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对农民来说,余粮可供选择的途径只有两条:是余粮卖不出去,还是为国家代储,由此每年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额外收益呢?在当前没有别的更好办法的情况下,农民是愿意选择后者的。我们设想的具体方案是: 建立农民为国家储备粮食制度。由粮食部门或新成立一个由粮食部门和乡(镇)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粮食储备机构,负责拟定实施方案和细则。农户在粮食收获季节,将粮食整晒达到出售标  相似文献   

2.
“藏粮于民”别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储粮,在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稳定器。但近年来农户存粮趋于下降值得关注,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将不利于粮食安全,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为什么农民不再热衷储粮?  相似文献   

3.
<正>可靠的民间粮食储备,即藏粮于民,不但可以作为各级储备的补充,减轻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压力、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缓解粮食仓容压力,还可以分散化解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风险,避免居民对粮食供应的恐慌,做好藏粮于民相当于为粮食安全多加了一层保险,对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5.
<正>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江西上饶作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国家重要产粮基地、著名生态鱼米之乡,应牢牢铭记总  相似文献   

6.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很值得每一位粮食工作者思考,那就是一边在大兴土木上上下下建粮库,中央粮库、省级储备库,市县也正在新建或扩建中心库;而另一边是分布于城乡的大昔中小型粮库被闲置着。不管是中央库还是省库、中心库都不是因粮食装不下而建  相似文献   

7.
“藏粮于库、藏粮于地、藏粮于科技”(以下简称“三藏”)都是平衡粮食供求关系、保证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建国以后,由于长期受粮食紧缺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一直对藏粮于科技和藏粮于地有机结合的问题研究较少,更缺乏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如何保障未来粮食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国家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两藏战略)是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与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的现实途径。在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不稳定、国内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背景下,亟需深入实施两藏战略研究。方法 文章围绕“形势研判—内涵延展—理论架构—要素解析—评估决策”的研究路径对新时期的两藏战略实施目标、定位、方向、任务等关键内容进行阐述,试图面向全球变化视野在系统层面剖析两藏战略现实问题。结果 两藏战略涵盖主体行为、粮食系统、耕地资源、技术体系4个核心内容,是一项具有多层级、多要素、多主体特征的“社会—资源—管理”系统优化工程。在此基础上,管理者可通过构建理论粮食安全空间提出以强调跨学科理论与技术融合为核心的系统评估方法,为国家尺度粮食安全评估提供思路。结论 未来应以农业生产适宜性、粮食安全紧迫性、农业供需关联性作为耕地弹性利用的原则,在保障口粮自给、提升农业质量的需求前提下,实现农业系统永续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民间粮食储备(藏粮于民)一般不在粮食库存统计之列,而高质量的藏粮于民不仅对各级政府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质量大有裨益,更有助于构建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体系。通过对百年变局视角下藏粮于民重要性的阐述,分析了当前藏粮于民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高质量实施藏粮于民路径,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0.
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下简称"两藏")战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十四大战略之一,也是依据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库存高企的实际情况,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粮食生产方式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粮食产需平衡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在此形势下,深入  相似文献   

11.
藏粮于地,就是要保护好我们的耕地,确保耕地红线能守得住、守得牢.确保粮食产能必须严守耕地面积.粮产于地,地为粮基;地之不在,何谈于粮.耕地就是我们的口粮田,必须实行最为严格的保护制度,才能确保有地种粮、有地产粮,才能有能力把14亿中国人的饭碗装进由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生产的粮食.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指出,要研究和完善粮食政策,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笔者学习这番话后颇感意义深远,特就这方面问题进行阐述与讨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耕地取得粮食生产快速增长我国属人多地少国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人口是5.4167亿,  相似文献   

13.
14.
从抛荒田到一田多收,从望天收到旱涝保收,从锄禾日当午到农机满地走……近年来,湖北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发展,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让粮食产能的后劲更足、农业的生态底色更鲜明、中华粮仓越来越稳固,乡村发展走上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耕地质量.是指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和安全生产所需的土壤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耕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土地的产出率.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据测算,生产一吨农产品.耕地土壤质量的贡献率占5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粮食储备主体包括政府和社会,但其中主要依靠政府储备。社会储备式微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同时也增加政府财政压力。伴随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在"藏粮于民"背景和全球化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粮食储备格局,应适当缩减政府储备,提高社会储备。对此,应明晰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权责分配,积极发挥社会储备在现有粮食储备中的作用,并加强政府对社会储备的监管和调控权,保障粮食储备的数量和质量,以确保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南京市六合区地处长江北岸,全区耕地面积88.2万亩,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48万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蔬菜等农作物。六合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两扩两控两休"计划,即扩菜扩水、控(稳)粮控畜和农田休耕、地力休整。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格局,强调各地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全面夯实藏粮于地战略。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去年实施机构改革以来,从中央到地方  相似文献   

19.
《粮油市场报》9月11日刊登的一条消息称:据浙江温州的粮食部门反映,温州市今年收获早稻2亿公斤,国有粮食部门只收购6000万公斤,其他粮源分别被粮食加工企业、个体粮贩、农民等“瓜分”。以往的“藏粮于库”成了“藏粮于市”。笔者对打破过去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集中统一收购的格局,变“藏粮于库”为“藏粮于市”表示赞同。藏粮于市的好处:一是由于粮食收购渠道拓宽,农民出售粮食有选择的余地,谁的价格高就卖给谁,这有利于增加粮农收入,调动其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二是随着粮食收购市场的逐步放开,包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 2004-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的\"粮食安全\"相关内容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运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内容包含3个方面(耕地资源、技术体系、藏粮能力),6个范畴(耕地、人才、技术、资金、流通、储存),涵盖18个主题和58个现象,各概念和范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耕地资源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保证,是\"藏粮于地\"之\"地\";人才、资金和技术是粮食安全保障的关键举措,是\"藏粮于技\"之\"技\";流通和储存是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内容,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之\"藏\",三者共同构筑了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结构体系.进而提出提升耕地质量与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构建节粮减损长效机制等举措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