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位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宁波,市区经济规模位居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之后,离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尚有距离,而且还面临不足,例如区块发展碎片化、高端要素集聚不足、产业层次较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远低于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在下一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宁波如何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由古至今,杭州被赋以“人间天堂”的美誉.时至今日,使杭州美名于天下的并不仅仅是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还有一座新崛起的科技名城——杭州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建区20多年以来,杭州高新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了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基地.在全国105+1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杭州高新区综合排名第7位,在浙江省科技进步水平考核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长为大连市发展最为迅速、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简单已成为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向高端化发展。大连已经具备了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良好条件,但同时也存在高端化发展的诸多障碍,所以大连要从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引领高端人才集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理论、连云港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及面临的历史性机遇,提出科技支撑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设江苏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面对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中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格局,面对来自长三角和其他区域的有力挑战,珠三角应加速珠三角城市群的整合;加速珠三角产业的高级化和重型化,加大对新一轮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移的承接步伐;加快珠三角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的扩展和延伸;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渗透;积极发展珠三角文化产业;借力港澳及CEPA为珠三角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积极推进区域外部扩展和产业转移;以此提升和优化广东产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其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其全国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郑海平 《宁波经济》2004,(12):36-37
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则是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宁波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未来发展应着重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省地级市为例,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以及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辐射带动力弱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与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固定资产投入与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具有正相关关系.从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省域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竞争性三方面带来的外部性,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影响的途径.为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的正向影响,提出的对策建议为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多样化;优化高新技术产业链结构,提高产业专业化程度;注重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提高同一产业内和不同产业间的竞争程度;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加强科技人才激励;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入,实施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8.
区域金融中心: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产业发展与竞争取决于不同地区对制造业所需生产服务体系的供给竞争。以私营经济为主的浙江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产业调整与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金属约束,而对杭州城市发展来说,要继续保持杭州在浙江乃至长江三角洲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杭州必须进行城市功能和城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建立与上海金融中心错位经营、为地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区域金融中心,是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杭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系统与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军  盛军锋 《特区经济》2002,(12):30-33
<正> 在经历过以“工业合作”为主体的“前店后厂”模式的产业合作阶段以后,针对新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粤港双方逐渐认识到,摆脱过去以简单的低层次资源要素互补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合作,过渡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内容的高层次合作轨道上,是双方应对挑战寻求新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合理选择。但是,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是一个从两地制度政策设计到实体经济运行相互磨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新思维的指导。区域创新系统是用来探讨促进地区创新出现和经济增长的全新理论,而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因此,这一理论对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国蛟 《浙江经济》2001,(11):51-51
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杭州城市化进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互动关系。城市化的推进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般由五个环节构成:(1)形成各种要素快速流动的区域;(2)组建高科技孵化器;(3)刺激技术创新;(4)吸引风险投资;(5)高科技产业结构的提升。杭州近年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政府经济服务能力、建立人才高地等,增强了要素聚集能力,对上述环节的完善起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9,(8):24-24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修小平日前表示,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力量,创业板推出无疑将为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新的促进力量,科技部将积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以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存在的问题以及东盟的区域特性的基础上,以产业选择基准为前提,认为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注重以下几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比较优势产业;产业内贸易量大、国内连锁效应强、产品供求链长的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并且加大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  相似文献   

13.
顾博  刘力  邢军 《中国高新区》2009,(12):52-54
淄博高新区在“二次创业”的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高新区将对区域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研发,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转化,提升产业比较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产业研发高地,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个总体发展中,“六五三五”规划的发展态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当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又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主要取决于资金、技术、知识和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和体制的改进,而这些都正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缺乏的条件,这极大地限制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西部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的逐渐减弱,更使得西部地区在与东部地区以及国际上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依托其固有的经济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加速产业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提高西部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应放在世界范围或至少一定国际区域范围內来考虑,而不是只局限于一国甚至一个地区的角度。本文主要从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最为密切的东亚地区的角度来考虑中国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井认为我国应该实现产业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转变,争取以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并努力将比较优势发展为竞争优势,从而强化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在杭州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2002年,全市经省、市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已达419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5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市GDP的22%。目前,杭州乃至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仍是以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为主体,一个现象是广大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和大批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少的矛盾仍相当突出。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的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滨海新区的发展有赖于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利用产业集群加快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龙晓柏 《广西经济》2010,(11):76-77
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产业经济演进的前导产业,围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展开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学等诸多领域,在应用经济研究中是一项科学、系统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区域内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技术、高知识密集,高投入高产出和高发展速度的特点。正确规划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必须充分考虑主导产业的内外部因素,依据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特征来确定其规划基准。结合江苏实际,以比较优势、收入弹性、产业生产率和关联效应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并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江苏省高新技术发展的主导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宋莉 《上海经济》2003,(6):15-17
中国加入WTO后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调整的战略目标是:政府合作,加强协同,通过培育和强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理顺地区合作秩序,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一体化和产业布局合理化,形成若干在全球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群落;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培育和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使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率先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