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IGCC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发电技术是高效清洁燃煤发电可供选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介绍了IGCC技术的特点、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在我国发展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效益状况,提出了促进我国发展IGCC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汤蕴琳 《中国电业》2004,(11):74-76
尽管以煤为原料的IGCC发电技术。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和完善期。上网电价还缺乏竞争力。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快速发展能够实现多联产和减少CO2排放的IGCC发电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以煤电为主的国内第一大、全球第二大发电企业,华能集团致力于煤电清洁化科技的研发。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北京郊区昌平的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探秘我国几项绿色煤电前沿科技的研发进展。IGCC:把煤气化后发电实现近零排放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因发电效率高、污染物近零排放,是未来煤基清洁发电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华能集团于2012年11月在天津商运了中国首座、世界第六座IGCC电站。这座电站的核心技术之一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由华能清能院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院院长许世森介绍,这一技术已达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4.
文娜 《化工管理》2013,(3):68-68
华能天津IGCC电站示范工程投产仪式暨绿色煤电国家863计划研究开发示范基地成立大会2012年1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华能IGCC示范电站召开。该电站是我国首座IGCC示范电站,电站的投产标志着我国洁净煤发电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IGCC即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被国内外公认为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环保性能好,污染物的排放量约为常规燃煤电站的10%,脱硫效率可达99%,氮氧化物排放只有常规电站的15%~20%。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是国内百万千瓦汽轮机组的三大主要生产厂家。通过对三大主机厂新型百万千瓦机组的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对各生产厂家的设备先进水平进行评估的同时把握百万千瓦机组的技术发展趋势。发展超临界机组是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率现实可行的选择。超临界机组发电净效率为45%左右,与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PFBC—CC(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相当,并且具有良好的负荷调节特性,在部分负荷下依旧能  相似文献   

6.
在资源人均绝对贫乏、分布极其不均的中国,只是将一次能源转化变为二次能源的新型煤化工的发展应量力谨慎而行,最好暂时禁行,以待更加清洁高效的煤利用技术的出现。具体来说,大规模煤制油当喊停,仅保留技术工艺储备的示范基地的发展;煤制甲醇单套和总体规模应控制;煤制烯烃不可取;煤制天然气热能转化较煤发电高且清洁、合成气的热能利用率极高,二者值得大力推广,可对其进行有效运用,比如以之合成氨、气化后IGCC发电或直接为燃料等等。  相似文献   

7.
简讯     
我国首台“绿色煤电”示范电站开工建设 7月6日,中国首个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并建设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示范工程——华能“绿色煤电”天津IGCC示范电站,在天津临港工业区开工建设。此举标志着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世界清洁煤技术前沿水平的“绿色煤电”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华能“绿色煤电”示范工程是中国“十一五”八六三计划重大项目,将投资20余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煤气化技术列为重要研究方向。“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王辅臣指出,煤的燃烧以利用其热量为主,污染控制困难;煤气化则是利用其中的碳、氢等元素,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污染控制相对容易。煤气化技术一是做合成气,这是现代煤化工的基础;二是制氢气,目前中石化、中石油的很多炼厂都改用煤制氢,以降低成本;三是作为燃气,用于工业、民用、IGCC发电等;四是用于还原炼钢(铁)。  相似文献   

