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全州县水稻育秧方式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推广双季稻水稻育秧、了解推广情况、发展过程及育秧历史、育秧方式、壮秧方法,有利于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扎实推进水稻育秧水平的提高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培育壮秧是提高水稻单产的关键措施。五十年代采用水播水育秧,秧苗素质差,平均单产只有348.6斤;六十年代推广全国劳动模范水稻专家陈永康同志的“落谷稀”、湿润育秧技术,平均单产提高到452.1斤;七十年代推广薄膜保温育秧、通气育秧等技术,平均单产又提高到543.8斤;八十年代初期大力推广露地稀播配套育壮秧、薄膜育秧、温室育秧等三秧配套技术,平均单产达到670斤。近几年来江苏省水稻复种面积逐年在下降。  相似文献   

3.
所谓生物能育秧,就是把植物残体进行堆沤,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释放出来的能源,作为温室育秧的主要能源。这是平昌县水稻育秧的一项新技术,也是能源利用上的一个新突破。在农村能源较紧缺的情况下,推广生物能育秧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能育秧的经济效益近4年来,我县推广生物能育秧8.4万亩,增产稻谷1,454万斤,增收218.1万元。据1983年试验,生物能育汕优二号杂交稻亩产1,425斤,比有火秧增产87斤,比湿润秧田育秧增产154斤,比撒水秧增产238斤;桂朝二号水稻用生物能育秧亩产1,123斤,比有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无盘育秧技术已于2019年被列入湖南省集中育秧技术之一,在20多个县(市)双季稻或一季稻生产中进行大规模应用,同时在湖北、四川等多省单季稻生产中继续开展示范应用。杂交水稻移栽与直播栽培相比,更有利于控制杂草、防止倒伏、延长水稻生育期。但是,水稻育秧尤其是机插育秧的技术环节复杂、用种量大,推广难度较大。历经7年研  相似文献   

5.
1984年内江地区在继续巩固温室两段育秧的同时,大面积推广了地坑、旱地、水田等不同形式的地膜育秧技术。为了保证水稻育秧技术改革的成功,全区普遍推广水稻地膜育秧技术承包责任制,在省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和省作物学会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统计,全区各种地膜育秧方式共播种杂交稻种249.42万斤。移栽本田145.91万亩,占杂交稻面积的52.5%,安岳县达到80.7%。实践表明,地膜育秧不仅能培育出健壮的秧苗,而且可以获得比温室育秧更大的经济效果。地膜育秧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奠定基础,因此,要重视农业发展,尤其是水稻机插秧育秧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水稻机插秧育秧和高产栽培技术,其目的就是为进一步推广水稻机插秧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开展高产创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有效途径,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实用技术集成推广运用的重要载体.现对本县水稻高产创建育秧管理及栽培技术做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8.
秧好半年禾。众所周知,在水稻生产中,近60%的增产增效技术集中在育秧阶段,然而受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等因素制约,育秧新技术难推广难应用,往往是"家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0月29日,记者来到凤台采访。2012年记者曾采访过这里的水稻育秧。一见面,凤台县农委副主任朱荣兴就高兴地说:"老朋友,我们信守了‘承诺’。去年定下的目标,今年我们实现了。"2012年,凤台县提出了"2013年实现水稻机械化插秧全覆盖"的目标。"2013年,我县被列为全国新增水稻生产机械化先行县、全省水稻机械插秧全覆盖试点县。全县育秧工厂发展到202个,其中新建育秧工厂146个,推广水稻机械插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农民祝国海发明了利用生物钾肥寸土隔层育秧新法。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鉴定认为,这种新的育秧法可使水稻在推广旱育稀植增产技术的基础上,再增产10%到20%。祝国海是隆化县张三营镇光明村农民,从80年代初起,他就开始钻研水稻种植技术。通过多年的观察对比,他发现推广旱育稀植技术虽然对水稻的增产有很大作用,但其缺点是育秧费工费力,铲秧栽植时伤根较重,成秧率只有80%,而且秧苗返青较慢。针对这种情况,他经过反复研究实验,于1996年发明了用塑料布代替育秧盘、用生物钾肥寸土隔层进行育秧的新方法。利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11.
一、水稻大棚育秧的特点与优点1.水稻育秧保温方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水稻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凸显,以手工插秧为主的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不能适应水稻生产发展的要求。水稻机械化种植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育秧是水稻机插秧成功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水稻机插秧育秧除了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机插秧秧龄弹性小等问题外,在北方寒地稻区和南方连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水稻育秧大棚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及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开展了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试验。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10,(5):26-26
2010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农机局为切实抓好“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进一步推进全区水稻机械化育插工作,在青原区建立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农业局组织农机、粮油、种子、植保、土肥、科教等各部门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试验示范点,开展水稻播种育秧技术、水稻机插技术、农机维修技术等培训。  相似文献   

