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富宁县那能乡弄亭村民小组共产党员向家宝,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胆利用自家的承包田地进行种桑养蚕取得了成功,成为全县有名的种植大户,并带动其他村民学会了养蚕,  相似文献   

2.
杨宋 《致富天地》2006,(10):17-17
云南省弥渡县建立龙头拉动、示范户带动、科技推动机制,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建成桑园3、3万亩,2005年养蚕7006张,产茧245.2吨,农民养蚕收入达478万元,既增加了山区农民的收入.又改善了山区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3.
小蚕期(1—3龄)是养蚕生产的一段关键时期,只有精心饲喂、科学管理,才能为后阶段无病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农村养蚕生产中,一些蚕农怕麻烦、图省事,小蚕期.仍大多采用全叶喂蚕,结果造成幼蚕发育参差不齐,桑叶严重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4.
《致富天地》2010,(7):80-80
《本草纲目》记载:“惟老桑树生桑耳”,就是说在桑树上能够长木耳。浙江省桐乡市被誉为“蚕桑之乡”,这里家家户户种桑养蚕,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里的农户除了种桑养蚕,还种植黑木耳。  相似文献   

5.
一项由苏州大学农业科技学院、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承担的“中国养蚕技术输出柬埔寨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的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创造了中国养蚕技术输出柬埔寨的技术体系,可积极为国内养蚕业生产和拓展引进资源,而其中的彩色茧品种和生产技术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养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容易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对此,本文深入阐述了养蚕过程的领种、提青、分批、保湿、喂养、消毒以及管理等主要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养蚕的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7.
李世祖 《致富天地》2005,(11):16-16
青坡村位于云南省祥云县下川坝东北角,村舍依起伏的山势分布,半山区、山区相间,主要收入以蚕桑为主,是祥云县最具特色的蚕桑养殖大村之一。全村有428户栽桑、410户养蚕,分别占全村总户数的90%和86%,全村桑园面积达1550亩,年内可养蚕4000余张,可实现经济收入200多万元。今年2月,该村还引进了祥云县银龙茧丝绸有限公司与楚雄蚕种厂合作的原种培育项目,如今已成为祥云县最大的蚕种基地。  相似文献   

8.
姚恩育 《浙商》2010,(24):44-45
作为第一个“中国蚕丝被服生产基地”,洲泉这片初步形成养蚕、制丝、被服等产业链的土地,正面临缺乏大品牌的尴尬。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西畴县兴街镇三道桥村村民小组长骆瑞文,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机遇,引领群众栽桑养蚕致富。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晋城市在发展蚕桑产业中,探索出了养蚕大棚"一棚两用"模式,2012年首批在全市推广了近1300栋。蚕农们春秋在大棚养蚕,冬季利用养蚕空闲期在大棚里种食用菌,仅冬季食用菌生  相似文献   

11.
栽桑养蚕曾是泸县农村的主要副业.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蚕丝企业改制。县政府提出打造“十万担蚕茧基地”县,并新发展了桑园1万亩,2006年桑蚕茧曾达到了33万公斤。但近年来蚕桑生产在稳定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价格起伏较大.农民养蚕积极性下降。为促进蚕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护蚕农利益,我们于6月中旬到泸县银华丝绸有限公司、天兴茧站、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永胜县养蚕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养过蚕的人都知道。春蚕好养些,夏秋蚕难养,易感病,晚秋蚕就更难养,主要是因为晚秋季节气温下降,桑叶逐渐变硬。叶质变差,如果遇上阴雨天气,室内低温多湿,不利于蚕的正常生长发育,加上春、夏、早秋三次连续养蚕,病原积累,易传染发病。有病原物的存在,环境不良,蚕体易感疾病,是蚕体发病的三大原因,病原物、环境与蚕体之间相互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三个要素中.病原物的存在是引发病的主要条件。晚秋蚕如果养得好,  相似文献   

13.
栽桑养蚕曾是泸县农村的主要副业,在1994年桑园面积达到近5万亩,养蚕10万余张,年产鲜茧近5万担,蚕农收入3000万元。近年来,国际丝价波动较大,部分地方对蚕桑发展产生了疑问。栽桑养蚕的效益究竟如何?为了推动“惠民行动”和“一户带百户”活动,我局在天兴镇场口村选择了5户示范户,对其栽桑养蚕成本收益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云南省福贡县子里甲乡在子里甲村委会老门尼自然村和亚谷村委会甲木树子自然村启动实施了种桑养蚕项目。在福贡县农业和科技局以及子里甲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两个村的种桑养蚕项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不少蚕农在防治蚕病时,因求治心切,用药常是超剂量、超常规,其结果却使蚕儿药物中毒、病势加重等,造成养蚕生产中不应有的损失。笔者将养蚕期用药常见的五大误区介绍如下,供广大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邓华宁 《商业文化》2004,(B09):34-37
江苏省海安县与东台市富安镇是全国闻名的茧丝绸之乡,种桑养蚕与厂丝加工的数量与质量在全国领先,记者日前在这两地采访了解到,由于近年来受到行业秩序混乱、管理缺位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我国茧丝绸产业发展迟缓,国际影响力减弱。  相似文献   

17.
桑粉虱是桑树的主要虫害之一。阴雨绵绵的秋季,是桑粉虱发生较为严重的季节。被桑粉虱危害过的桑叶多引发煤污病,成为桑园主要虫害,严重影响养蚕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南充是著名的丝绸之乡,这里有个全国闻名的先锋蚕业合作社,是由南充知名的栽桑养蚕大户罗先锋于2003年创立的。罗先锋是南部县一个普通农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栽桑养蚕。富裕起来后,罗先锋为带动周围农民致富,成立了合作社,先是把他所在的碾垭乡佛祖沟村村民聚拢到合作社,后来十里八村的农民纷纷加入。目前,合作社社员覆盖全县16个乡镇、86个村、576个社,年养蚕36460张,实现销售收入2756.3万元,人均增收500元以上。社长罗先锋也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十大杰出人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桑树肥培管理,防治桑树病虫害 夏、秋季节,桑树虫害严重,特别是桑螟虫危害较大,应抓紧防治。可采用人工捕杀、捏死幼虫,或用敌敌畏0.5公斤加水750公斤喷在桑树上防治,10天后便可采叶养蚕。同时重施夏、秋肥,以提高桑叶产量、质量,延迟桑叶硬化。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是一个蚕桑产业龙头村,全村有4800多亩桑树。为了促进蚕桑产业发展,保宁村成立盐津县宏峰蚕桑专业协会,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引进桑蚕良种繁育技术,请蚕桑专家每年为协会会员举办技术讲座,进行田间指导,向协会会员及广大群众传授科学植桑养蚕、消毒防病、省力化养蚕等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