继续独红。要问分红险为什么这么红?业内人士透露,分红险之所以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全托了金融危机的福气,因为它不仅有保障的成分,又带有长期储蓄的功能,加上现在  相似文献   

7.
张佳昺 《理财》2011,(3):21-22
虽说买分红险我们要看重它的保障功能,但如果能多点稳定的分红也不失为乐事。关键是你可知道分红险分红中有何"玄机"?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好让我们选择更满意的分红险产品。分红险,尤其是期交型分红险成为了营销人员推销的主打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受一些不良营销人员的误导,有消费者买下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分红险产品,或者事后发现其压根没有宣传的那么好。要避免"被忽悠",归根到底还是要加强对于保险产品的理解。在挑选分红险产品之前,看懂分红险产品的收益演算表极为重要,这张表能给我们透露不少该产品的收益情况。  相似文献   

8.
张先生一次性交纳保费4万元,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一款分红险,几年来分红基本上都在400元左右,与所交保费相比约为1%;最多的一次分了580元,与所交保费相比约为1.45%。他觉得还比不上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很不划算。与张先生持有类似看法的人并不少。他们在投保了分红险之后,往往把分红额与所交保费相比算出所谓"分红率",与1年期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信托等的收益率做对比,然后大呼上当受骗,有些人甚至据此不理性地作出了退保决定。不要把分红险看作纯粹的投资品!对一款具体产品而言,不能否认也许存在不适合你的可能,但"投资收益"不应该成为你拒绝它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2000年,国内第一款万能险推出,之后经历了从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又开始下滑的发展历程。在2003~2008年,伴随国内资本市场的持续向好,万能险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在2007年甚至同比增长113%。从2009年开始,主角轮到了分红险。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的分红险在人身险中占比高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寿险市场上,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3类投资类险种占了市场较大份额,显示出近年保险公司对投资类保险的青睐,然而近年来分红险的回报率有些差强人意。如此,面对分红险,到底该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来,香港地区的分红型储蓄险保单一直以近7%复利的高预期收益率进行宣传和保单价值演示,吸引了大量客户购买,但其预期收益率能否实现却一直悬而未决。从2016年开始,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要求各保险公司披露分红险产品的分红实现率,于是,香港各保险公司均在其官网披露了已销售分红险的分红实现率和总现金价值比率这两个履约指标,保险代理人也根据这两个指标来宣传分红险的预期红利实现情况或收益实现情况。但是,这两个指标很可能无法真实反映分红险的收益实现情况,本文试作以下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人都把分红险当成一项投资,对其收益寄予很高期望。需要注意的是,购买分红险首先认准的应该是其保障功能,而非收益。对分红险的收益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否则一定会让投保人失望。购买分红险一定要慎重,如果踏入了误区,投保人不仅不能得保障,甚至还会让它成为自己的负担。购买分红险,一般投保者容易陷入5个误区。  相似文献   

13.
分红险在我国经过整整12年的发展,在寿险行业一家独大之势已成:2010年占寿险市场约70%的份额;2011年上半年占比曾高达91.6%;即使在2011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再次深度下跌,受此影响,分红险也保持着80%以上的寿险市场份额。但是,不仅大多数保单受益人对分红险了解不多,就连许多保险工作人员也认识非常有限,讲解说明时仅限于一些格式化预定用语,让人云里雾里,似懂非懂。本文将尽量做一个较为通俗的讲解。保费如何算出对保单受益人来说,保单就是一种商品,物美价廉的商品向来是首选,因此价格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而对保险公司来说,产品定价是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4.
分红险走红与它独特的理财功能息息相关.但显然许多投资者把分红险当成了纯粹的理财产品.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十有八九的分红险投保人是奔着分红去的.有寿险规划师告诫说,这显然是错误的,要知道分红险毕竟是保险,保障功能才是它的根本功能,保障是保险的基本功能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15.
分红险受热捧,甚至有的机构言必谈分红,很多消费者也把分红险列为投保的首要标的。让人想起了菜市场的热闹喧嚷和打折品抢购时排起的长队。很显然,保险市场不是菜市场,分红险也不是萝卜白菜或打折品。那么,时下正红的分红险有什么特点,更适合哪些人群购买?  相似文献   

16.
继2009年崭露头角之后,2010年分红险一险独红,而在2011年,这一情况有望继续维持.相关寿险规划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市场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之下,分红险不仅能够获得保障,而且还有固定收益,这些都促使了分红险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各媒体对分红险面临的危机都很关注.的确,分红险所蕴涵的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很可能重蹈投连险的覆辙.2002年的寿险市场,分红险剑气如虹,寿险分红产品保费收入1121.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9.3%,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但2002年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仅为3.14%,这样令人大跌眼镜的投资状况刚刚能保证保底利率,分红就基本上没什么指望了.这样保险公司就面临两难困境:调拨其他资金坚持分红,则很可能造成该项业务的亏损;不分红,则事先大量业务员承诺的高回报成为泡影.虽然分红险有保底利率兜底,但客户心理预期的落差仍然存在,其效应与"投连风波"五十步与百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因分红险热销而备感高兴的,莫过于寿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了。在对分红险的未来表示乐观的同时,一些保险业内人士也对红火的分红险市场进行冷静理智的思考。乔步加,华泰人寿保险公司企划部总经理,北美精算师,作为资深保险人士,他的看法和思考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为代表的投资理财型保险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追捧。从这三种投资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上来看:分红险的收益率以及万能险收益率都设有保底利率,比较稳健,当然收益率也不会过高,分红险只是与银行利率不相上下,万能  相似文献   

20.
分红险面世至今有12年的历史,当前一枝独秀,如何看其发展前景?它的保障与投资功能哪个更为重要?在投保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本刊编委刘彦斌。:在不少投保人看来,分红险是一种投资品,他们常常把其与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甚至基金、股票等的收益水平相比,觉得不划算。你认为这种观念是否存在问题?刘彦斌:这些人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消费、储蓄、投资和保险的关系。虽然分红险热销了这么多年,但很多人的认识还不够,对于保险的本质,分红的特质往往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