9.
提高项目能效,从而降低对环境影响是目前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追求的目标之一.文章对炼化一体化项目动力站通常采用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多联产方案和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具有较低环境影响、较高能效的IGCC多联产方案不仅能实现清洁化生产,而且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出现改善了资源大量消耗的现状。文章简要阐述了当下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风能和太阳能为技术发展核心,针对新能源发电特性以及经济性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能源近几年持续稳定发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清洁替代作用日益显著。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目前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技术和支撑技术。发电技术有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电池技术、电热能发电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渗透能发电技术等。支撑技术有荧光太阳能聚合器、虚拟电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智慧风电场的建设应用等。虚拟电厂不同于单纯的发电技术,也不同于其他的辅助支撑技术,它是协调各类新能源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智慧平台,是一个能源聚合的综合体。风光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以及随机性,使其难以与电网负荷进行实时互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国内外垃圾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指出垃圾发电技术的突破必将加快我国垃圾发电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同时,指出垃圾发电产业化发展还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无污染、永不枯竭等优点,光伏发电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分析了影响光伏发电系统效率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提高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两个主要途径:提高太阳电池板接收的太阳辐照强度和降低电池组件的工作温度。综述了近年来提升系统发电效率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太阳跟踪系统、聚光光伏系统以及光伏冷却系统,并对光伏发电技术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了余压发电技术的建设背景、基础条件、技术现状和实际应用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其中,技术现状部分详细介绍了透平膨胀机技术、螺杆膨胀机技术、单/双转子膨胀机技术、流体马达/星旋马达技术等余压发电技术路线和设备厂商情况,分析了余压发电效益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了商业模式和实际应用项目的经济性评价,提出了技术攻关和管理提升两个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涂亚明 《化工管理》2023,(11):56-58
2021年中国LNG进口量达到0.79亿吨,成为LNG进口量最大的国家。LNG气化成天然气现主要采用海水加热,LNG包含的冷量释放到海水中没有被有效利用,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应寻求新方法气化LNG,避免将过冷海水排入自然环境中,并将浪费的LNG冷能进行梯级利用,充分利用LNG冷能将是未来工艺发展的趋势。受限于LNG接收站当地冷能市场规模,大量LNG冷能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利用LNG冷能进行发电是个合理的解决途径。文章通过对LNG冷能发电利用领域的调研,介绍了利用冷能发电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难点,对比当前国内外LNG冷能发电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温差发电、燃料电池等新技术,对未来LNG冷能发电技术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环节的节能减排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李梅  文福拴 《电力技术经济》2007,19(4):27-31,60
介绍了国内外在发电环节采用的两种节能减排技术,即洁净煤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从政策支持、价格鼓励、税费减免、科研和产业化的促进等多个方面论述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环境下,发电环节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及发展思路。建议对化石燃料发电征收较高的能源税、CO2税、SO2税以及征收CO2排放费用,增大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比例,鼓励私人投资,建立绿色电力发展基金,加快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17.
在电价不确定与碳排放约束条件下,本文通过建立实物期权模型对投资燃煤发电技术与核电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首先得出:核电技术价值可以超过燃煤发电技术价值,投资者如果在此条件下仍然选择燃煤发电技术,这或者说明忽视碳排放约束的燃煤发电投资是短视的,或者说明基于燃煤发电的技术锁定对投资决策有决定性影响.其次,不确定的电价对核电技术的价值影响比燃煤发电技术更大,则相同的技术进步率不足以保证燃煤发电技术更有价值.最后,通过期望投资首达时间分析发现,燃煤发电的投资临界值低于核电.此外,从“碳锁定”角度,结合本文主题,解释了中国的能源结构为什么锁定在高碳的燃煤发电技术上.  相似文献   

18.
李爱军 《电力技术经济》2010,22(11):44-48,57
依据我国燃煤发电工业所面临的环境保护要求提高和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等一些现实问题,把燃煤发电的工程子模型与能源CGE模型进行衔接而建立了混合CGE模型,通过对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复杂系统的仿真计算,对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下我国2030年以前的电力需求以及我国发展先进燃煤发电技术的节能量、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SO2排放问题在2030年以前将可以达到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的标准,我国燃煤发电行业近期应该重点开发和推广高效脱硝技术。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我国燃煤发电行业在中长期应该引入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相似文献   

19.
日前,福建炼油乙烯项目IGCC装置大型进口设备气化炉的废热锅炉由宁波工程公司大型吊装设备缓缓竖起,标志着IGCC装置的大型设备安装已进入最后冲刺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受压制和产能过剩对煤炭生产形成双重压力,倒逼行业加快供给侧改革。探讨了煤炭供给侧改革的现实原因,归纳了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基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提出在供给方面,重点任务是煤炭的清洁利用;在需求方面,重点是减少低端落后的产能供给。同时简要介绍了当前在中国可行性最高的两项煤炭清洁利用技术(IGCC和CCS),分析其技术优劣、在我国的推广现状和主要的应用障碍。提出在IGCC中应用CCS是符合我国煤炭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条途径。最后分析了煤炭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