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增长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增长有反作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研究揭示了不同的税收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有明显的差异。根据我国的样本数据,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税收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4年工商税制全面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从1997年起税收增长幅度已经超过经济增长幅度,从而引发财税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以1994~2004年相关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关系作出基本判断:目前我国税收增长处于合理增长范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  相似文献   

3.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反向。本文通过对税收总量与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从实证角度探究了我国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应加强对税收体制的改革,完善主要税种,增强增值税、流转税、所得税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增长处于合理增长范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税收收入增长的强劲势头保持一段时期是没有问题的;税收收入必将进入与GDP增速协调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我国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国税收再获丰收,增长六千七百多亿元人民币,增幅近两成二。是年,中国GDP预计增长百分之十点五。税收增幅再度遥遥领先于GDP增幅。长期以来,我国税收超GDP增长的原因何在?本文试从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现状出发,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一、我国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税收也获得高速增长。但是与经济高速增长相比,税收增长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特点:从总体上讲,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税收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90年代中期以来则恰好相反。1978年~1994年,税收年均增长15.4%,低于同期现价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9,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4.3%下降至1994年的11%。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为1994年的7.4倍,年均增长18.3%(见表1)。从1996年开始,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6年已攀升到18.0%。国家税务总局4月13日...  相似文献   

6.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反向.本文通过对税收总量与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从实证角度探究了我国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应加强对税收体制的改革,完善主要税种,增强增值税、流转税、所得税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晓丽 《云南金融》2011,(5X):26-26
随着税改的不断完善,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从1997年起税收增长幅度已经超过经济增长幅度,从而引发财税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以1994~2008年相关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关系做出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税改的不断完善,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从1997年起税收增长幅度已经超过经济增长幅度,从而引发财税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以1994~2008年相关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关系做出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和财产税类的税收竞争有助于经济增长,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和行为税的竞争却会制约经济增长,增值税和非税收入的竞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别税收对市场主体经济行为影响的差异、现行的税收分权和征管体制、经济增长的公共品供给需求约束等,是形成这种差异的内在逻辑。总体而言,我国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促进了经济增长。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从经济增长率最大角度,我国最优宏观税率应该是20%左右。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宏观税率的提高要与经济增长适度,说明了“拉弗”曲线在我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得前 《税务研究》2012,(11):64-70
本文利用1997~2007年30个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将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模型和参数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结合起来的SF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税收增长方式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税收增长方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7~2002年我国税收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方式,而2002~2007年则呈现出集约型增长,"金税工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1997~2007年间我国不同地区税收征管技术效率差别较大,而收敛性分析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的税收征管技术效率呈发散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30年税收变化进行了概要回顾和分析,并以我国1990年以来18年的税收增长和"两交所"新上市公司融资额实盘数据为样本,通过一般推理、实证演示和数学检验论证了公司上市融资和税收增长幅度之问的正相关性,得出了公司上市融资对税收增长具有拉动效应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解释了2006年、2007年以及2008年上半年我国税收高速增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中国税收再获丰收,增长六千七百多亿元人民币,增幅近两成二.是年,中国GDP预计增长百分之十点五.税收增幅再度遥遥领先于GDP增幅.长期以来,我国税收超GDP增长的原因何在?本文试从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现状出发,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索海英 《中国外资》2013,(18):58-58
协调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经济增长已成为近年来实业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Johansen协调模型方法对我国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各种相同的经济环境因素影响下,财政税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远远小于投资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协调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经济增长已成为近年来实业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Johansen协调模型方法对我国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各种相同的经济环境因素影响下,财政税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远远小于投资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经济因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方法对我国税收收入从1981-2005年的经济因素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不仅验证了定性分析的结论,而且为税收收入增长趋势预测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7.
我国税收增长持续高于GDP增速,被称为“税收增长之谜”.在对全国、国税局、地税局及主要税种的征管效率进行细致系统测算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税收征管效率提高对税收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就全国而言,全国税收征管效率提高1%将会引起全国税收收入增长0.23%~0.39%,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是引起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实现税收应收尽收是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进税收公平、增加公共服务提供的可支配税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孙玉栋 《涉外税务》2006,(12):19-22
我国税收近几年的较快增长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但过多的能源消耗换来的税收增长代价过于沉重;强调管理性因素带动税收增长不是一个能够说服人的观点,如果把每年税收的增长都归结于管理性因素的话,只能说明我们的税收制度和征管体系存在着过多的缺陷;政策性因素方面则是减收因素大于增收因素;而税收“虚收”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目前执行的税收计划制度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科学解读我国税收与经济之间的依存状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通过对税收与经济依存关系的内在机理、考察税收增减状况的适宜参照系、不同因素对税收与经济依存状况的作用机理,对1997~2002年我国税收大幅度超经济增长现象的深层原因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据此对我国税收与经济的依存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各地区税收弹性系数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税收弹性的总体趋势以及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之间和三个经济区域内部的税收弹性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税收高弹性增长是多种因素所致。应改革税收计划考核办法,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对税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