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的城市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城市化水平显著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力地支持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全国整体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同样的支持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东部相互带动,中、西部相互竞争的现象。最后,本文认为,城市化不仅实现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也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进步,提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而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并没有对高等教育发展起到应有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民教育发展水平重要标尺与国家综合国力重要体现的高等教育,无疑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而西部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速度,同样影响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振兴与社会的进步。同时,还对缩小东西部差距,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六十多年来,西部民族高等教育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办学水平逐渐提高、规模逐渐扩大,办学与专业类型逐渐多样化,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得不正视的是,西部民族高等教育,受制于基础差、底子薄、环境差、资金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面临着不少发展困境。为此,如何突破西部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加快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速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2011,(8):37-39
由于受历史、社会及其它方面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西部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缓慢、整体水平还较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和国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给西部民族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制约面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西部民族高等教育显然对此没有作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4.
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区域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1世纪的西部高等教育必须采用跨越式的发展方式,积极进行教育创新,努力缩小地区差距,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环节.研究中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了2007-2019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差异来源,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法刻画了其分布动态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且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的分布特征;(2)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态势,中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在逐步缩小;(3)中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核密度分布曲线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基于此,应当加快打破区域边界,推动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师国君 《西部论丛》2010,(12):73-75
要实现中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关联性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资源缺乏。只有东西联动,实现东西部的同步发展,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才会达到质的飞跃,才能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我国综合经济实力。但是西部的现状给我国西部发展造成了许多困境,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结构要实现质的转变,就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经济都有很大发展。由于各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就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从全国看东部比西部发展快,南方比北方发展的势头猛。从青海看,也是东部比西部发展快。1980年,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31.2∶16.5,1991年则为55.8∶29.3∶14.9。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比重提高了3.6个百分点。中、西部则分别下降了1.9和1.6个百分点。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收入的地区差别也在扩大。除城镇居民外,东、中、西部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1980年为1.39∶1.11∶1.1991年扩大到1.71∶1.06∶1。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然而,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原因,虽然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高校布局;增强高校吸引力;提高高校水平,是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家为解决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正在将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富起来的省市也有责任全力支援中、西部省市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那么,发展中、西部经济的突破口是什么呢?中、西部面积75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78.85%,人口61139万,约占全国人口的50%,这样大的面积和人口,要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不是轻易之事,这就要在战术上找到一个能推动全局的突破口,国家计划中的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带,就是这个突破口。长江从西到东横贯中国整个大陆,位于中国心脏偏南,沿江省区地下矿藏丰富,…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城市人口容量、经济容量、环境容量,对比2001年与2007年城市发展水平。研究得出:我国城市规模速度扩展,城市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对此提出:加大西部开发力度,增加农业投入,协调东、西部发展,协调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的农业是一个特别落后的产业。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均创造的农村社会总产值,东、中部地区分别是西部地区的2.8倍和1.6倍;西部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仅为全国平均的80%左占;全国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中,西部占有80%以上,主要集中在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西部地区需要更多的人力来搞饭吃。发展水平低,开发的潜力也就大。如果等到充分发展了再来打主意,果实虽然是成熟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是西部地区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和组织作用;高等学校要强化为区域发展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高等教育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的组织形式,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等是实现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双赢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重庆、武汉、天津、上海、广州、成都、北京等几个较具有代表性城市的调查,阐述了国内东、中、西部城乡统筹差别存在着显著的区域特征,根据提筹城乡发展东、中和西部具体特征,提出了应该采取与其工业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不同发展战略的城乡协调政策选择以达到在协调中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条件及其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开发“十五”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促进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经济整合,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发展。确定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这一重点建设区域,能使分散的生产要素集中使用,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益,获取较大的投资边际效益,有利于快速提高西部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研究了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条件及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产前沿面的数据包络分析法,以1996-2014年鉴中中国航天航空制造业东、中、西三大区域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中国航天航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进行区域性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三大区域的技术创新发展不均衡、不稳定,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略低,存在投入产出冗余,且目前中国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主要由于技术进步的推动,急需调整投入产出的配置比例,提高整体的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十年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缓慢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序幕揭开的新时代下,西部的高等教育已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急需提高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不足,招生数量太少。西部占国土面积的56%,包括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西部普通高校占当时全国高校总数的25.4%。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  相似文献   

17.
仲品 《中国西部》2012,(28):68-73
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实力是息息相关的。随着“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已逐步由“东快西稳”向“西快东稳”转换。伴随着西部地区近年来持续的高速增长,西部会展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魏红梅  安心 《发展》2003,(5):62-63
西部开发的五大实施战略中,第一大战略是知识发展战略,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最重要的推动因素,鉴于高等教学对发展知识的内生性、根本性的作用,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是打破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知识发展水平落后的有效途径。甘肃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也顺应了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的要求,但是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那么在未来2003年-2007年甘肃高等教育规模是仍保持1999年以来扩招的势头,还是有所减缓?其规模发展的“度”如何把握?如何应对扩招后高等教育规…  相似文献   

19.
张轩 《中国西部》2011,(8):42-48
面对西部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困境,如何突围成为西部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与学校的头等大事。首先,认识到发展西部民族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内在特征与主要任务,是西部民族离等教育突围的条件与基础。其次,准确把脉西部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障碍、科学探寻西部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行动路径,是西部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西部民族高等教育的突围依赖于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西部生态环境是中国的生态脆弱区。西部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中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生态环境的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加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西部广大地区群众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