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物联网初级阶段的RFID技术能显著提高铁路集装箱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化、流程简约化和运输高效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铁路集装箱物流效率的提高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炭两化融合能够实现整体矿山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提高煤炭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加强安全监控水平。智慧矿山主动感知煤矿生产、安全、人员、设备等,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处理和控制,实现安全预警、信息融合和智能信息处理功能。智慧矿山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包括智慧矿山支撑平台、感知与控制层和管理决策与应用层的3层模型。在综采面上实现对移动目标的精确定位和感知,能够完成自动化的监测监控和智能化的资源调度。主要解决方案包括超宽带定位标签、定位锚点、位置感知和应用服务器等。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融合了计算机、通信以及传感器等多项技术,在电子信息产业占据重要位置。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一种高科技产物,近几年,物联网逐步渗透到智能可穿戴救生设备领域,加速了智能穿戴救生设备产业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产品的实际应用价值。文章首先针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智能可穿戴救生设备发展现状,指出加速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必要性,随后对典型智能可穿戴救生设备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对这能、可穿戴智能可穿戴救生设备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瓦斯抽采系统是高、突矿井瓦斯治理必备的手段.目前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智能化研究方面大多数集中在抽采系统局部优化控制上,基于物联网、5G通信、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本文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矿井瓦斯抽采系统物联网智能云平台模型,可以实现抽采系统无人化、远程化、自动化操作、设备故障诊断与优化、抽采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瓦斯抽采达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设计处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整体框架,旨在通过本系统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降低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完善高速公路的各项服务。  相似文献   

6.
介绍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优势,从无线芯片、无线通信以及系统软件3个方面展开,探讨依托于该项技术用于变电站日常运行的智能辅助监控系统设计问题,以及该系统的实现方向。  相似文献   

7.
大部分炼化企业规模扩大,人员越来越多且地点分散,对外来人员、本企业内部人员的现场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在现场遇到紧急情况时,指挥人员除了需要规范人员,还需要知道当前厂区内人员的分布情况和查看人员的历史轨迹信息。全面实现企业管理智能化,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安全生产监管有机融合,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构建“物联网+安全生产”应用生态雏形,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为大势所趋。文章介绍了物联网基本概念以及部分物联网技术,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炼化企业人员安全管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此基础上也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智能电网也以其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特点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两个领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两者之间的结合,势必会掀起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文章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联网的隧道智能监测系统是一项先进、技术含量高的新型监测系统,可实现全天候监测,及时发现病害。制定解决方案,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技术撑起智能电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建立于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网络。它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间的沟通和对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是新兴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为了使校园管理简洁化、智能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校园管理中,以期实现智慧校园。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原理及技术框架,分析了智慧校园的概念、核心理念,提出了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并阐述了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衍彬  刘晓星 《河北工业科技》2012,29(6):460-461,490
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以及在物联网背景下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与应用。智能家居利用物联网的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等对住宅内的家用电器、灯光照明进行智能控制,并结合其他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安全节能的家居环境,让用户在生活中充分享受更多的方便与精彩。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过程中面临的设备管理非自动化程度高、传感器传输信号异构化程度高、资源管理共享程度低和智慧化程度低等问题,以满足实验教学、管理、服务的开放性、可持续性和协同化需求,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出了数据共享的智慧实验室解决方案,设计了感知层、网络层、大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等技术架构,并对模型中各层功能结构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利用ZigBee具有的容纳节点数量大,增减节点灵活等特点,设计了基于ZigBee协议的海量感知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案,通过对感知节点、网关设计等技术的融入,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将实现信息数据海量感知化、实时控制远程化、系统运行自动化、智慧感知分析,可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海洋环境的有效监控,设计了一种面向海洋环境数据采集和动态监控的物联网节点。首先,定义了系统模型,将系统分为无线传感器网络、Sink节点和监控中心,将系统中的节点分为传感器节点和Sink节点,然后对传感器节点、Sink节点、传感器接口电路以及监控中心的硬件均进行了设计和描述,同时对传感器节点和Sink节点的软件流程进行了设计。系统测试表明文中方法能对海洋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动态监控,当出现异常情况时,给出报警以对用户进行提示,同时死亡节点数较少,具有成本低、功耗低和可靠性高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联网技术对电力企业信息化效能的影响,将综合云模型应用到评价方法中,并结合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信息化效能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较为合理、有效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物联网技术对电力企业信息化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帮助有效识别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提前干预治疗,降低其潜在风险,设计并开发了妊娠期糖尿病智能预测系统。首先,在对比10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基础上对临床数据集进行数据归一化和特征筛选,减少模型计算复杂度和一些使模型不稳定的特征;其次,使用Stacking算法对10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集成,分别搭建2个集成模型Stacking1和Stacking2,比较集成模型的性能;最后,基于PyQt5设计妊娠期糖尿病智能预测系统,预测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并给出建议。结果表明:使用10个机器学习模型以及2个集成模型对GDM进行预测,发现GBDT的预测结果高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集成模型Stacking2将多个异质学习器相结合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评价指标Accuracy、Precision、Recall、AUC分别为0.900 9、0.901 2、0.900 7、0.900 7,均高于同类模型。智能预测系统能有效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能够及早发现易患病人群,并提供妊娠期糖尿病的科普知识,从而加强对易患病人群的健康管理,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农产品物流规模不断壮大,农产品物流系统无法从源头保证产品采摘、包装、物流中的可信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现场作业可视化系统,即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农产品防伪溯源监控系统中,从而满足远程管理的需求。对相关可视化技术的一般方法进行了分析,选择COFDM作为主要解决方案。农产品防伪溯源监控系统有效克服了复杂环境下的各类干扰,将物流中的实时监控信息传送到中继通信和监控设备上,并依托公用通信网络或专用通信网络进一步实现广域范围内的实时高质量监控图像传输、存储和浏览。通过实时现场视频监控,消费者可以保证买到真实可信的高质量农产品;生产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运输效率,还可以提升相应产品的信誉,促进高质量农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联合国维和行动长期存在的国内训练基础环境难逼真、执行任务标准运用不熟练、突发情况应急处置不到位的问题,开展了基于维和训练的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研究。运用虚拟现实、建模仿真、沉浸体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出一种大空间定位和姿态捕获方法,研发空间位置与动作姿态数据融合算法,灵活支撑对抗仿真;提出一种三维影像构建方法,建立人员、装备、设施、建筑、道路等三维模型,构建国外任务区虚拟战场环境,支持开展沉浸式模拟演练。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帮助维和官兵提前逼真体验,规范执行标准,模拟红蓝对抗,尤其是大空间定位技术的研究可有效延伸虚拟战场环境,显著提高联合训练效果,并可节省训练经费,避免训练事故,提高训练的针对性。虚拟仿真训练技术研究能够有效支撑多分队协同处置训练,甚至多兵种联合训练,在军事训练领域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