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卷首语     
这两年,“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三农”问题确实严峻,确实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但是,在这样一个“热”的背景下,更需要冷静地判断农业和农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学者、政府官员中似乎有一种“共识”,即中国的农村经济几乎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牛靖楠等对这个说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无论是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还是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农村的生产总值都不可能或不应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保持这样高的比例。他们利用收入法,估计近几…  相似文献   

2.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也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在当代中国,由于人口过度膨胀、工业化和城市化急剧推进的缘故,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情况更为复杂,可以说它汇聚了当前发生的一系列尖锐社会公共问题,因而解决的难度更大。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中国的中央政府抑或是地方各级政府,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政治意愿,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我们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象,以及怎样解决由此带…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市下岗失业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表面看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它表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所带来的矛盾冲突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城市化.推进城市化既是解决中国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新走点,更是实践、落实"三个代表"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但是在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被城市化”的异化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利益和追求政绩的需要.农村“被城市化”现象的治理需要国家从法律上保障农民的权益,建立农民参与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的城市化原则;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理顺农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凌 《农村经济》2002,(4):33-35
当前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市下岗失业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表面看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但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它表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所带来的矛盾冲突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城市化。推进城市化既是解决中国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新走点 ,更是实践、落实“三个代表”的必然之举。一、唯有推进城市化才能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抗风险能力弱。长期以来 ,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 85 4元 ,…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农村非正规金融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农业、农村、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加以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而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问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抓好"人、地、钱"关键环节。解决"人"的问题,关键要推动两类人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一类是农业转移人口。围绕推进市民化",降门槛",健全落户制度;"增权益",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强激励",调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和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性。另一类是乡村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  相似文献   

8.
“返贫”是中国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后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也是 2 1世纪初中国扶贫开发要解决的一个战略目标问题。因此 ,在研究和提出反返贫对策的同时 ,还应正确处理反返贫与经济发展、政府行为与市场导入、开发式扶贫与开放式扶贫等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反返贫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1世纪初扶贫开发的具体目标 :一是解决温饱线以下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是解决温饱不稳定的人口返贫问题 ;三是解决温饱稳定的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返贫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两个目标在 2 1世纪同时提出来 ,这里就存在两…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加以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而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钟玉英 《南方农村》2013,29(5):14-18
构建进城农民工社会救助政策和体系,对促进农民工城市化、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农民.Y-集中流入的城市政府构建该政策体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中一个主要障碍是资金约束。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模式,构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合理共担的框架,提高流入地政府构建农民工社会政策的积极性,流入地政府自身也应高瞻远瞩、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运用"钻石体系"定量分析了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四大基本要素以及机会和政府两大辅助要素,找出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中"钻石体系"各要素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运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导中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实践,并提出解决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本世纪,特别是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以来,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甚至完全对立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强调城市化,主张组织贫困农村建新城;  相似文献   

13.
自本世纪以来,经济领域里一直存在着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种经济学说孰优孰劣的争论,在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过程中,两种经济学说也轮流交替成为理论依据。近20年来,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得到普遍赞同和确认。本文通过对美国长期投资管理基金事件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揭示出事件的实质意义: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不能没有经济自由。同时,适度的政府干预也不可少。两种经济理论之间不应互相代替而应互相补充。探索这两种经济理论更好地结合,将逐渐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主流以及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改革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本质是外来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而实现市民化的过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日益成为城市政府管理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不应是一种模式,而应是多种模式的共存。天津滨海新区在解决外来人口城市融入问题上探索了多元化的融入模式,包括企业员工蓝白领公寓模式、农民工"建设者之家"模式、优秀外来建设者奖励模式、青年农民工社区融入模式等,这种多元化模式为其它城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美国经济学家,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因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获得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提倡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反对政府的干预;主张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对于自由经济,他的名言是"构成大多数反自由市场理论的,其实是对自由本身的不信任。""市场变得自由,最终也会为人民带来自由。"他深信,经济自由最终将导致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16.
周秀  杨荣美 《山西农经》2023,(13):155-157
双循环要求解决乡村贫困问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当前中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问题,面临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顺利衔接的问题。产业政策衔接要求产业向高质量转型,转型需要建立政策、要素和利益的衔接机制。通过相关分析可知,最核心问题是要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结合当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现状,在后扶贫时代应关注资源的优化配置。甘肃为实现产业兴旺目标,应建立相关产业体系,避免产业项目失败。国家审计应评估产业项目在当地落地的精准性;深入调研分析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运行状况,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审计公告,最大限度为社会公众提供权威信息,提高透明度,实现资源配置从机制设计、制定到运行都有国家审计的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农业未来的可持续增长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为衡量标准,将异质性人力资本纳入传统生产函数,利用2001—2013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初、中、高等人力资本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是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且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不同,三种人力资本对全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是初等人力资本、高等人力资本和中等人力资本;目前中国仍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靠传统要素投入的增加来实现;自然灾害和外贸开放程度不会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城市化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从城镇化到城市化:农村城镇化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地方化经济效应和城市化经济效应这两种聚集经济效应的内在关系出发,探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模式转换的方向、条件和路径。本项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聚集效应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或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地方化经济效应,而由产业空间集中产生的地方化经济效应不一定必然地导致城市化经济效应的结果,二者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结合部在实现城市化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发展过快而忽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产业支撑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探讨点,以石家庄市裕华区南栗村和槐底村为例,通过正反对比,通过对产业建立的意义、城乡结合部产业现状、当前城乡结合部产业建立和发展面临的政府以及居民和社会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居民、政府方面得出解决措施,并阐述城乡结合部需要建立什么产业。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定要赋予农民充分的自由选择权。解决“三农”问题要靠“非农之路”:只有让农民流动起来,进到城里,富裕起来,最终变为城市人,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农民的问题需要依靠城市化的发展,为农民多提供一条出路。使愿意进城的农民能进城,并且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