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基于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并利用2016年WIOD最新公布的数据,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整体及细分部门的服务贸易出口状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重新评估。结果发现:(1)新算法实际测得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总量35%左右,可见服务贸易被严重低估,研究结果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服务经济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存在地位的显著非对称性问题。(2)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通过自身直接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32.16%下降到2014年的26.07%,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更多的服务价值是通过制成品出口而随之出口。(3)2014年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市场的占有率为12.71%,位居全球第2,但通过多项竞争力指标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部门,中国服务贸易只是规模意义上的大国,而非服务贸易强国,国际竞争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2.
陈军亚 《北方经济》2007,(8):74-74,76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从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贸易联系非常密切。本文在收集和整理1992年以来中韩双边贸易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用贸易贡献度和贸易依存度指标分析了中韩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指出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存在不平衡的特点,并从进一步扩大两国的经贸发展、改善两国贸易依存不平衡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从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贸易联系非常密切.本文在收集和整理1992年以来中韩双边贸易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用贸易贡献度和贸易依存度指标分析了中韩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指出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存在不平衡的特点,并从进一步扩大两国的经贸发展、改善两国贸易依存不平衡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相对滞后问题,很少有研究从改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地区结构的视角展开分析。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及9个细分部门在不同市场的出口潜力及贸易壁垒进行了经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1)在影响服务贸易出口的众多因素中,进出口双方的GDP、双边距离、进出口双方的经济自由度以及是否使用共同语言,不管对服务贸易总体还是对大多数服务部门都有显著的影响。(2)在中国服务贸易的29个出口市场中,除了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丹麦,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全部“贸易不足”。(3)旅游、建筑、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方面的4个部门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出口均“贸易不足”,文化娱乐服务出口对所有的贸易伙伴均“贸易过度”。(4)在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中,日本和韩国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水平最高,其次是美国,然后是德国、法国,最后是英国、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另外,对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贸易不足”的一些小型市场,它们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一、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28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其中,出口1286亿美元,同比下降12.2%;进口1582亿美元,同比增长0.1%,出口和进口分别位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出口扩展型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利用1982~2006年的GDP、服务贸易进口、出口、进出口、资本投入以及劳动投入的数据,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1983~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平均为18.90%,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进口的贡献。文章最后得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经验分析:以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构造了一个标准化进口变量并预测该变量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基准数值,然后利用回归模型确定实际标准化进口对基准的偏离程度,据此判断一个经济体的总体贸易开放度以及经济体间的双边贸易开放度。本文的研究表明,1987~1997年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进口和出口开放度(以美国为参照)均较低;从双边意义上看,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低于这些贸易伙伴对中国的贸易开放度。本文的测算结果及其解释要考虑到标准化进口的折算标准、制成品的成本优势以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特征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引入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测算2000-2014年间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利益,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但所获贸易利益极为有限,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是向着有利于美国、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尽管中美贸易顺差在2000-2014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出口对我国获取贸易利益的带动作用不强。因此,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改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向价值链的两端攀升,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测算了1999~2008年间中国与德国在欧盟15国市场和在世界市场细分商品上的竞争性,结果表明:虽然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德国在欧盟15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性在逐渐下降,但是从绝对值来看中国与德国的贸易竞争性仍然比较激烈。在世界市场上,中国和德国在燃料、机器和运输设备以及其他制成品三类商品上都是竞争程度上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和德国的总体以及细分商品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出口产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地位已经趋于稳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地位开始上升,德国则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还运用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了中国和德国的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和德国的贸易潜力是巨大的。文章最后根据分析提出发展中国与德国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1989~2014年APEC成员国(地区)的双边面板数据,将贸易成本的来源细分为可观测部分(地理阻碍、政策阻碍)和不可观测部分(制度阻碍、文化阻碍),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构造测算方程,综合测算了由可观测和不可观测因素造成的APEC国家(地区)双边贸易成本。研究发现:APEC成员国(地区)双边贸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低贸易成本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东北亚地区;高贸易成本集中于墨西哥、秘鲁两国;中国与APEC成员国(地区)双边贸易成本多为中等成本以下,呈现下降趋势,且低于APEC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每期一考     
《东北之窗》2010,(1):57-57
1.从中国对美贸易的总体情况来看,美国“碳关税”的征收,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均将产生负面影响。出口方面,若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会使得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近,  相似文献   

12.
