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陈晨  廖鑫 《东北之窗》2010,(12):16-17
尴尬的“且调且涨” 能够用来形容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特征的莫过于“调”与“涨”两个字了。房地产市场大有怎么“调”都挡不住“涨”的势头,“且调且涨”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2.
治理房地产暴利最好的办法是快速将房价大幅推高,让房价像上海那样,以24%的涨幅快速暴涨,越涨越离谱.最终将房地产汽球吹爆。而温州炒房团正在努力地做这件事……  相似文献   

3.
“蜗居”的隐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中国富裕的拦路石,牵动了城市人的每一根神经,是那样使人欢心使人忧愁。汶川、海地、智利、日本、台湾、唐山各处大大小小的地震,都驱散不了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在翩翩起舞中的火热。连“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冒着房地产价格的熊熊火焰。  相似文献   

4.
建忠 《新财经》2011,(12):10-10
商家也在焦虑,消费者也在焦虑,现在的经济为什么让人感觉总是时刻都绷着皮在向“钱”奔跑?脖子上像被套了绳索,看不见的手越拉越紧。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6,(5):60-61
语不惊人誓不休 任志强,中国房地产界里的大佬级人物,以“我行我素”的风格和时常“大放厥词”的行为“名扬天下”。如今,在上海国际地产大会媒体见面会上,当主持人问到“在未来几年内最不希望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什么事情”时,一名观众表示“最不希望看到中国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而任志强则明确表示:“过去中国都是‘穷人区’,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也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在场另外几位房地产大腕很支持任志强的观点。和记黄埔地产公司董事、总经理佘耀庭也认为“富人区”不可避免,“就像曼哈顿有著名的富人区,也有哈林区那样的‘穷人区'”。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冯仑则表示,曾经有房地产商尝试过富人和穷人“混搭”的模式。“但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李伟 《中国经贸》2005,(1):44-46
地产行业从来没有像在2004年这一年这般热闹。而这一年。无疑是中国房地产界的又一个大考之年。宏观调控的“达摩科里斯之剑”。高悬在开发商的头顶,政府对于金融与土地政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较之10年前中国房地产遭遇的“浩劫”。在这一年中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隐约令人觉得,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市场游戏规则,这个行业已经开始进入一场尉烈的变革。2004年12月3日全国“住教会”在上海开幕。“中国地产还能繁荣二十年”像标语一样,写在展厅门口的幕墙上,似乎在为全国的大小地产商打气,长期以来,中国地产是计划与市场的混合体,就像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不规则的交易、权力寻租掺杂其间。2004年过得不容易,脱胎换骨总是要经历痛苦,中国地产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向“狮神人面像”作最后的告别。  相似文献   

7.
画说经济     
北大教授徐滇庆与财经评论人牛刀之间关于深圳房价是涨是跌的一场赌局着实吸引了不少看客。眼看离约定的2008年7月11日大限将近,徐滇庆表示,深圳房价每个月都在涨,但“我饶了你(牛刀)”。而牛刀则表示半年前徐滇庆就输了,不道歉“网民不答应,我也不答应”。7月1日,徐滇庆提前向深圳人民道歉,说无论深圳房价是涨是跌,他都应该道歉。  相似文献   

8.
陈杰 《西部论丛》2008,(7):21-23
自2007年岁末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承认,中国楼市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个楼市的“寒冬”就像南方的“冻雨”那样来得是那么的突兀。时至7月,中国的“寒冬”早已过去,可中国楼市的“寒冬”似乎还没有散去的意思,不少城市的楼市仍然萎靡不振,交易清淡,房价萎靡,土地拍卖价格大跌,连众多房地产大鳄包括恒大、河南建业等已排好的IPO上市计划都由于市场预期太差而被迫喊停。  相似文献   

