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本或市价孰低法计价初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闫秀丽成本或市价孰低法是大多数西方国家公认的会计惯例,但尚未被我国会计界接受。一般情况下,存货按历史成本计价,但是当存货的重置价格(即市价)下降,售价也下跌时,如仍按历史成本计价,存货出售时获取利润的能力就相应...  相似文献   

2.
一、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是企业存货计价的两种重要方法。尽管目前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并不十分普遍,但其明显的节税效果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购入的存货先被销售或耗用,即每次售出或耗用的都是库存期最长的存货,而期末存货则是最近购入的存货的组成。采用这种方法,期末存货的计价标准为后购入存货的价格,从而使反映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价值比较接近当前市价,但在物价上涨时,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要比当前市价低,致使本期利润较高。由于我国目前在所得税征管中,应税所得的计算基本上以会计利润为…  相似文献   

3.
谈我国应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问题陈良民“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会计核算的稳健原则在存货计价上的一种应用方法。这种方法,对企业结存的商品、产品、材料等,在其成本(指购入或制造的实际成本)低于市价(指存货的重置成本)时,按成本计价,高于市价时,按市价计价。...  相似文献   

4.
冯逢 《广西审计》2001,(1):45-46
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利润和存货售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期末存货的价值通常是以历史成本来确定的,但除了历史成本以外,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方法就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和后进先出法。本文拟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和后进先出法的特点与其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选择出较为符合实际工作应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和后进先出法的特点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  相似文献   

5.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在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笔者根据国际会计惯例的一些作法,对这种方法的会计处理作些探索,供参考。一、什么是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所谓“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企业期末结存的存货按成本与市价两者之中的低者计价的一种计价方法。即存货的成本低于市价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存货的市价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市价计价。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历史成本制度下存货的计价和列示方法》中建议企业的存货应按历史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孰低来估价,计算期末存货价值。对于企业的外购存货,包括采…  相似文献   

6.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即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如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计算的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简化核算方法(如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则成本为调整后的实际成本。存货取得时应以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入账,存货取得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可变现净值则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相似文献   

7.
存货的计价会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和以后各期的财务成果,对于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刚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二条指出:“须用或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按照计划成本核算的,应按期结转其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最为理想的,也与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的通行做法相一致。但是在我国“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很难确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也均未对“可变现净值”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就使得在理解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会计实务操作带来困难,也为企业通过随意选择“可变现净值”来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若存货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在物价 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转为合适,遵循配比原则,能够实现与当前 市价的配比;相反在物价下降时采用“先进后出法”较为合适,同样实现与当前市价的配比,也符合会计上一贯遵循的稳健性原则。在我国当前会计实务中,企业为了加强存货控制和业绩考核,大多数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来核算存货。那么在计划成本下,存货计价该如何反映物价影响呢?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影响当期损益新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发出计价,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取消“后进先出法”。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采用先进先出法,将最低价格的材料入账,使当期成本费用下降,增加当期利润;采用后进先出法,将最高价格的材料入账,使当期成本费用上升,减少当期利润。当存货价格处于下降时期,则正好相反。对于原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会造成毛利率和利润的不正常波动。如青岛海尔、四川长虹等家用电器设备公司,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将存货计价方法改变为先进先出法,成  相似文献   

9.
浅谈成本市价孰低存货计价方法□周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市价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是稳健性原则在存货会计上的具体体现,在国际会计中广泛运用,在我国一些行业实际也已经采用了这一规则。一、成本市价孰低法在我国实行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经...  相似文献   

10.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法中的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额。而存货的成本则采用的是历史成本,即采用历史成本为基础计算的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取得存货时应以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入账,取得存货时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与取得存货相关的费用。  相似文献   

11.
会计核算要遵循谨慎性原则,它的中心涵义是:“不预计任何可能的利润,但要预计一切可能的损失。”并且损失的确认在时间主要优先。存货的入账一般是按历史成本计价的,然而当企业现有存货的市价下跌并低于其成本时,就要对存货按照市价进行揭示;反之,若市价高于存货成本,则仍按成本计价,这就是存货计价中的“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的真止含意是:对存货市价下跌而形成的损失,在损失发生的期间就应确认,而不要等到存货销售时才确认。这样,当期的利润就因期末存货成本的下跌而相应减少。当这批存货在以后接较低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分别就上述五种计价方法作一介绍。(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入库的产成品无售出,或先收到的原材料先耗用。企业日常发出货品的核算,按最先入库的那批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计价。具体方法(以材料为例)如下表所示。(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期初结存货品实际成本与本期入库货品实际成本之和,除以期初结存货品金额与本期收入货品金额之和,计算出货品平均…  相似文献   

13.
作为稳健原则的一个应用典范,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西方会计长期实践的产物。作为一种借鉴,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我国会计工作中的运用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我国短期投资会计工作中,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时,成本是指短期投资取得时的成本即历史成本,市价是指其在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交易价格,在具体计算时应按期末证券市场上的收盘价格作为市价,与国际惯例对成本与市价的解释是一致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企业要设立“跌价损失准备”帐户,并根据具体情况企业可以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会计准则对传统利润操纵手段的冲击 (一)压缩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选择空间。新会计准则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主要表现在: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这项准则变动将使得企业无法再将变更存货计价方法作为利润调节手段,促使企业的存货真实地反映实际的历史成本,  相似文献   

15.
工业企业在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存货时,存货的计价方法有五种选择,即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征和管理的需要,任选一种计价方法,核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存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占用了流动资产一半以上的资产,特别是发出存货成本核算方法是否真实正确,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利润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发出存货的核算方法,人为调节成本利润现象,审计人员必须重视对发出存货成本的审计。这里介绍一下Microsoft、Excel状态下,对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  相似文献   

16.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定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利润和存货估价结果,并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坐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基于纳税的目的而选择采取后进先出法,本对后进先出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曾祥山 《广东审计》2000,(10):29-31
一、存货成本流动假设为了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存货成本必须与它的批次相联系,因为每批进货的单价可能不同。期初余额加上本期购入或生产的存货构成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可供销售的存货成本应该在巳销售商品和期末结存的存货之间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分配方法的选择是建立在成本流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现在通常使用的成本流动假设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平均成本法、后进先出法(LIFO)。假设某公司某年四月存货购进和发出的情况如下: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建立的基础是先购进的存货先销售,后购进的存货后…  相似文献   

18.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存货计价原则的一种,是对历史成本原则在运用时的修正。这一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当存货的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当存货的市价低于成本时按市价计价。虽然实际成本是存货估价的主要基础,但有时存货的实际价值会低于成本,例如由于损坏、过时、跌价等因素,使存货价值低于成本,产生损失,这时可将存货减至市价,而差额列为当期损失。所谓市价.是指当时的重置成本,而不是指销售的卖价。对销售业而言,市价为当时通过正常供应来源,以通常购买之数量购货,包括运费在内所需付出的总代价;制造企业的产成品和在产品,…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颁布“财会字(1998)26”号文件,《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企业“持有的短期投资,在期末时应以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并将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以P公司为例,就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予以说明。P公司1997年12月31日编制报表时,持有的各种有价证券的成本和市价的资料(单位:元)如下:有价证券成本市价A公司股票2100023000B公司股票1800016000C公司股票24500197006350058700采用此法时,将有价证券的总成本与其总市价进行比较,若总成本低于…  相似文献   

20.
一、取消了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采用后进先出法,是将最高价格的材料入账,使当期成本费用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