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终极控制股东能够使用金字塔结构等多种控制权强化方式实现现金流权、投票权、和决策控制权的分离。从不同控制权强化方式出发,建立了分解计算公司终极控制权维度和两权分离度的综合分析框架,整合比较了国际证据。最后将综合分析框架应用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后发现,金字塔结构与单一控制导致的两权分离度均与公司市场价值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而单一控制导致两权分离度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减损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贺晔  裴苗苗 《财经界(学术)》2013,(12):27-28,139
本文以2009-2011年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终极控制人的角度来分析终极控制人对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作用。本文实证分析了存在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相互分离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较高的现金流权对股东侵占行为的约束作用。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其资产负债率就会越高;同时较高的现金流权会有效的制约终极控制人为获取私益不断扩张负债融资的动机。  相似文献   

3.
标的资产“高溢价”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资产承诺业绩未达标事件激增,其中尤以定增并购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关联交易最为突出。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2007-2018年对终极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实施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终极控制权特征对标的资产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呈“U”型关系,现金流权与定增标的资产的资产评估增值率负相关,两权分离度、控制权复杂度、定增前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正相关;终极控制人在董事会占据席位的比例越大,经理人由终极控制人任命或担任的,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民营性质的相较于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反映了机会主义行为动机下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地位显著影响定增标的资产估值,虚增的注入资产价值加剧了定增并购中的业绩承诺风险。终极控制人借助定增并购资产估值转移上市公司财富行为更具隐蔽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需关注定增并购资产估值环节,有效预防业绩承诺风险。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金字塔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金字塔股权结构的控制层级数与盈余管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现金流权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最终控制人所拥有的现金流权比例越高,控制层级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会被降低;最终控制人投票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加剧了控制层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政治关联通过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而促进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家族化:政治关联带来的货币和非货币形式收益增加了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规模,同时政治关联降低了资本市场和监管部门对控股股东通过隧道效应实现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监督和惩罚;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家有激励通过家族成员介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来体现其控制权进而实现政治关联带来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而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支持上述论断: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联度与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家族介入程度正相关,实际控制人政治关联度越高,公司董事会中家族成员的数量越多、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6.
程晓 《市场论坛》2010,(8):38-39
文章以在沪深上市的非金融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两权分离度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②当终极控制人为政府时,两权分离度对负债期限结构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债务融资由于不稀释控制权成为终极控制人获取控制权私利的手段,又由于长期债务的不易获得性使得短期债务成为其获取控制权私利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2004年底在深市和沪市上市交易的238家民营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层层追溯控制链辨认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股东,考察了最终控制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及其偏离的程度,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最终控制股东控制权的集中程度较高,并且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存在着偏离。最终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在沪深上市的非金融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两权分离度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②当终极控制人为政府时,两权分离度对负债期限结构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债务融资由于不稀释控制权成为终极控制人获取控制权私利的手段,又由于长期债务的不易获得性使得短期债务成为其获取控制权私利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张俊超  白静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195-196
用2004至2006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用公司资产负债率作为资本结构的指标,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发展潜力、非债务税顿、资产担保能力、所述行业以及年度等影响资本结构的相关影响因素后,终极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公司负债先随着终极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的提高逐步降低,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又随其提高而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2002—2004年963个民营金字塔控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比例、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以及法律对投资者保护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相当严重;所有权比例的增加提高了公司价值,而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则降低了公司价值。法律对于投资者的保护是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借鉴Driffield等(2007)的研究方法,运用终极产权论追踪上市公司的终极控股股东,分析我国家族企业金字塔结构下的控股股东和终极所有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家族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家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负相关,与现金流权正相关,与超控制权负相关;另外,家族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是否委派管理层负相关,与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合一负相关。同时,按家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大小分组检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225个样本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度和财务风险成正比,并且,终极控制人的性质也会对财务风险产生影响,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最高,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次之,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了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以及政府干预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终极控制、内部现金流与投资支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以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作为控股股东与少数股东利益一致程度的代理变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进行实证检验,揭示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普遍存在。对于国有终极控股公司,这种敏感性随着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随着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的增加而增加,支持了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假说,也体现了终极控股股东利益趋同效应与侵占效应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并且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效应发生不仅需要能力和动机,还需要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这一"机会",较少的现金流能够有效地抑制国有终极控股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而非国有终极控制公司更可能面临着融资约束,但尚未得到严格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2003-2006年度3642个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由于金字塔结构形成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状况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上市公司的金字塔结构下的两权分离广泛存在,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却在不同产权性质的样本中呈现了较大差异,研究表明,异质的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蕴涵了不同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2004—2007年超过45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终极产权的视角剖析了终极控制人及其控制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产权性质及其对应的控制权结构是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终极控制人的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比例,对股利支付的可能性和水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200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关,而且与终极产权角度确定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分散度显著相关;在控制了事务所特征、董事会特征、公司规模、债务水平以及利润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之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分散度显著正相关,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而与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2006-2008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持有的相关性,并控制了董事会和财务特征等因素。我们发现: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终极现金流权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财务杠杆与现金持有显著负相关;现金流量、股利支付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没有证据显示终极控股股东性质、独立董事、公司规模、成长性对现金持有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多采用股权集中治理结构,公司控股股东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获得控制权,产生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本文以上证A股2011-2012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控股股东控制权、两权分离度对财务业绩的影响,同时考察企业股权性质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财务业绩显著正相关,国有企业性质会显著抑制这种正相关关系;而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与财务业绩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04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为38.93%,现金流权为33.67%,两权偏离程度为5.16%,上市公司中44.7%的公司存在两权偏离的现象,其中私人企业的两权偏离现象更为显著。统计还表明2007年以后,两权偏离度的平均值逐年下降,但同时更多的上市公司存在两权偏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