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玻璃加工行业生产线上,有大量渣浆泵长期运行.不论是更换电机、泵轴还是带轮本身,都必须对带轮进行拆装.为拆装便利,对带轮装配结构进行改进.曾借鉴国外资料将带轮内孔改为锥套结构,但该结构造成轮毂和锥套结合面上有多处半螺孔和半肓孔,位置度要求高,制作工艺复杂,而且经过几次拆卸后半螺孔损坏多,造成锥套报废.为此,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ZB43机组的YB99透明纸条包机主传动机构采用带式无级变速装置。透条机间歇性运转,极易造成变速装置带轮磨损,变速带变形,甚至造成主电机烧坏,改进其主传动系统。改变无级变速带轮结构,改用螺钉紧固调节带轮直径,加装变频装置实现设备调速。改进后设备运转平稳,变速带、电机等使用寿命延长,提高了设备作业率。  相似文献   

3.
我厂在使用振动筛沙机以及风动工具时,因高速周期性振动,常使紧固螺钉随其振动而自动退出,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采用自锁式螺纹联接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自锁式螺纹联接(图1)首先将工件4、5对正后,放好弹簧垫圈2,将紧固螺钉1拧紧到大于所需压紧  相似文献   

4.
选矿厂4’×7’(φ1220mm×2135mm)球磨机中,传动轴与小齿轮采用φ115(H7/K6)配合加平键联接。其配合长度为310mm。这种常规联接形式结构虽然简单,但运转中键槽易被压溃,轴向定位不便,拆卸困难。经过反复研究和计算,将键联接结构改为锥套无键联接。改进后的结构如图1所示。传动小齿轮与轴采用双锥套无键联接,其锥度为1:30,配合长度为200mm。在锥套上沿轴向开设单锯缝,外锥套一端设有法兰,并设拆卸螺孔和压装螺钉孔,通过压装螺钉,把外锥套推向右边,此时内锥套的外径胀大,外锥套的内径缩小,从而  相似文献   

5.
11.当零件螺纹孔与零件平面不垂直时,螺母紧固时应该使用斜垫圈。 12.金属材料中,球墨铸铁(QT)的抗拉强度比灰铸铁(HT)大。 13.齿轮的大小用模数(m)表示时,模数越大,齿轮越小。 14.螺旋弹簧压缩时,弹簧圈(钢丝)上所产生的应力是压  相似文献   

6.
我们设计了一种拆卸盲孔轴承的专用工具(见图).使用时先将两件对称的弧形拉钩1放入轴承座孔内,再将筒管2伸入两拉钩之间,用螺钉将拉钩和筒管紧固成一体,然后可用一螺栓3旋入筒管的螺孔中(当拆卸座孔外端的轴承,螺栓长度不够时,可在筒管头端垫入一直径略小于筒管孔径的短轴),这时只要用板手旋动螺栓,盲孔轴承座中的轴承即可拉出.  相似文献   

7.
钢丝螺套(图1)是一种新型内螺纹紧固件,可嵌入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内形成高强度、耐磨损、具有互换性的标准内螺纹,也可用于修复磨损或损坏的内螺纹孔。钢丝螺套是用冷轧的菱形钢丝精确成形的螺旋线圈,为内外螺纹同心体,其一端带有沿径向弯曲的安装柄,自由状态下的丝套外径比其装入的内螺纹稍大,装配过程中安装工具加到安装柄的扭力使其引导丝套外径进行弹性收缩,从而进入内螺纹孔内,装好后,丝套产生类似于弹簧作用的膨胀力,使其牢牢地固定在内螺纹孔中,这样丝套便形成了一个新的高精度内螺纹。螺栓和螺孔的螺距和角度误差,可通过钢丝螺套的弹性来平衡,其全部螺旋线都能分担载荷。钢丝螺套按其功能分为普通型和锁紧型两种,锁紧型螺套除具有普通型的全部功能外,还具有螺纹锁紧能力,这是依靠其多边形锁紧圈的弹力对螺栓进行制动。  相似文献   

8.
一、小孔零件(图1)将轴套1的原孔径选择适当的丝锥攻丝,然后拧上惯性锤接杆2,用惯性锤把套拔出。二、大孔零件(图2)把工具放在被拆的轴套1中,用定位环3(根据工件大小可以更换)定位,按螺母体5上的通孔划线钻孔套扣,并用六角头螺钉7和轴套紧固成一体,再用扳手转动丝杠4,直至丝  相似文献   

9.
该文是作者在港商企业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实践中收集的资料,介绍采用德国Hilicoil公司生产的弹簧螺丝来修复注塑机的动、定模板螺孔滑牙,且不改变螺纹直径的方法。该方法能大大提高螺孔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实施的关键是:弹簧螺丝和专用丝锥的制造。若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将对设备维修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冶金车间内运行的各种工艺小车及其轨道,表面上都是类似火车钢轨的结构,但使用要求不同。火车速度高,钢轨下面是轨枕,需要弹条扣件压紧钢轨,便于减少冲击和降低噪声。车间内运输钢坯和装载钢材的小车速度都较低,钢轨下面是含有预埋件的地梁,轨道承受各方向的交变载荷,尤其是退火炉装罐机小车,承受垂直载荷较大,同时偏置载荷,对轨道承载要求更高。车间的小车轨道最初采用类似于天车钢轨的压紧方法,如图1左所示,使用中常出现钢轨松动情况,半个月需紧固一次钢轨的压板螺丝。这种方法看上去结构简单,但从整个制作和安装过程看工作量并不少。平板预埋件(以下简称埋件)上需预制螺孔,浇筑时要对螺孔塞满报纸或塑料薄膜防护。由于土建基础结  相似文献   

