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玉良 《商》2013,(22):300-300
“双反”调查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发了对光伏产业安全的思考。文章梳理了中国光伏产业研究现状,分析了面临的产业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于2011年11月、欧洲于2012年9月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产品——电池片和组件,接连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从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反补贴的原因。最后,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角度分别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但是,产能过剩,市场不振,“双反”调查,国际化人才短缺,价格恶性竞争加剧等问题使光伏企业从去年开始深陷内忧外患,至今尚未走出寒冬。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现状及应用五力模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光伏产业的竞争环境,并预测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WTO经济导刊》2014,(3):8-8,10
2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美国政府将继续对此类产品进行“双反”调查。这是美国自2011年11月以来第二次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光伏产业在经历的几年的迅速发展后,最近频繁遭到国外的双反调查,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分析美国和欧洲的双反案,进而分析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寒冬原因,并讨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光伏产业在遭受美欧等国家“双反”打击后,目前表现出一种“哀鸿遍野”的趋势,看起来已经是“光伏梦碎”。而本文通过产业层面的SWOT分析认为,中国光伏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只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即便是没有“双反”打击,也已经到了产业整合升级的契机。中国以产业园区为表现形式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式并没有错,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和应对光伏产业整合升级的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这决定着中国光伏产业是从此“一蹑不振”还是抓住契机“凤凰涅榘”。  相似文献   

7.
光伏产业作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本国光伏产业。近年来,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主要的光伏设备及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欧美等国已发生的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如何冲破"双反"束缚,是我国光伏产业平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调查的现状及影响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光伏产业平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2年以来,受欧债危机,海外市场萎缩,欧盟“双反”调查影响,中国光伏产业陷入低迷。锦州光伏产业在不’利的大形势下,应从政府重点扶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等方面打破束缚,应对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5月8日,欧盟委员会同意向进121自中国的太阳能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初定平均税率47%,该关税将于6月6日起生效。继美国“双反”之后,欧盟实施在意外之余、预料之内“双反”。欧美“双反”把中国光伏产业逼至墙角。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表明强烈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调查。李克强总理代表中国最强音,助力中国光伏品牌激流勇进。  相似文献   

10.
继2011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板和风塔相继发起反倾销调查后,欧盟于2012年9月11日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今年2月和4月,欧盟又对我国光伏玻璃发起了双反调查。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自6月6日起,欧盟将执行11.8%的临时税率,8月6日至12月份税率将涨至47.6%。到期后,欧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已占全球半壁江山,90%的产品销往海外。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频频受阻,欧盟光伏政策补贴标准下调,美国、印度展开光伏“双反”调查,全球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跌,出口严重下滑。  相似文献   

12.
孙健 《中国电子商务》2014,(18):295-295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占据了大部分海外市场.但以美国,欧盟为主的一些国家提出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使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环境恶化.因此我国应引导光伏产业积极应对贸易争端并适度降低企业的对外依存度等对策措施,使我国光伏企业能继续得以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其原因和背景及对我国的影响,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潘少军 《华商》2013,(10):12-13
欧美国家”双反”制裁、国内市场不振、企业亏损破产……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进入最为艰难的时期。新的上网电价似乎成了“救命稻草”,让业界苦苦期盼。  相似文献   

14.
人们将光伏产品公认为清洁安全、资源丰富且环境友好类产品,但是它的生产、开发、使用与贸易全过程都伴随不同利益人经济利益分配冲突还有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不统一.最近5年内,我国光伏产品屡遭欧美等国的双反危机,光伏企业甚至一度走入绝境.本文深入分析我国光伏产业现状并找出其中存在主要问题,并结合国家有关政策,行业成功经验与其他国家先进管理模式,对于我国光伏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针对性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产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喜也因光伏,忧亦因光伏,多重劫难之后的“双反”调查再一次拷问着新余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丹 《浙商》2013,(6):96-97
受光伏“双反”的影响,晶科2012年加快了拓展新兴市场的步伐,并拓展下游产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作为柠檬酸产业的出口大国,在欧美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我国的柠檬酸和柠檬酸盐产品却是遭受国外贸易救济措施打击的重灾区。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自1994年以来,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产柠檬酸和柠檬酸盐产品累计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在石化行业单类产品中涉案数量仅次于轮胎,居第二位。2008年,美国三大原料公司实施了贸易救济行动,对我国的柠檬酸及柠檬盐酸展开了“双反”调查,这一举措导致了我国的柠檬酸产业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使得我国对美国的柠檬酸出口量暴跌,损失异常严重。本文侧重分析美国“双反”调查结果对我国柠檬酸产业的影响,并结合其他产业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商》2014,(1):18-18
日前,美国方面要求对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日的太阳能电池产品进行“双反”合并调查。阻截了台湾地区代工环节这一规避高额“双反”税的渠道,中国光伏组件在美国市场的性价比优势或将进一步被削弱。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再次发布立案公告,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此次“双反”调查涉及中国100余家出口企业。这是继2009年输美轮胎“特保案”、2014年轿车及轻型卡车轮胎“双反”案后,我国出口轮胎产业遭遇的又一次严重贸易措施。针对美国对华轮胎频频使用“双反”调查造成的影响,轮胎出口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0.
言雅娟 《现代商业》2014,(20):35-36
近年来,国外频繁对我国外贸出口实施“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双反”已成为一项新兴的重要的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了严重冲击,为此我国损失了数百亿美元。本文立足现实,分析了我国出口频遭“双反”的原因,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策略,为缓解“双反”调查形势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