14.
覃飞凤 《农家之友》2009,(16):60-62,86
水稻软盘育秧和无盘旱育抛秧技术都是近几年推广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比较两种技术对水稻各种农艺性状、产量结果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影响,找出‘适合山区缺水地区推广的水稻栽培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栽培比水稻软盘旱育抛秧栽培更具有优越性,产量高、成本低,操作简单、省工、高效。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近日,安徽省农委透露,安徽省今年将开建百座以上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以解决水稻机插秧和千家万户育秧难的问题,促进水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据介绍,这次建厂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载体,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水稻种植大户、农机专业化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按标准配置建设水稻育秧工厂,规模集中育秧,开展机插秧专业化服务。每座标准化育秧工厂省级财政补助3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一)水稻是新余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从1994年开始,推广早稻旱床育秧技术,起到了防止烂秧,提早播种的效果。但开始之初没有实施水稻专用苗床,往往临时选择苗床,带来整地仓促,质量差,肥力不足,制约了水稻旱床育秧技术增产优势的发挥。从1996年起,新余市通过...  相似文献   

17.
“育秧工厂建设用地、用电在政策范围内优先报批,并给予适当倾斜。同时,通过整合农机具补贴,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资源,在插秧机、硬盘,播种机等购置上优先安排,在育插秧示范、培训工作上给予倾斜。”郎溪县农委主任包德平说,该县按照重点突出区域布局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基本后路,以郎溪县水稻高产创建为示范建设平台,充分结合郎溪县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示范建设例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隆化县农民祝国海经过两年多时间研究和试验,发明了利用生物钾肥寸土隔层育秧新法。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鉴定认为,这种新育秧法可使水稻在推广旱育稀植增产技术的基础上,再增产10%到20%。祝国海是隆化县张三营镇光明村农民。通过多年的观察对比,他发现推广旱育稀植技术虽然对水稻的增产有很大作用,但其缺点是育秧费工费力,铲秧栽植时伤根较重,成秧率只有80%,而且秧苗返青较慢。针对这种情况,他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于1996年发明了用塑料布代替育秧盘、用生物钾肥寸土隔层进行育秧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秧苗,具有根系发达、秧苗健壮、抗病性强、栽植不伤根、分蘖早、成穗多、无缓苗、早生快长等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2004,(11):23-24
以往要想育出水稻的旱育壮秧来,就得选用肥沃的耕层土壤作为育秧床土。据测算,种植1亩水稻,每年需要育秧床土150公斤。怎样才能更好地在不破坏农田土壤资源的情况下,解决好育苗床土的难题呢?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的科技人员,利用生物技术发酵稻壳制造有机肥,通过与粉碎后的稻壳进行合理搭配,人工模拟土壤,进行水稻育秧,达到了水、肥、气、热相互协调的育秧效果。经过400多组的试验.成功开发出利用稻壳进行水稻育秧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不但减轻水稻生产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而且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千千万万农民多年梦寐以求的种植方式,达到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实现广大农民几千年来插秧不弯腰的夙愿。实践证明,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前景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