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经贸委有关人士透露,近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重点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乙烯、合成树脂、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五大领域。他说,增加产量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首要任务。到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由现在的1.63亿吨左右增长到1.7~1.75亿吨。产量增加的动力来自消费需求的增长,预计近年我国汽、煤、柴油消费需求将以超过4%的速度增长,2005年消费需求量接近1.4亿吨。产量增长途径一是加强国内石油勘探;二是积极开拓国外油气业务。到200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达500~550亿立方米,消费需求量由现在的…  相似文献   

2.
1995年亚太地区的原油消费总量为1510万桶/日,其中本地区自产原油占44%,中东原油占51%,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的原油占5%。2000年亚太地区的原油进口量预计将增加到1130万桶/日,其中39%由本地区自产,采自中东和其他地区的分别占55%和6%。中东原油在亚太地区原油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上升到2005年的64%和2010年的69%。未来15年以布伦特油为基准的油价对亚太地区三种原油价格公式的影响将明显加大。1998年亚太地区的油品净进口量预计将达到260万桶/日,2000年将达到290万桶/日。2000~2005年,亚太地区的粗柴油、液化石油气和石脑油可能缺口较大,而汽油将保持供求平衡,并可能有少量的剩余。汽油、石脑油的价差将变小,粗柴油的价格将超过汽油的价格,低硫燃料油和高硫燃料油的价差可能加大。在未来的10~15年里,亚太地区的石油贸易结构的变化将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中东石油产量增长的绝大部分将出口到亚太地区。亚太地区还将从西非、北海和拉丁美洲进口更多的低硫原油。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秋  张国忠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3):43-44,57
近10多年来、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稳步上升,2003年海洋石油生产量达到12.57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生产量的54.1%。2004~2008年将是深海油气勘探的活跃期。2004年深海石油产量的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5%、到2010年,深海原油产量预计可达850万桶/日(4.3亿吨/年)、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9%。2005年亚太地区海洋油气投资占世界的165%,预计2008年将增加到19.5%。到2008,亚太地区海洋石油产量有望从2002年的1.65亿吨增加到2995亿吨。亚太地区海洋油气项目及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将是中国、俄罗斯(萨哈林岛)、印度尼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及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4.
中国具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但人均占有量较少,而且勘探开发的难度日趋增长。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早在1993年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6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23亿吨,其中进口量占45%。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石油供需缺口还将进一步加大。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总量有可能控制在4.5亿吨,石油供需缺口将达到2.5亿~2.7亿吨,石油自给率将下降到44%左右。2050年,年需求量将达到8亿吨左右,缺口将达到6.2亿~6.8亿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石油行业和国内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就石油供需而言,预计到2010年前后,石脑油需求的增长将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航空煤油的需求将带动煤油消费的高速增长;燃料油消费将继续大幅度地减少;尽管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会带来对汽油需求的上涨,但替代燃料汽车的发展、柴油车比例的上升和汽车平均燃油效率的提高,将对汽油消费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柴油将更多地集中用于道路交通运输和必要的工业及建设领域;天然气的迅速发展将大幅度降低液化石油气消费的增长速度。预计2004年国内石油需求增长率略低于2005年,约为5%左右。其中汽油增长率将提高到7%;化工轻油需求增长超过10‰煤油消费增长率也将达到两位数字;燃料油消费将有较大的下降;LPG消费的增长速度也将有所放缓;柴油消费的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高水平回落到5%左右。2004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很可能突破1亿吨,包括液化石油气在内的石油净进口量将超过1.15亿吨。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危机后经济的逐步恢复,亚太地区石油需求出现了反弹,预计2000年需求仍将继续增长。由于亚太地区原油产量增长缓慢和需求不断增长,这一地区未来10年需要进口更多的原油。尽管本地区从大西洋区域进口的原油也在增加, 原油和油品主要只能由中东产油国来满足。在今后10年间,中东地区增另的石油出口量的80%将进入亚太地区相比之下,美国将继续使本国的石油进口来源更加多样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未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需求的高速增长和石油产量的有限增长,将对亚太地区和世界原油及油品市场产生影响。预计到2000年中国的油品需求将超过2亿吨,到2005年将增加到2.6亿吨。2000年中国原油产量预计约为1.6亿吨,原油和油品净进口量分别为2000和3000万吨;到2005年原油和油品进口量将分别达到7000和3500万吨。中国缺乏炼油业投资,严重依赖油品进口,可能会带动亚太地区油品价格上涨,同时也会增加中国自己的石油进口费用;而外资进入下游业,目前面临产品定价、市场准入和管理控制等一系列障碍。到2005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将高度依赖一个地区即中东所生产的石油。与美国多样化的进口来源相比,在石油供应保障方面,中国的处境并不安全。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2003年中国石油(原油加成品油)净进口量大幅增长;35.6%,达到创记录的9759万吨。原油和成品油的净进口量分别达到8299万吨和1459万吨。在国际油价高涨和石油进口量大增的双重影响下,石油净进口总额达到2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7%。2003年中国原油加工量增长10.8%,达到2.426亿吨,进口原油占加工量的比例从一年前的52%扩大到58%。在SAES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超过了所有分析家的预测。2003年包括汽油、煤油和柴油在内的成品油表观需求量(产量加净进口量)的增幅达到9、5%,如果加上润滑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增幅则高达12.4%。2003年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已达到约;36%。2003年三季度后期从南方蔓延到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电荒”、“油荒”和“煤荒”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敲响了警钟。预计受经济增长的带动,2004年中国的油品需求依然会强劲增长,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量将减少,石油净进口量将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亚太地区主要石油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其中汽油、煤油、柴油呈净出口状态,主要进口油品为石脑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亚太地区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石脑油需求的增长.2006年亚太地区的石脑油进口量约为90万桶/日,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石脑油进口量将分别接近120万桶/日和超过140万桶/日.2006年亚太地区燃料油的进口量约为65万桶/日,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85万桶/日和120万桶/日.2015年前,亚太地区的石油产品需求年增长量将基本维持在75万桶/日左右.随着中国、印度等国家炼油能力的不断扩大,2015年亚太地区的石油产品供需将基本平衡,其中,汽煤柴油的供应仍将大于需求,部分需要出口到欧洲和北美等地区,液化石油气、石脑油和燃料油等产品需要从中东等地区进口.未来几年,中东地区炼油能力的扩大将使该地区的石油产品出口量不断增长,从而使亚太地区的炼油业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0.
2020年世界石油供需展望--国际能源机构2000年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1997-2020年世界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将为1.9%,到2020年世界石油总需求量将达到0.96亿桶/日,2020年将增加到1.15亿桶/日。石油消费的增长将主要来自运输部门。中国和印度将占非OECD(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增长量的三分之一。2010年后,非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超过OECD国家。兼并收购浪潮可能会在短期内抑制世界石油产量的增长,但是从长远看能够通过提高投资收益率推动中期和长期的石油生产。预计全球石油产量将足以满足预测期内的石油需求,不会出现全球性的供应困难。全球石油供应量将从1997年0.75万桶/日增至2010年的0.96亿桶/日和2020年的1.15亿桶/日。为了将石油资源转变成石油产量,需要巨大的和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欧佩克中东国家,投资比资源本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汪巍 《中国石化》2007,(12):46-47
在可预见的将来,石油需求不断上升将是一个大趋势。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达9000万桶,2030年将达1.21亿桶,此间石油需求年增长率预计可达1.6%。  相似文献   

