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79年春天,我和高澎为了创刊号的《瀚海潮》,正在冷湖油田的印刷厂里,陪着工人师傅检字,排版样,突然有一天,省文联的一个长途电话打到了冷湖,找我. 来电话的人自称是李振,说受省文联主席程秀山的指示,通知我于某月某日到省上参加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一次文联委员扩大会议,并问我《瀚海潮》的出刊情况.我答应了,且说,一定带《瀚海潮》创刊号与会.  相似文献   

2.
《瀚海潮》文学期刊 ,是海西州文联主办的三刊之一 ,它与《青海湖》曾经被视为青海两大汉文文学期刊。该刊自70年代末创刊到90年代末转刊的20年间 ,为柴达木培养了一批作家诗人 ,推出了一批文学作品 ,其中有些作品被《小说选刊》选登 ,有些作品被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建州35周年的时候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瀚海丛书” ,可看成《瀚海潮》主力作者的创作检阅和作品展示。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套丛书是《瀚海潮》兴盛与高潮时期的历史标记。在全国文学期刊界 ,《瀚海潮》因反映柴达木及其开发 ,而独树一帜。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与变…  相似文献   

3.
1982年春,我由组织上送到北京鲁迅文学院去进修时,海西州文联业已成立.这次进修,对于我个人的文学创作,是一次质上的变革与飞跃.这是后话,不提.我们进修,原来是一年,后来改为两年.1983年夏,我回到海西休假,同时也回到<瀚海潮>编辑部去工作了几天.  相似文献   

4.
岩缝里盛开的花儿
  重返西宁想看一场民族歌舞,结果到了德令哈才如愿以偿。海西州60周年州庆搞得真像那么回事,先天晚上的迎宾文艺演出12个节目,虽然全是本土演员,但实力相当,表现出色。开场舞蹈后第一个就是来国庆男声独唱《天上人间柴达木》,翌日大型广场群众文艺演出也是主力唱将。他1983年9月生于茶卡草原的一个牧民家庭,多次参加国内大型演出并获奖,在海西州知名度不低,已经出了两张音乐专辑,一张是《岩缝里盛开的花》,新近一张是《游牧情歌》。虽然自学成才,但是天份较高,不仅熟练掌握了母语和藏、汉两种语言文字,而且是一名能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才子型歌手。他用蒙、藏、汉语演唱的歌曲,既具现代音乐的美妙圆润,也有传统歌曲的婉转悠扬,那种来自遥远异地的奇特体验,让人乍听之后为之惊叹。斯琴夫、乔纳父子称他为“瀚海戈壁、昆仑深处的一匹狼”,“是用声带嚎叫穿透心田的一缕灵光”。我则感觉他有点像江南三月的怀春少年,绕梁三日之音中,总有一缕水淋淋的思念情愫在流淌。  相似文献   

5.
文化     
《今日重庆》2011,(11):7-7
诗人华万里、吕进获殊荣10月16ES,“中国当代诗奖(2000-2010)”颁奖仪式暨《中国当代诗歌导读(2010卷)》首发式在荣昌县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当代诗歌导读》编委会、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世界诗人》(混语版)杂志社主办,荣昌县文联等单位承办评选活动共设4个奖项,  相似文献   

6.
格尔木市农科所农艺师林佩芬同志,一九七九年从省农科院引入“新哲冰草麦”的变异后代,经过六年的精心培育,各项数据表明其性能高于其它品种,在一九八六年十一月海西州农作物新品种鉴定会上通过审定,被命名为“瀚海——304”填补了海西农作物品种上的一项空白,被《青海科技报》评为一九八六年青海省十二项重要科技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7.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以蒙古族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号称“聚宝盆”的柴达木蕴蓄着大量的宝藏,是开发大西北的重点。《海西年鉴》是海西州人民政府决定  相似文献   

8.
马西光:中国画《瀚海晓月》 大漠风沙静,瀚海生明月.与风沙搏斗了大半宿的人们刚刚入梦,黎明却已悄悄来临,忠实、勤劳的伙伴——驼群,也开始躁动.这位藏族女地质队员,不顾日夜劳顿,又默默地为早晨的出征而忙碌着.她轻手轻脚,生怕惊动了战友们难得的睡眠.那轻捷的体态和关切的神情,体现了同志间高度的阶级友爱之情.这便是我"读"了...  相似文献   