9.
海航集团就像一个越滚越大的谜团。正如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多个场合所言,“中国没有人看得懂海航”。南方周末记者向海航集团发出了采访提纲,但至截稿时止,海航集团仍未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6,(49):14-15
【香港《星岛周刊》11月27日】中国目前的房价像一锅沸水。从中国各地房价大涨的情况来看,今年中国调控房地产的措施应了那句老话:雷声大,雨点小。此一轮宏观调控,中国的决心不可谓不大,却收效甚微。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1.
赵晓 《西部论丛》2008,(1):39-40
裤子是什么?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来说,就是产权制度。如果一个人只穿上衣,不穿裤子,我们不能说这个人没有穿衣服,因为他的确穿了上衣,然而因为最关键的地方裸露着,我们会说这个人穿衣严重不符合标准,甚至干脆宣布他属于“没穿衣服”一类。中国房地产市场也是这样。尽管政府早就提出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但是中国房地产无论市场化也罢,房地产调控也罢,几乎都没有涉及到房地产市场的基础制度——产权制度的变革。然而,房地产市场如同其他市场一样,其实是一个制度体系,而产权乃市场的基础和根本。  相似文献   

12.
晓艳  刘美美 《中国西部》2011,(16):50-53
日本 在东方,再没有其他国家像日本这样与中国有着如此紧密的文化血缘,很多人把中国文化当做“母文化”,把日本文化当做“子文化”,而饮食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源于中闰。历经千年的发展,日本已形成自己的饮食习惯,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长寿国家”,日本从1963年开始,每年都要公布一次百岁寿星人数,1963年日本百岁寿星只有153人,以后每年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是仍然只能用一个“涨”字来形容。这也使得迫切希望改变“屡调屡涨”现实的大众一直翘首关注新政策的颁布。而备受期待的新“国五条”及细则的出台,是否真的能让房价恢复理性,圆人们一个购房梦?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国掌管房地产调控的政府职能部门来说,居民住房的房价究竟涨了多少,始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数据。因为它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对现有政府调控政策优劣和行政执行力好坏的评价,而且还直接可能引发国家出台新的房地产和住房“调控政策”。但最近出现的一系列房价“数据打架”事件,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中国的房价数据究竟有多少“科学性:和“可信性”;在这些数据冲突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的“真相”。[编按]  相似文献   

15.
今年博鳌论坛年会期间,房地产大鳄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4月17日举行的“调整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分论坛上,抛出了“房价没涨论”。媒体报道后,从专家学者到一般民众,鲜有声援,几乎一边倒地展开多角度驳斥,挞伐之声充斥网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三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定量分析了房产税、抵押贷款利率与限贷政策的调控力度及其异同和形成机理,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简洁研究范式。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都表明:第一,价格型调控政策,即房产税和抵押贷款利率政策,不论从调控力度还是从长短期调控效果来看都非常类似,均能有效抑制房价非理性上涨;房产税调控效果最强,贷款利率政策次之;第二,数量型政策,即抵押贷款政策的调控力度最弱,且其在短期和长期内的调控效果完全相反。“限贷”在短期能抑制房价上涨,但长期反而助推房价上涨,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越调越涨”的窘境。因此在构建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时,要兼顾政策工具的调控力度、短期和长期调控效果,灵活采取不同的或组合政策工具,才能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实现“房住不炒”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7.
多方数据表明:中国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所蒙受的损失有限。当全球股市受信用危机冲击而剧烈震荡下跌之时,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依然故我、高歌猛进。“风景这边独好”,似乎再一次验证了许多人的真诚愿望:“中国市场、中国特色、只涨不跌”。中国真的会例外?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真的没有严重泡沫成分?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真的会永远膨胀下去、不会破灭?从个人情感上,我们亦希望中国例外,但从理论逻辑上,们却不相信会有例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周刊》2004,(50):24-25
房价狂涨——看得起买不起,车价狂降一买得起用不起,信用卡太多——越刷越穷,粮油肉蛋菜上涨——涨了也得吃,股市10次跌破“铁底”——“跌跌不休”……  相似文献   

19.
《环球财经》2014,(1):188-189
多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屡调屡涨,但无论调控实际结果如何,每年重申“坚持调控不动摇”,多少起到了“望梅止渴”的效果。然而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很少提及有关商品房和房地产调控的话题,引起各界议论,也纷纷对2014年的楼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7月11日]近来日本国内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4月以来,同样的观点在中国也显著增多。中国媒体所渭的“恢复迹象”主要包括公共投资、股价、房地产价格和汽车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