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林霞 《新经济》2009,(12):94-9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邮轮经济以8%的年均增长率高速成长。按照国际邮轮产业的发展经验,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迈入现代化的标志性指标,具备了邮轮旅游的消费能力。人均GDP达到6000—8000美元时,邮轮旅游消费需求迅速增加,邮轮产业迅速发展,邮轮时代迅速到来。据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客源国。  相似文献   

2.
邮轮旅游自 2006 年进入中国市场后迅速成为热门的新型休闲消费方式,且邮轮艘次和游客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 40%以上。目前,邮轮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是邮轮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首选。本文通过阐述全球、中国及上海邮轮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上海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邮轮文化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缺乏、邮轮建造技术低、政策瓶颈、邮轮航线单一、拓展空间小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邮轮宣传力度,提升邮轮旅游品质,促进邮轮旅游产业转型,把握游客需求,开发多样化产品,加快人才培养,紧抓机遇建立邮轮船供物资分拨中心,促进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等建议,以期促进上海邮轮旅游从高速增长向高品质增长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3.
<正>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不仅有诸多国际产业由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而且有大量国内产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任务。"当前,西部地区把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视为实  相似文献   

4.
目前,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联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并在浙江、上海、山东等地高校中不断涌现,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也在这一形式下应运而生。邮轮产业作为全球休闲旅游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着年均8%左右的增长速度。近年来,随着欧洲、北美市场的日趋饱和,亚洲和中国市场成为邮轮产业的新增长点。按照世界豪华邮轮公司员工与游客1:3甚至1:1的配备比例,一般每艘豪华邮轮要配备800—2000名员工,加之邮轮产业战略东移,世界各大邮轮公司更倾向于在中国地区招募雇员。为满足地区邮轮业发展的需求,整合邮轮人才培养资源,中国高校成立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介     
正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4)汪泓主编2014年10月出版/79.00元ISBN 978-7-5097-6509-8本书是以新兴旅游形式——邮轮旅游作为主题的皮书,通过专业的视角、精准的数据,剖析了2014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情况与特点,展望了2015年中国邮轮发展趋势,展现了中国邮轮经济的发展全景。书中从2014年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背景入手,全面总结了一年来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格局及相关行业的运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的经济关系将越来越紧密,经济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日本产业将加快向广东转移,部份将技术、资金、管理和研发也一起转移进来;转移的制造业以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为主;制造业转移的战略目标是进入中国市场,本期刊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同志特稿《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经济关系展望》,该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广东经济的特点和机遇,以及日本经济形势对广东的影响,论述了加强日本与广东经济合作,承接日本产业转移对发展广东经济的重要意义,指出未来日本和广东经济合作的三大前景,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前后全球产业贸易转移定量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产业贸易转移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文章在严谨界定产业贸易转移概念的前提下,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技术系统构建了产业贸易转移的定量测度模型,进而对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主要国家和地区间产业贸易转移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主要发现有:(1)中国虽然仍是全球最大的产业净转入国,但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规模大幅减缓。(2)欧盟、美国、印度等地区或国家逐渐成为全球主要产业贸易转移目的地,且以服务业为主。(3)采掘业开始向美国、欧盟等发达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8.
陆一 《资本市场》2006,(8):32-36
中国正在世界商品生产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世界范围内产业利润的高端却正在向金融领域转移,全球金融交易的整合也正在加剧。中国能否像重视产品生产一样重视我们的金融市场构建,能否以更高的出发点来发展资本市场?在市场功能上,注重一时融资还是搭建全球化交易平台,这个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或右边,将对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的地位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自后危机时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新的变化。中国正在追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新的七国集团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中心也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面对当下全球经济新格局,中国跨国公司需作出何种战略选择才能主动参与到全球经济新一体化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呢?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全球经济新格局下中国跨国公司的特点和现状,从而为中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2011年日本大地震对日本和亚洲区经济体所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并着重探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本文的研究表明,本次灾难会加剧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加速日本制造产业向外转移,削弱日本在全球,特别是东南亚经济的核心地位。中国应当适时推动人民币资本向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输出,遏制灾难引起的负面影响扩散,在援助日本的同时,解决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加速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达成合理的区域合作与多边共赢;并提供优厚条件吸引日本中高端制造业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促进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马广程  许坚 《技术经济》2020,39(7):169-175,192
本文利用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依据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2000—2017年的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国际产业转移情况,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价值链地位提升促进产业向外转移。劳动生产率提升、垂直专业化与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有利于产业向外转移,而过度投资和行业垄断则导致产业向内转移。第二,分行业类型检验结果表明,中低技术行业产业转移对于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的反应更为敏感。第三,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中间品贸易是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作用于产业转移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渗透,已经对全球范围内各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使得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这直接对我国出口加工业造成沉重打击.全球消费紧缩趋势突显,我国出口形势更加严峻.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正在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如何加快对我国物流行业的整合,已成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1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称,就全国而言,目前中国工业没有“夕阳产业”,从最传统的工业部门到先进制造业的各个部门,所有的工业部门在中国都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谈论中国制造业中的“夕阳产业”向其他国家大规模转移,还为期过早。  相似文献   

14.
赵晓  陈金保 《商周刊》2012,(23):28-29
耐克、阿迪达斯相继将在中国的自有生产工厂"外迁"越南或缅甸,星巴克、佳顿、福特汽车将全部或部分产能"回巢"美国本土,进入2012年以来,类似消息不绝于耳。这预示着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显现的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真的来临了。与前三次相比,第四次产业转移有两点显著不同:一是转移的动力不同,二是转移的方向不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生了三次:第一次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地区转移;第二次在60-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服务业业已经成为继上世纪80年代国际制造业转移以来席卷全球的新一轮产业转移.这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印度、墨西哥等国家抓住机遇已经成为世界外包的中心.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国际软件外包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李石觊 《经济导刊》2007,(10):67-69
全球主流银行规模正在快速扩张,全球银行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全球银行产业中的"中国奇迹"已经初步凸现. 全球银行新座次 7月底,在全球银行产业有广泛影响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2007年度排行榜新鲜出炉.这是一份全球银行产业在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的并购与重组、竞争格局不断解构与重构后的最新榜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服务业业已经成为继上世纪80年代国际制造业转移以来席卷全球的新一轮产业转移,这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印度、墨西哥等国家抓住机遇已经成为世界外包的中心。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国际软件外包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持续调整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发展周期重建、发展模式转换、产业转移格局调整以及区域重心迁移等全球形势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战略、区域发展格局、要素供给结构和内外市场环境等多个角度考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数字产业化规模持续增长.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全球制造业新的发展格局,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阶段,倒逼企业全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创造更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和服务,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继续中国制造在全球的新优势,并为世界经济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发展邮轮经济的战略意义、战略定位和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新经济》2010,(9):80-83
一、战略意义 1966年,挪威加勒比邮轮公司开通迈阿密至巴哈马常年邮轮旅游航线,标志着邮轮旅游业在世界上正式诞生。此后,随着世界经济及邮轮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北美、欧洲和亚太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相继进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邮轮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