11.
CM6150车床大刀架微进机构的作用原理如下(图1):拧紧调节旋钮1,大钢球2作轴向移动,将六颗小钢球3紧压在齿轮套4的内孔壁上,齿轮套与心轴5联成一体。转动微进手轮(未示出),手轮轴上斜齿轮7带动齿轮套和心轴,心轴前部即丝杠螺纹,推刀架螺母移动,实现刀架进给。松开调节旋钮,小钢球退回心轴内孔中,齿轮套与心轴  相似文献   

12.
一、机械故障 车削工件径向尺寸或轴向尺寸不稳,误差从几丝到十几丝,其原因一般是锥销或连接套由于长时间正反传动造成松动,也可能是丝杠螺母的紧固螺钉松动或平面止推轴承定位不好。此时如拧紧紧固螺钉,重铰销子孔,换新锥销后故障消除;如径向、轴向同时出现尺寸不稳,可将磁性表座放在电动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皮带轮一直使用铜棒、铁锤敲击法进行安装,带轮边缘常被敲坏,再者与带轮相关的滚珠轴承不能承受太大的轴向冲击力,尤其是带轮与轴配合较紧的情况下,必将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为此,用静力法安装显得尤为必要。 工作原理参见图1,根据我公司工程处设备的实际情况,一般轴径≤100mm,当轴径≥40mm时,我们选取直径20mm的圆钢作拉杆;轴径<40mm时,选取拉杆的尺寸视实际需要而定。拉杆的两端套丝,利用轴端的工艺螺孔或按所选拉杆的尺寸,在轴端钻孔、攻丝(孔深一般为拉杆直径的2~2.5倍),与拉杆相连  相似文献   

14.
1 减速器使用前重新密封新的摆线针轮减速器在安装使用前应重新密封 ,更换减速器输入、输出轴端骨架式橡胶油封 ,调整橡胶油封中弹簧张紧度 ,这是防治减速器漏油的重点部位 ;油窗、放油塞旋下后擦净螺纹结合面油渍 ,涂抹硅橡胶密封胶后重新旋紧 ;旋下输出轴轴承紧定螺钉 ,将螺纹结合面涂抹硅橡胶密封胶后重新旋入顶紧轴承 ,这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点 ,因为这个紧定螺钉贯通机座内外 ,外面通常为油漆所覆盖 ,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时间一久就会造成漏油事故。2 合理润滑润滑油脂选用不当或油量过多 ,会引起油脂的搅拌热 ,导致从橡胶油封处向外渗…  相似文献   

15.
一、ZV—P传动的结构特点 在窄V联组带传动中,如果被动的大胶带轮的外缘不制出轮槽,而呈平滑轮缘,这种传动方式称为ZV—P式胶带传动,简称ZV—P传动。 ZV—P传动中,窄V带与主动的小胶带轮间仍为窄V带传动,而窄V带与大胶带轮间呈平胶带传动形式,其传动示意图如下:  相似文献   

16.
11.[×]用螺栓或螺母等紧固件紧固时,一般在紧固件与平面间使用平垫圈或止动垫圈等。但当螺纹孔轴线与零件端面不垂直时,使用平垫圈等就不起作用,用斜垫圈(图1b)也无济于事。这时必须使用球面垫圈和锥面垫圈(图1a),才能使垫圈平面与零件平面  相似文献   

17.
<正>NL3000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X轴异响较大,常出现径向尺寸忽大忽小的故障。检查控制系统及加工程序均正常。检查电机与丝杠,发现电机联轴器紧固螺钉松动,由于半闭环系统的位置检测器件在电机侧,丝杠的实际转动量无法检测,从而导致零件尺寸不稳定。分析联轴器松动原因,发现X轴电机和丝杠不同心,经过计算,给电机增加垫片并调整紧固电机联轴器后,故障消除。调整电机和丝杠同轴度,找正时参照图1,只需要调整进给电机,即在进给电机的支脚下面加调整垫。利用楔形间隙轨或塞  相似文献   

18.
在机床维修工作中,方刀架螺孔螺纹因长期频繁使用而使螺纹变形或损坏,修理是经常的事。通常的做法是把变形损坏了的内螺纹用丝锥重新攻一下,或通过扩孔后改用较大规格的丝锥重新攻丝。以C620车床为例,第一次用M16丝锥;第二次修理时,可加大到M18或M20,以后再损坏就没有修复余地了。  相似文献   

19.
1.轧机万向轴法兰螺丝松动 粗、中轧机万向轴,在运转过程中,两侧法兰螺丝频繁松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丝扣退出,被迫停机修理。210精轧机组共10台轧机,每台轧机之间用弹性钢片法兰联接,联接螺丝也经常松动,维护工人必须每天进行检查、紧固。自1995年开始,选用了乐泰262和277两种螺纹锁固胶,使用在这两处振动、冲击大的传动轴法兰上,螺扣退出、螺帽松动的现象得到了彻底根治。  相似文献   

20.
我厂使用的 CTT—2液压传动弯管机,其能量输出装置为回转油缸;主轴旋转采用无级调速;液压泵为 YB—12叶片泵(工作压力63公斤力/厘米~2,流量12升/分);回转油缸工作腔的容积为15.8升;工作范围:弯制φ32~φ76的钢管。回转油缸的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上盖2及下盖11用螺钉紧固在液压缸体20的两端,上,下衬套4、10不转动,主轴1装在上、下衬套的调心轴承内转动,上、下衬套的外圆及内孔均用密封圈密封,主轴1与套5之间用键连结,而主刘扇形块16与套5之间又用燕尾槽紧连结,并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