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靠科技进步 实施整体推进 促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体制要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历史性转变中,最突出的问题和最大的制约因素还是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顺当,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就有了基础。而农业中,粮食又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粮食稳定发展,有效地解决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实现到本世纪末增产5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到本世纪末我国实现小康目标的难点及对策张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是到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根据近几年小康目标的实现进程分析,到2000年占全国人口近80%的农村难以实现小康目标,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如果仍保持近三年来的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战略目标已经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前正向这个目标迈进。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五年扶贫任务不管多么艰巨,时间多么紧迫,也要下决心打赢这场攻坚战,啃下这块硬骨头,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绝不能动摇”。在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伪关键时刻,中央作出这一重大的决策,对于维护我国团结稳定的大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最终达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Dg饱问题,消除贫困,是治国安邦的一件伟大工程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末我国农村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不能也不允许丢下贫困地区。如何在不到6年的短暂时间里,尽快缩短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逐渐拉大的发展差距,在农村大面积达小康的2000年,使绝大多数贫困农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少数特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完成农村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就成为当前农村发展上急需研究决策的重要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要从  相似文献   

6.
一、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年总产值能不能翻两番自十二大以来,大家都关心这个问题,认识也不尽一致,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到本世纪末,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是可能达到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要求农业总产值也要翻两番,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第三种意见,对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问题,认为国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否可以翻番需要具体分析。如周德中同志认为:“十二大提出翻两番的目标,是把工农业总产值合起来提的,没有分别提出工业和农业各翻多少。农业总产值是否翻两番,这取决于需要和可能,必须进行具体的分析”。“从1953年到1981年这个较长时期来看,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3.5%,工业总产值平均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小康建设问题探讨缪建平“九五”计划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时期。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居民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问题不大,工作的重点是在农村,而难点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因此,如何加速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已...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到本世纪末,全省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同时,部分地区要初步实现现代化。省委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又进一步提出,到"九五"期末争取全省有1/4到1/3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我省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使农民生活由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  相似文献   

9.
(一)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基础上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战略目标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前些时候,因工作关系,我接触过一些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感到规划中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过高,速度过快。规划发展目标都在两番以上,有的还翻三番、四番,有一股  相似文献   

10.
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性环节。我国在本世纪末要实现小康,相对来说,城市比较容易,农村难度很大。十三届八中全会提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就农村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好办些,中西部地区不好办。而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很大,其中又主要在农村,如这一块实现不了小康,整个农村的小康也就实现不了。所以,我认为,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而欠发达  相似文献   

11.
再论人均400公斤粮食必不可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 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是在1980年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后,将使国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必然要求相应地改善食物结构。为此,首先必须保证粮食稳定地增长,并使动物性食品得到较快的增加,进而实现农产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根据这种考虑,1984年我院在“我国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林业比较落后,尽快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已经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党中央和国务院在1980年春明确指出:“到本世纪末,要力争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0%”。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采取许多重要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积极筹集资金,从经济上大力支持我国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还比较落后,发展还很不稳定,加强建设尤为迫切和重要。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这个科学论断是极其重要的,其意义也是极为深远的。农业问题,最根本的是粮食问题。粮食问题,事关辽宁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省人口将达到4400万,如按人均占有400公斤粮食计算,全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必须与国民经济相应地发展。其中一个要求是,到本世纪末,木材产量由现在的年产5,000万立方米提高到年产1亿立方米。能否实现这个目标?虽然我国林业面临的问题很多,如可采资源少,财政还有很大困难,管理体制、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但是,我认为,如果采取一些重大措施,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些措施可概括为:三个战略转变和两个重大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一、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及地质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 (一) 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甘肃地处大西北的中心,是联接我国内地、沿海和大西北的纽带和桥梁,全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人口1987.5万人,国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到本世纪末,我省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分两步实现:1990年以前主要是打基础,做  相似文献   

16.
实现九五期间全国粮食生产新目标在于狠抓措施落实周唤民到本世纪末,全国粮食生产要保证稳定增至4900亿公斤,争取达到5000亿公斤。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之一。我们要在充分认识粮食问题特殊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确...  相似文献   

17.
实现10000亿斤粮食生产目标的耕地需求与保护陈寿山,展瑰琦,朱德举中央要求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年生产能力10000亿斤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我国在本世纪末能否实现小康。实现10000亿斤粮食生产的战略目标,对耕地的基本需求是:稳定粮食生产的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占有状况及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陈念平耿莉萍伴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与工业化相一致的产业化发展问题。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规定的目标,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要保持在4%,粮食产量达到4900—...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小康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本世纪末,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邓小平同志70年代末提出的、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由于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因此全国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农村。一、农村小康进程评价80年代以来,我国农...  相似文献   

20.
目前,赣南正朝着到本世纪末基本建成生态农业区的目标迈进。赣州地区发展“猪-沼-果”沼气生态农业的具体做法和主要经验是:1.依靠科技进步是沼气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赣州地区沼气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就是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全区广大农能科技人员不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