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正在积极进行之中,不同层面的区域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和运转。但是,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远远没有达到高度一体化的水平,江浙沪三地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推进政府改革是当前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关键政府已经成为提高市场化水平的一个关键,结合这方面的判断,可以进一步得到这样的结论,政府已经成为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关键。对此,我们进一步指出当前推进区域合作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具有一个自我意志强烈的政府,区域合作受到各种形式的行政干…  相似文献   

2.
3.
关于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江、浙、沪各城市谋求经济有效发展的迫切需要。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与长江三角洲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海要融入长江三角洲,上海城市发展就要符合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更好地辐射长三角、服务长三角、协调长三角。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城市发展遇到的产业集聚、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并且分析了上海的自身优势及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提出切实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吸引国际投资、深刻把握国际会展机遇和积极发展城市环境保护产业等融入长三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区域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并行不悖的两大潮流。加入WTO,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契机。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更值得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欧盟内取消关税、统一货币,已经形成相当紧密的经济圈;北美自由贸易圈进展迅速;东盟也是活动密切。面对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迅猛态势,人们不能不发问:国与国之间都能进入类似欧盟这样的紧密合作状态,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还不能紧密连成一片呢?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确实有不少问题值得深思,需要从观念上进行突破。绝不做头与形成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般说来,是由上…  相似文献   

6.
7.
长江三角洲北翼外商投资的特点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施倩  宁越敏 《经济地理》1996,16(4):27-31,10
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取得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其中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上海市和江苏省沿江7市为基本研究范围.着重探讨外商在本地区投资的特点.并分析它对经济增长、经济运行效益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以“新城市化”为特征的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上涨过快、房价居高不下等问题均源自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开发商、投机客等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博弈且市场结构失衡。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统的调控政策,但是,房价并未因政府调控而被抑制,出现了不降反涨的局面。从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矛盾以及博弈的视角,欲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理顺房地产市场中各级政府、开发房、消费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在让居民能够承受起房价负担的前提下,必须对房地产市场之中的各方参与者的行为加以规制与监管,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让市场在房地产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方能使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正地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与架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制度瓶颈,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化程度低,与行政区划相关联的制度安排以及基于市场经济合作制度的缺失割裂了区域市场,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推进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区域合作制度的供给主体是政府,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是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构建区域合作制度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市场与政府等几方面的关系.基础制度环境、规划和政策、制度实施机制形成区域合作制度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总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约占全国的6%,现有15个地级以上城市、67个县及县级市、1479个建制镇,比例为1:4.5:98.6,呈大中小城市并举、城市等级较为完善的“金字塔”结构。但是,由于各城市存在相对独立的自身利益,因此造成了很多制约长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洪庆  朱荣林 《经济纵横》2004,(7):18-20,27
本文根据欧盟等世界经济一体化组织运作的经验及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 2 0多年来运作的经验教训 ,提出实现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港澳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测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垂直式与水平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选取1997、2000、2002年三个时间断面,对两大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变化进行测评与对比分析。从总体度量看,长江三角洲保持了对港澳珠江三角洲的微弱领先,港澳珠江三角洲在可持续发展水平上略具优势,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更为超前,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状况及其变化明显优于港澳珠江三角洲。两大三角洲在资源环境支持水平与支撑能力、科教发展能力上都表现出一致的强劲增长,在经济发展能力上都表现出负的增长变化。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一体化的交通网络模式构想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从城市带的角度分析交通网络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交通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分析,进而提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交通网络布局构想。认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应该构建以公路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运输模式和以沪宁、沪杭、沪甬、宁杭甬高速公路为骨干的道路网络结构,以促进城市间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4.
统筹区域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有力支撑。本文在考察国内外有关区域发展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统筹区域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内涵,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选择科学的、合理的、遵循区域时空演化规律的统筹区域发展模式和途径,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定位长江三角洲联动发展体系的根本理念。该文从经济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长三角联动发展体系的具体建议,致力于把长三角建设成为一体化、现代化、全球化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与环太湖城市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叶,我们共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中国经济的三艘航母,在当今的时代发展大潮中各具特色,各领风骚。世人关注长三角,看好长三角,因为长三角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谁不知道中国有个长三角? 谁不知道中国还有个太湖? 但是,又有谁知道长三角与太湖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关系还是后天获得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抑或是因果关系?还是唇齿相依、平行不悖、辐射集聚、摩擦冲突、你死我活的关系?这是长三角未来发展定位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然而,倘若继续囿于传统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以及传统的理论框架,看来已很难从根本上解答这一难题了。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差异既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也是经济增长的条件。无论是长江三角洲或是珠江三角洲,其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条件,既取决于三角洲内的资源整合,也取决于与其外部经济资源的整合。以现时情势,即便是三角洲区域内的整合也尚需时日.欲将潜在优势化为现实优势,绝非轻而易举之事。一般而言,珠江三角洲仅涉及广东省内14个市、县,若能由  相似文献   

18.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之所以如此快速,产权制度的变迁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文化市场一体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大力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又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但体制转轨和历史遗留等原因造成长江三角洲文化市场一体化水平程度不高,而且这些市场分割因素将会严重阻碍长江三角洲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该文从文化产业经济学视角,采取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准则层、领域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指标的划分来确定指标体系的结构,并结合德尔菲法请有关专家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长江三角洲文化市场一体化综合评价体系对长江三角洲文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和水平进行研究,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企业周边地区稳定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谭秋贤 《经济师》2001,(11):56-58
文章对资源型企业周边地区的稳定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 ,并结合征用土地的相关法规的完善 ,地方党委和政府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以及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等方面来提出实现稳定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