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张建华  张旺玉 《中国外资》2008,(12):232-234
品牌是企业(制造者)与客户(消费者)之间一个互动双赢的过程,而品牌形象则是实现这一双赢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从深意品牌和品牌形象塑造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角度,分析、阐明了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情况下,塑造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品牌形象,对于企业保持品牌形象独特性和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文化的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强势金融品牌特征与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英国杂志2006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品牌五百强"排名中始终保持前十强的八个强势金融品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要素、品牌形象、品牌创新、品牌等级和组合、品牌营销沟通活动等,目的是找出强势金融品牌的主要特征,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品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商业银行如何打造特色金融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客户的金融意识不断加强,客户需求和行为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客户不再只是简单地选择一种产品或服务,而是有意识地挑选某种品牌,是一种信赖与情感的归属。尤其在当前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正悄悄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时候,产品同质化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加强金融品牌建设是改变银行社会形象、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客户依存度,推动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构造我国商业银行品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赵辉 《金融论坛》2003,8(3):44-49
近年来 ,我国银行业已经从开发新业务领域的竞争阶段 ,进入到争夺同一领域市场份额的新阶段 ,各家商业银行开始以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为“卖点”展开竞争。银行品牌营销的核心是培养品牌忠诚度 ,建立自己的忠诚客户群。在当今金融产品和服务迅速变革的时代 ,打造著名的银行品牌是整合金融商品的有效形式。建立品牌或品牌系列 ,使客户对金融商品形成一个框架性认识 ,然后把所有的商品创新纳入品牌 ,使客户在熟悉的框架里认知和接受比较陌生的东西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 ,银行推行整体形象、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三位一体的品牌营销战略 ,并建立强势的品牌资产 ,已经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已经从开发新业务领域的竞争阶段,进入到争夺同一领域市场份额的新阶段,各家商业银行开始以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为“卖点”展开竞争。银行品牌营销的核心是培养品牌忠诚度,建立自已的忠诚客户群。在当今金融产品和服务迅速变革的时代,打造著名的银行品牌是整合金融商品的有效形式。建立品牌或品牌系列,使客户对金融商品形成一个框架性认识,然后把所有的商品创新纳入品牌,使客户在熟悉的框架里认知和接受比较陌生的东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银行推行整体形象、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三位一体的品牌营销战略,并建立强势的品牌资产,已经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主创新金融品牌的重大意义 金融品牌是指金融企业长期市场营销活动中,在其金融产品的开发、管理、销售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被市场广泛熟悉、与其他同类商品在标志上有显著区别,为客户乐于接受和一致认同的某一金融产品,并使客户对其所属银行本身形成偏好、信任感和依赖感的金融企业。具体来说,自主创新金融品牌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面提升网点品牌形象 金融是服务行业,为客户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是我们的永恒主题。作为一线柜员,客户是我们的上帝,柜台是我们的舞台,我们每天迎来送往各种形形色色的客户,每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每一个不经意的小表情都牵动客户的心,体现着农行的形象和品牌。银行也是企业,同样有投入才有产出,上市后我行投入巨大的财力进行网点硬件设施建设,硬件的投入让我行站到了同业的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我行网点优质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硬件改善只能一时改变网点的形象,并不能创新网点的品  相似文献   

8.
金融品牌是金融企业在长期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在金融产品的开发、销售、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金融服务个性化的体现。加快金融品牌建设,既是顺应金融业内在发展规律和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客观需要,也是培育和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应对金融竞争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金融机构须摒弃传统信贷以单一客户为核心的风险评估模式,通过运用"大数定律"理论平衡小微企业个体风险与整体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变风险把控方式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商业银行可通过加强零售条线小微金融服务、实施客户细分并选择差异化战略、开展批量化营销和发展互联网金融等举措优化小微融资服务。  相似文献   

10.
银行品牌消费的市场份额、品牌的客户忠诚度和知名度以及金融企业文化的水准已成为衡量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是一个银行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如何建立、管理、应用和营销银行品牌,同时把金融企业文化转化成一种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两个方面阐述其现实意义,并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实施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鲜洁 《时代金融》2012,(27):299-300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强势品牌能有效地将同质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分,同时带来更多忠诚客户及良好的销售业绩。然而,受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变化及企业结构调整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企业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原有品牌定位或品牌形象已不能促进企业发展的问题。如何及时对品牌进行重塑以使其适应变化的产生?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从品牌重塑的概念、动因、品牌重塑的过程及对消费者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鲜洁 《云南金融》2012,(9X):299-300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强势品牌能有效地将同质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分,同时带来更多忠诚客户及良好的销售业绩。然而,受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变化及企业结构调整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企业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原有品牌定位或品牌形象已不能促进企业发展的问题。如何及时对品牌进行重塑以使其适应变化的产生?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从品牌重塑的概念、动因、品牌重塑的过程及对消费者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金融企业的服务品牌内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品牌内化研究是当前服务品牌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金融企业通过构建基于机制设计下的服务品牌内化模型,能够有效地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品牌定位,实现品牌承诺和价值主张,激发员工参与行为,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实现获利战略目标。论文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三维客户价值体验公式"、服务品牌构建路径、服务品牌内化"六力"假设模型、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服务品牌内化模型,为下一步的品牌内化研究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模型,并对中国金融企业,以及其他企业服务品牌建设有着较高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依据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二元选择Logit模型,考量品牌传播对互联网金融业消费者选择行为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金融品牌的产品属性与大多数品牌传播属性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表现为正向效应,产品属性越好、品牌传播效果越好,消费者购买该互联网金融品牌产品的意愿或可能性越大;互联网金融品牌产品属性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影响作用大于品牌传播属性的影响.此外,短期内产品属性通常不会有较大改变,类似常量.鉴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品牌管理者,应从提升互联网金融品牌产品的品牌传播属性入手,着力提升品牌传播效果,有效提高消费者购买该品牌产品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品牌资产提升需要考虑金融服务特征这一影响因素.本文考察了我国商业银行提升品牌资产的实践,从金融服务特征出发,分析了基于金融服务特征的品牌资产提升策略,提出建立整套品牌要素、保持一致的品牌形象、建立和传递有力的组织联想、制定客户沟通计划、合理设计品牌组合和等级、关注客户关键接触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晓乐 《中国金融家》2009,(11):120-121
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金融品牌构建需要以消费者洞察为起点。关注金融消费者还有以下原因:首先是金融业务重心发生转移,过去是以公司业务为主,现在向零售业务为重心转移;第二个背景是营销从"产品导向"向"顾客导向"发生变化,过去的营销思维是紧盯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7.
品牌传播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总不是那么回事.那么如何才能把品牌"卖"出去、"炒"出去呢?下面七个方法可以助你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内外保险市场的逐渐接轨,保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面对激烈的竞争,发展和保持品牌对保险人而言变得至关重要.强有力的品牌效应,是从公众认可和客户的保持率方面显示出其重要性的.正面的品牌形象对于留住客户同样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细分化市场形成,实行企业品牌战略是企业营销的必然选择,是从渠道竞争迈向品牌竞争的必由之路,是将企业与品牌渗透到客户终端的必要途径,也是品牌人性化的支柱性力量.为此,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选准市场定位,确定战略品牌,运用资本经营加快开发速度,同时利用信息网实施组合经营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营造优良的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20.
沈琪 《浙江金融》2005,(5):62-63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金融企业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因此,品牌为金融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内在而持久的,品牌经营与品牌战略应成为金融企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我们将从金融企业如何构筑品牌及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入手,寻找品牌的价值来源,探究品牌经营与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