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准则》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这表明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比较具有两个显的特征:一是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力、技术或其他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二是无形资产是非特售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持有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售获利,而是为了长期使用(或出租),从而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由于无形资产所固有的特点,使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摊销具有与其他资产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及其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是一个新课题,尤其是企业的自创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更是这样。无形资产一般是指现代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它能长期使企业获利,且未来效益大小有较大不确定性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但不具有实物形态。它是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本准则不规范商誉的处理 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相似文献   

4.
高志敏 《活力》2004,(4):112-112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为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别人、或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拥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外购非专利技术、著作权、版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相似文献   

5.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其所具有的特征是1、不具有实物形态。2、可以在一个以上会计期间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3、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形资产并不是仅仅从实物形态上是与有形资产相对的一类资产,而是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资产。拥有这些资产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特殊的有利地位,使企业得到额外的经济效益。由于无形资产存在企业总会持续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其价值应逐步转移到受益期内的期间费用中去。因此,无形资产的价值应在其有效期限内摊销。…  相似文献   

6.
一、无形资产确认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且会计上不再将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税法及条例》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7.
周忆  左卫 《广西会计》2001,(3):33-34
无形资产具有无实物形态、可辩认性的非货币性之特点,且具有成为企业获取经济利益资源的可能性。然而作为审计对象,在接受审计时,上述界定无法满足审计判断的要求,尚需加以相应限定。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此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的定义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将商誉排除在外,而我国会计准则则包括商誉。但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中,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作了规定,也就是说国际会计准则实际上也认为商誉是可以确认的,美国正在修订中的无形资产准则则将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我国《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一是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  相似文献   

10.
一、新会计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规定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相似文献   

11.
对无形资产摊销的改进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财会[2001]7号文件发布和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准则>)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相似文献   

12.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 新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略有不同。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以管理为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由此将无形资产按可辨认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其中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而新准则将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强调了可辨认性这一特性且作了可辨认标准的规定,与原准则比较,新准则不再对无形资产是否可辨认进行分类,将不可辨认资产(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之外,而这些修改正是国际会计准则2004年所修改的内容,从而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的定义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等。企业所得税法第12条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可知,商誉是否作为无形资产在新准则与税法上处理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一、无形资产管理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课题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是集经济、技术、法律为一体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新兴资源,主要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信息和计算机软件等  相似文献   

15.
<正>一、政策和意义财政部规定实施的《新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提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辩认非货币性资产。这一定义持别强调了"可辩认性"对无形资产的会计财务核算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16.
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达到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具有实物形态,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  相似文献   

17.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及报告产生了重大影响。笔权就《企业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几个疑难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在我国能确认为是无形资产的只有7项,而国际是29项。此外在无形资产计量上由于取得的方式不同,入账价值也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在知识经济时代,现行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状况。一、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问题1.无形资产确认的依据。根据《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只有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相似文献   

19.
当前,作为国有企业的公交行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迫在眉睫。在公交企业改制过程中,公交线路使用权是否应列入无形资产并进行评估?所谓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一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无形资产具有如下外在特征:一是不具有实物形态,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特征之一。二是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能在超过企业一个经营周期内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三是无形资…  相似文献   

20.
1、无形资产及其评估方法概述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具有无实体性、可辨认性和非流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