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它们在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中积极主张和维护自身权益,在国际会计规则的发展领域,亦积极参与国际会计规则的制定来维护利益。本文拟对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会计规则制定的有关背景和途径进行分析,对我国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深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G20国匹兹堡峰会呼吁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一项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并在2011年6月前完成趋同项目,我国现已制定出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路线图。由此可见,会计的重要作用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此次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趋同方案的出台,是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当前会计准则协调方式不适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认为较合适的会计准则协调方式,即:在中亚各国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也不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情况下,以具体经济活动为基础,以投资者决策为导向,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在上海经济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以中国和中亚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话协商发布政策性指令的方式进行会计准则直接等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全面开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建设工作,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密切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动向,学术界也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比较、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程度以及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动向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日前本刊就会计准则的国际发展问题采访了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咨询专家曲晓辉教授。  相似文献   

5.
2017年11月27日,中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在中国杭州召开.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司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主任高一斌,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巡视员应唯,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小野行雄,韩国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金義炯,香港会计师公会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主席苏虹,澳门核数师暨会计师注册委员会委员吴保民等来自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代表,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徐正雨、陆建桥等40 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应与其所处的法律、经济环境相适应,各国必须制定适合环境需要的会计标准。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均将目光瞄准了国际会计准则,并以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本国或本地区的会计标准。笔者认为这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原因。  相似文献   

7.
2001年以来,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满足日益国际化的全球经济对会计准则的需求,一方面加速了对原会计准则的修订,另一方面也加快新准则制定的步伐。本世纪前十年,其准则制定工作可以分为修订原有准则、填补准则空白、应对金融危机三个方面。透过国际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可以洞悉国际会计技术的发展历程。文章以2001年以来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为依据论述了国际会计技术十年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8.
一、全球主要经济体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态度与进展(一)美国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态度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在IASC改组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既不支持国际会计准则(IAS)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应用,也不热衷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与IAS之间的协调,因为FASB始终认为GAAP是全球质量最高的会计准则。IASC改组后(即IASB),美国占据了主要地位,可以按照美国人的意愿制定或改造国际会计准则。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张宁宁 《会计之友》2012,(16):18-2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世界资本化市场的形成,会计作为全球通用商业语言,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首先说明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背景;然后运用对比法以表格的形式对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保持了一致,只有个别准则存在差异与不足,从而进一步对存在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对我国会计准则协调提出建议:逐步建立我国的财务框架概念结构;正确认识会计国际化;主动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我国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0.
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内容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指会计准则的研制程序、内容体系等要与国际上通行的运作模式和内容体系趋同,在具体规范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要与国际会计惯例一致特别是要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会计准则,并且把制定满足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的会计准则作为本国会计准则建设的目标,有些国家也把国际会计准则(IAS)作为制定本国会计准则的依据。发展方向首先在一个国家内制定会计准则来统一规范一国的会计行为达到会计国家统一化,然后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发展外向型经济,因此实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策略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尉然 《财会月刊》2010,(11):77-77
2009年9月,G20国匹兹堡峰会呼吁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一项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并在2011年6月前完成趋同项目,我国现已制定出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路线图。由此可见,会计的重要作用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此次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趋同方案的出台,是在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背景下孕育而生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FASB于2006年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称SFAS157),相当于完成了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项目,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在加紧制定类似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同时在考虑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制定问题的会计机构还有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英国ASB及澳洲会计师公会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各  相似文献   

1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美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发起,于1973年6月成立,目前已发展到由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职业团体组成的国际性民间组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目标是制定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各国会计准则,以适应经济发展国际化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制定发布了31号国际会计准则(其中有两号已被其后制定  相似文献   

14.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这个“通用的商业语言”,同其他任何语言一样,同样需要通用的语言法则(语法),即国际会计惯例,这主要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在市场经济下,特别是入世以后,我国会计同样应当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应当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即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问题。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异1.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不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这个组织是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无法从根本上回答是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还是由民间机构制定准则。从准则的供需角度出发,我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不同具有必然性,因为供给与需求不同,导致各国会计目标不完全相同。目标如不一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就会有侧重。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与IASB、FASB准则制定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会计准则与IASB、FASB之间存在差异,这种表现出来的形式上的差异有其深层的原因,印会计准则制定环境、对准则性质的认识、准则制定机构及准则制定程序上存在差异,其中会计环境及各国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对于这些深层差异,我们应有客观的认识,并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形势下.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却倍受责难,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完善统一公允价值成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公允价值会计如何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会计领域中发挥作用也成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其外部应用坏境出发,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2005年11月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北京签署的联合声明为标志,我国向全球会计界郑重宣布: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立,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关联方交易披露以及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外,其他主要部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为了配合广大会计人员认识与理解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我们从本期开始,约请会计准则研究的学者,系统介绍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异同,以供会计同仁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总会计师》2008,(7):37-37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自以为其“公认会计原则”最为详细和完善,准则制定程序也最为充分、公开和独立,因而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分庭抗礼,试图成为国际会计惯例的样板。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会计准则在运用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美国每股收益会计准则(本文所称"美国每股收益会计准则"为广义上的会计准则,包括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等)进行了评析,并将其与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我国相关准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