9.
张家斌同志任海西州文联主席的时候,在原来海西州群众文化工作站的基础上,汇聚了很多的一批人才,音、美、摄、舞、文化、文学……各门类里,都有当地的小小"权威"人士,大多名声已经出州越省,在全国都有些影响了.所以,到了1984年搞海西州30年州庆的时候,文联的同志们就各显才能,拍戏的拍戏,编舞的编舞,出丛书的出丛书,开座谈会的开座谈会.我们搞的一个"文学沙龙",几乎每个月都有活动,参加者众,热闹得很.  相似文献   

10.
《尸语故事》 是一本深受藏族群众喜爱的故事集,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故事投射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幼儿的思想道德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尸语故事》 中筛选出适宜藏族幼儿的故事,并有效融入幼儿道德教育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而且有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1.
杨天石 《宁波通讯》2007,(7):I0007-I0007
2006年,温总理在文联代表会上作报告提到巴金时说,"我过去读过他不少作品,那本《随想录》出版后,我读了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那是一部写真话的著作"。温总理喜欢  相似文献   

12.
侯吉明选择《巴颜喀拉》这个藏地题材,与他个人的艺术经历是分不开的.在青海边城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的艺术与那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如果说他的藏族系列油画属于风情油画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我认为侯吉明的藏族系列油画借助的是藏族的题材表现的却是超越地域的浪漫主义意象精神.  相似文献   

13.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被誉为“自然的崇拜者”,他同时也是一位湖畔派诗人。《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也是其最著名的诗歌之一。这篇诗歌的重点是语言运用在华兹华斯诗歌中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深深的爱。通过赏析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简单性和纯洁性,他的诗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4.
十年磨一剑,相距第一届民间艺术绝活展整整十年,2009年5月27日,第二届“大斤杯“民间工艺美术精品绝活展开幕,展期三天。 这次活动由大斤石材有限公司赞助,市文联主办。共有10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艺人们参加了这次活动,参展作品1000多件。听文联副主席、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周宝忠老师说,他为了组织这次活动整整八个月没写一个字,要知道这八个月他能写一本书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国家将位于青海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的海西州柴迭木地区,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无疑,海西州经济社会发展又迎来一次大好机遇。因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享有“聚宝盆”美称的柴达木盆地,近年来有哪些新发展,本刊记者专访了海西州州长诺卫星。他介绍了海西州的发展新谋略、新变化、新成果,愉快地与记者交谈。  相似文献   

16.
阿乙的春天     
, 《今日重庆》2013,(6):92-92
阿乙这几年很火,凭借作品《灰故事》、《鸟,看见我了》、《寡人》、《下面,我该干些什么》等,他先后拿下《人民文学》年度青年作家奖、入选"未来大家TOP20"、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等奖项。看过他的作品的人都知道,阿乙擅长于冷静而灰色的笔调,貌似细碎、不羁,实则充满张力,暗含激情,就像一把短刀,迅捷有力地切入人性幽暗的皱褶深处,直面现实的困境与绝望、感伤和忧郁。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他笔下的故事本身,因为始终有精彩的故事打底,才能带给人们与众不同的阅读快感。如今,那  相似文献   

17.
当年在柴达木西北部的冷湖石油基地,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不仅经常拜读著名诗人李季的诗歌,而且像许多柴达木人一样,对他创作的《柴达木小唱》倒背如流。20世纪80年代末参加上海《文学报》与《中国石油报》合办的中国石油诗歌大赛,我的组诗《石油女性》获了奖,到河北塘沽领奖时,有幸得到了一本由李季的夫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小为签名赠送的《李季诗歌评论集》。因没见到李小为本人,深感遗憾。几年后,突然间,竟然接到一项任务:李小为正在写《李季传》,专程从北京来西北,追寻李季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王顺 《黑河学刊》2011,(9):31-32
中国古诗话多如瀚海之沙,却存在着理论性和系统性不足的缺陷。张一平的《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以相互比较为途径,把纵向和横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还古人之说以原貌,深入探究古代诗话对古代诗歌审美与批评的认识及功过。此书的问世是中国古诗话研究的又一个台阶,指出向上一路,启发研究者从更宽广的视角审视中国古诗话。  相似文献   

19.
随着《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全面起步,主导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对海西州金融体系的建设、布局和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海西州经济金融发展趋势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内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已基本具备条件。  相似文献   

20.
这套《罗马人的故事》是一部煌煌十五册的巨著,作者盐野七生写了十五年,我曾整整读了一年。读后,逢人就推荐。过去我也读过罗马史,比如《罗马帝国衰亡史》,但这类史书,更多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来理解罗马帝国。盐野七生不同,她的这套《罗马人的故事》以现代史观的方法论来解读罗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