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说明河北省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是产业结构不均衡,缺乏长期发展优势,而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通过对比近10年来的省人均工资、制造业人均工资和人均GDP的变动趋势,从而得出人工成本上升应促使制造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经典的产业集聚理论,本文从行业和区域两个不同的视角测度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均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发展极不均衡,无论从行业层面还是区域层面来看,我国制造业主要集聚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地区之间发展差异甚远。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趋势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服务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之一.文章在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推断出服务化趋势对当前中国参与国际制造业服务化分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和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根据OECD发布的2005—2015年TiVA数据,采用RCA指数测度方法,从制造业整体和分行业角度,对包含和去除服务业增加值投入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强,但呈现波动中下降趋势。分行业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强但在不断下降;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弱但在逐渐提升;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较强且持续提高。从包含与去除服务业增加值投入的制造业RCA指数值大小比较来看,服务投入增加对各国不同行业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结果存在差异,其原因既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低有关,也与服务投入与不同行业制造业需求是否匹配有关。依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下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科学角度出发,基于城镇与农村两个子系统,构建全面衡量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安徽省城乡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群内部及农村群内部的综合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且城镇群的表现尤为明显;各市城乡综合发展水平差别较大,既有处于较高水平城乡均衡发展的城市,也有处于低水平城乡均衡发展阶段的城市,甚至还出现了城乡极化发展的城市;各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且空间差异显著,但总体趋好,呈现梯度递增变化.城乡协调分项指标处于上升趋势,但城乡经济发展及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是造成安徽省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山东省政府R&D投入现状,发现金融危机下政府R&D投入出现了回落的趋势.进一步通过定量分析表明政府R&D投入与自主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金融危机下政府R&D投入对自主创新绩效的“杠杆效应”更加显著,那么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的R&D投入模式对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制造业的发展中,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以湖南省为例,通过构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对1995到2007年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单向的因果关系。政府应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和湖南省的产业结构情况,通过加强信息化发展、建立服务环境和加速园区建设等措施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线性协整和门槛协整方法对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景气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两者组成的动态系统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在不同区制下系统的运行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两者的互动关系上,更多的是制造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仅在较为极端的情况下会反过来影响制造业.  相似文献   

9.
孙梅 《大众商务》2011,(11):38-39,41
近年来外资并购具有向垄断行业和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具有新特点的外资并购会对产业产生影响,产业的关联效应使得外资并购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福利。本文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设计包含产业竞争力的国民经济福利指标,为决策部门构建了分析具有新特征的外资并购的经济福利分析框架。并以专业设备制造业为例,以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更新后的数据和修正的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与GDP之间以及服务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因果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变动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和服务出口分别对GDP有单向促进的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我国服务出口和进口之间则存在双向促进的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GDP对服务贸易和对服务出口,以及服务进口对出口的短期偏离有向长期均衡回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将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化与要素替代和技术进步联系起来,以探析要素替代增长效应的内在传导机制。选取2001—2014年中国制造业29个行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通过加快资本积累速度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转变;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型技术进步是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变的两条有效途径;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型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边际效应存在相互替代。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稳健性问题后依然可靠。因此,未来中国制造业应重点关注要素替代的资本积累效应以及提高技术进步向生产率转化程度,通过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以及选择适宜技术进步路径更快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化转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曼奎斯特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高技术产业1997~2004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总体分析,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高技术产业的效率变动进行了评价。经营效率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效率很低,行业结构、区域分布、规模大小以及企业类型等因素都会使高技术产业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动态效率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导致的,而不是来自效率的改善,规模效率低下造成了效率损失。这说明,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就必须进行规模调整,提高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论东南沿海地区商贸流通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高潮的掀起,紧随其后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尤其是零售业、批发业和物流业的产业转移也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从商贸流通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概念和条件出发,重点论述了转移的路径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零售业最近二十五年的发展,都是以企业为主导,消费者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专家与行家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自从有了电子零售,消费者逐渐由被动变主动,这也使零售商越来越关注消费者的体验。本文以笔者亲身经历的购物体验为素材,对我国家电连锁与电子零售的缺陷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轿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种在进入管制放松后的急剧增加,不仅改变了已有的市场结构,也使长期受到抑制的需求得到充分的释放。隐藏在这一变化背后的是跨国公司控制力的增强和本土企业的边缘化。本文对"多角联盟"现象的发生进行了一个合作博弈的解释,基本结论是:(1)"多角联盟"是管制放松、双重寡头垄断的背景下,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基于能力、资源和产业链的差异而产生的相互需求的结果;(2)"多角联盟"的流行,可以使跨国公司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中国轿车产业的重新划分,国内市场的产品结构得到提升,付出的代价是本土企业在产业链竞争中将长期处于依附的境地;(3)产业组织与技术进步的协调,即从一味的保护向激励性管制的转变是遏制"多角联盟"、"中中外"等模式弊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统计分析及相关数据表明,在河北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工业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前向与后向关联度均大于平均值的行业,因而其在现实中也就应作为主导产业来加以扶持;此外,尽管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商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以及房地产业等产业的关联度没有上述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关联度大,然而从发展前景上看,其也应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当然,实践中依据产业间产出的关联效应来选择主导产业,也应高度重视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相对较低的农业等产业部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江苏省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30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分析法测算了30个行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并从制造业整体层面,将江苏与上海、浙江、广东和山东四省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认为,江苏省制造行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显著,多数行业不能同时达到技术与规模有效;其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而规模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江苏省制造业整体技术效率相对其他四省市而言水平较低。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需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促进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业综合改革是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成本降低效应、创新促进效应和产业融合效应,因而服务业综合改革可以通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技术创新产出、推动服务转型等路径来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全要素生产率表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PSM-DID方法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综合改革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费用率、增加专利申请数量、提高服务转型程度3条路径来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服务业综合改革对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因此,应加大服务业综合改革力度,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市场化进程,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