12.
“煤电油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四大难题,已形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据预测,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只能分别达到1.73亿吨、1.75亿吨、1.85亿吨,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2.0亿吨,然后将逐渐下降。而我国石油消费却在不断增长,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全年原油消费量达到2.5亿吨以上。2004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已达1.2亿吨,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正在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中国加入WTO后关税减让,进口配额等非关税壁垒撤除,贸易权和分销权授让,我国炼油行业面对激烈的国际化竞争。1、我国炼油行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石油仍将是人类消费的主要能源。按世界能源组织估计,未来世界石油需求将以2%的速度递增,而亚太地区,将以4%~5%的速度增长。2000年世界炼油能力为40.65亿吨,与1999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前苏联地区能力减少了6500万吨/年,其它地区增加了5500万吨。亚太地区发展最为迅速,净增长能力2609…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市场年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中国石油市场,产销两旺。全年原油产量为1.745亿吨,同比增长2.9%,增幅比2003年增加1.4个百分点;天然气产量达40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5%,增幅比2003年增加11.7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达到27306.8万吨,同比增长15.7%,增幅比2003年提高2.9个百分点。石油总进口量同比增长52.0%,净进口量增长45.7%,而出口量呈下降趋势。1~11月,石油表观消费量达29566.28万吨,同比增长18.44%。石油价格波动上涨,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双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2005年石油供需增速将回落,但仍保持高位。估计2005年原油需求量达52256万吨左右,石油总需求量达35400万吨左右,全年原油产量预计约为17650万吨,原油加工量约为29200万吨。由于2005年国际油价仍会维持在30美元/桶以上的较高水平,同时,中国政府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国内油价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抑制石油需求的过快增长,因此,2005年国内成品油平均市场售价水平可能仅略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15.
刘俊宝 《中国石化》2006,(11):20-21
石油是现代工业经济的血液,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据世界银行统计,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全球GDP将降低0.3个百分点。持续上涨的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甚。2004年和2005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47.3%和44.5%,预计2006年仍将达到44%左右。高油价导致我国石油进口成本大幅增加,给我国GDP增长带来1.0%至1.7%的负面影响。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1亿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煤炭消费大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未来20年中国的石油、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为4亿t,年均递增12%。  相似文献   

17.
石油需求和预测 中国石油消费历史上曾二次下降,第一次是1981年,第二次是1990年。据统计分析。1978~1990年是我国石油消费的平稳增长期,石油消费从1978年的9130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11030万吨,年均增加158万吨.增长1.6%。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2.322亿吨.成为继日本(2.475亿吨)之后亚太地区第2位最大的石油需求国。  相似文献   

18.
在可预见的将来,石油需求不断上升将是一个大趋势。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达9000万桶,2030年将达1.21亿桶。此间石油需求年增长率预计可达1.6%。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我国汽煤柴油市场发展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是我国油品需求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燃油税的征收和燃气汽车的兴起可能对汽柴油的需求产生较大影响。预计在“九五”最后两年和“十五”初期,我国油品需求的增长将难以恢复到前几年的速度,2000-2005年汽柴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和4.4%,到2005年汽柴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900-4000万吨,7500-7700万吨。  相似文献   

20.
近5年来,我国原油和成品油均呈进口量不断增长、出口量连续下降的趋势。1993年,原油出口量已由1989年的2440万吨降为1940万吨,进口量则由1989年的326万吨升至1565万吨。虽然1993年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但仍是原油净出口国。预计随着原油进口的继续增加和出口的减少,1994年我国可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从原油进口来源看,中东原油所占比例已超过亚太地区所产原油。预计今后中东原油进口量将会继续增多。1993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量从1992年的600万吨降为370万吨,而进口量则从1992年的770万吨增至1740万吨,增长幅度达到127%。成品油进口大部分来自新加坡,出口大都去往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