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房地产市场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泡沫,关键在于土地市场的单边垄断,而这又和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的利益分配上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构建房地产环境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模型是理解房地产泡沫的关键。分析表明,扩大地方居民对地方政府官僚的惩戒力度及控制中央政府不受约束的税收权力是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国房地产行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房地产行业对地方财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土地出让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和房地产市场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着眼进行分析,以期从地方财政的角度来揭开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地方财政对于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市场相关税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加之地方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投资直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这分别导致了地价和房价的居高不下,形成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经济博弈的理论为支撑,研究房地产一级市场的三方利益博弈,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博弈模型,提出应采用混合供给的土地出让方式。建立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监管博弈模型并求解,结合我国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特点就规范政府行为和引导房地产开发商行为提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使得土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促进土地和房地产市场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行业近些年来的高位运行,与在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政府与房地产商的利益合谋有关,即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开发和土地转让获得预算外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使地方政府GDP政绩大幅增长。目前的楼市惨淡还只是对这几年房价涨幅的回落调整,一些开发商的随行就市心态使作为资源调配的价格策略变得愈加谨慎。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世界宏观经济形势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总体上比2004年有所下降,房价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金九银十”的房地产销售繁荣季节已经成为历史。2006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利益博弈十分激烈的场所,无论是对房地产开发商及购房者,还是对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来说。这种博弈可能会比2005年更为明显与激烈。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过热、投资过热与银行加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投资过热的源头是房地产,房地产能拉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但无论是从房地产消费来说,还是从房地产投资来说,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热销仅仅是以往存量需求的释放,是一种虚假的需求,而不是潜在需求真正地转化为有效需求。这种存量需求的释放基本上是依赖于银行信贷及其收益转移来完成的。如果银行加息,有利于把虚假的需求转变为真实的需求,有利于遏制房地产过热和投资过热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局部性过热,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在实际中,地方政府官员具有追求政治晋升的内在驱动力,但是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存在短期化、急功近利、不计成本、重复建设等特征,产生中央宏观调控失灵等政策偏差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的干部考核体系,重新构筑全面、科学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平抑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近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土地、信贷、税收、产业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宏观调控政策对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投资额、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的影响,发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具有一定时滞性和周期性,且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政府应当主要采用土地政策和信贷政策适度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房价虚高的现状主要源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GDP情结"、房地产开发商的垄断和暴利、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以及地方政府调控执行力不足等方面。虚高并持续快速增长的房价水平将加大金融风险、抑制内需、延缓城市化进程、拉大贫富差距、降低居民生活质量、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并导致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中央政府应强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平衡各方利益并破解土地财政,实现我国房价合理回归。  相似文献   

10.
武国媛 《全国商情》2006,(12):15-16,24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与结构的双重不合理现象,阐释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影响——主要从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与非直接投资两个方面说明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急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试图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合理现象与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关系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介入,缘于一种双重压力:分税制以后地方事权的比重普遍高于财权带来的压力和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之下,面对资源的约束,依据现有土地供给制度,地方政府介入城市房地产开发,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动员社会各种资源进入房地产市场,达到财政增收、GDP高增长的社会经济目标。这种介入也对城市房地产价格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取土地使用权的方式一般有接受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投资者投入、并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等方式,其中通过收购目标公司股权获取土地使用权是比较常用方式。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股权转让涉及财务、税务、法律等问题,情况复杂,文章就房地产开发企业(股权转让方、受让方)以收购股权方式受让土地使用权实践操作过程重要的税务问题做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及社会和谐稳定。房地产价格的适度上涨应该是合理的,但是急剧快速的飙升则可能蕴含着泡沫的危机。中国的地方政府正沉迷于房地产短期非理性繁荣所带来的短期效应,放任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动房价非理性地上涨。究其根源,乃是扭曲政绩观下地方政府投资大跃进、政府债务与房地产价格存在恶性循环,同时,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的房地产依赖症也在推涨房价。因此,有必要采取完善考核机制、提升政策价值层次;优化政府投资,控制债务规模;加强顶层设计,平衡供给需求等手段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房地产业的区域差异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拉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但全国各个地区房地产发展却极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发展会使房地产市场出现无序性与不公平竞争,同时也会使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各种问题。从全国房地产业的区域角度,把我国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从房地产投资差异、房地产供给地区差异、房地产需求地区差异、房地产就业地区差异等指标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不同区域房地产业的成因及对策建议,其目的在于为我国政府制定不同区域的房地产政策以及平衡发展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房价上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房价在中国不同区域差异很大。房地产对社会发展而言存在财富累积效应,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房地产市场一旦出现非理性行为,则会产生房地产泡沫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土地财政、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供需双方的价格预期以及国内金融支持和国外资金流入,是导致我国房地产扩张过快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受到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等利益集团的制约。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找到一个合适的均衡点,不能引发短期的经济衰退,更不能膨胀泡沫。从长期来看,不能把房地产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应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培植新的支柱产业;同时,要加快税收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现实风险、潜在风险与引致风险三方面对我国地方债务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基于现实风险的分析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似乎并不严重。基于潜在风险的分析表明,由于审计署公布的数据低估了债务规模,土地财政越来越不可持续,政府未来公共投资依旧会保持高速增长,我国地方债务的未来发展趋势需要决策者保持足够的警惕。基于引致风险的分析表明,地方债务衍生了较为集中的金融风险,并正在慢慢扩散,难以监管;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挤出了私人投资,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国家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上有所顾忌,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加陷入两难境地。因此,综合分析表明,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已经较为严重,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以来,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供求失衡、房价涨幅过大等问题,政府运用信贷、税收、土地等多种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规制。本文通过实证数据,基于民生改善的视角说明了我国房地产市场政府规制效果不理想,表现在: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的价位,中低价位、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规制效果不佳的根源在于政府规制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多年来尽管房地产市场规制政策频繁出台,但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过于依赖、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房地产税收制度不合理等根本性问题并没有解决。因此,房地产市场规制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加强长效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山东省1990~2007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山东省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得到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动态均衡关系;通过Grager因果检验,得到山东省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必须重视房地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政府应及时抓住机遇。改善房地产投资环境,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