苏莉  冼国明 《世界经济研究》2015,(3):82-88,128-129
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2003~2006年)对122 650家出口企业进行了贸易方式与工资水平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方式对员工的工资水平有显著作用。从总样本来看,混合贸易方式的出口企业工资水平高于其他贸易方式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的工资水平高于一般贸易方式。因此,适当提高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有利于一般贸易方式的企业吸引优质人才而提升竞争力,改善中国出口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对外贸易总体差异性指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差异指标、出口竞争力差异指标对厦漳泉三地对外贸易差异进行全面分析。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外贸区位熵指数及锡尔指数实证分析表明,三地对外贸易总体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出口商品结构分析表明,三地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下降,而一般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在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上,泉州出口市场集中度在上升,而漳州和厦门则在下降。但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方面,厦门表现出与漳州和泉州完全相反的趋势。针对三地的贸易竞争力TC指数研究表明三地贸易竞争力都出现了上升,但漳州上升最快;而显示性竞争力RCA指数分析表明厦门在加工贸易上具有优势,而泉州在一般贸易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内生结构突变的平稳性与变协整检验方法对近年来中日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日贸易在2008年年底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和在2011年初受到欧债危机冲击下发生了两次显著的结构变化。金融危机的冲击效果表现为贸易额在短期的迅速下降和此后的快速回升,而欧债危机的冲击效果则表现为贸易总体增长趋势的减缓。中日两国主要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变协整关系。总体上看,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增长趋势在2011年初发生了显著的结构调整,贸易逆差收窄的趋势逐渐明朗。  相似文献   

15.
汤碧  陈佳 《亚太经济》2012,(5):65-69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印两国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出口市场结构的比较,分析两国机电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贸易竞争性,最后以贸易强度指数预测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空间。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大于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和印度机电产品的贸易结构差异明显,竞争性不强。两国的机电产品贸易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下游国的贸易报复与中国稀土出口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在纵向关联市场框架下构建一个博弈模型,研究两个下游国在分别采取独立贸易报复与联合进行贸易报复两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应采取的稀土出口政策。研究发现:(1)当下游国家独立采取贸易报复措施时,若中国稀土产业集中度低(高),则应对稀土出口进行征税(补贴),而下游国会对最终产品出口进行补贴(征税)。(2)当下游国联合进行贸易报复时,在中国稀土产业集中度很低且下游国产业集中度很高的情况下,中国应对稀土出口进行征税,而下游国总会选择对最终产品出口进行征税。(3)若考虑到稀土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则随着环境污染系数增加,无论下游国家采取何种方式的贸易报复措施,中国对稀土出口都将会进行更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分解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对贸易结构贡献度的理论框架,并运用30个经济体24个产业1995~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对各国出口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贡献度最高,绝对技术差异次之,相对技术差异最小。要素禀赋、相对和绝对技术差异并非总是出口的促进因素。全球贸易结构主要由要素禀赋决定,其次是绝对技术差异,而相对技术差异的贡献度很小,这三个因素的贡献度总共占70%左右。中国的出口结构和贸易结构主要由要素禀赋决定,但在2003—2007年,要素禀赋对中国出口结构的贡献度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而绝对技术差异一直是阻碍出口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利用1992—2004年中国对166个国家的SITC(Rev.2)四分位出口数据,本文分析了中国出口中的零贸易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发现:中国出口中存在大量的零贸易,中高技术产品以及对欧盟的贸易中,零贸易极其普遍;零贸易的分布受到地理距离、关税水平、贸易费用、收入水平和产品替代弹性的影响;地理距离越远、关税水平越高、贸易费用越多、收入水平越低、产品替代弹性越大,零贸易发生的概率越大,反之越低。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样本和回归方法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19.
刘洪铎 《亚太经济》2011,(4):102-107
基于Novy(2006)提出的具备微观基础的引力模型,本文综合测度了中国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的贸易成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考察了贸易成本的下降对中国与亚洲国家(地区)双边贸易的增长效应,对我们样本中的大多数国家(地区)而言,贸易成本下降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要大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实证研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双边贸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和条件趋同性,最后揭示了本文研究的政策性涵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00~2006年间151多万条的中国海关和工业库统计数据,通过采用Tornqvist指数和需求结构模型(DSM),构建适应中国情境的出口价格与质量指数,并进行分析发现:(1)中国出口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加入WTO后趋势更为凸显,而产品质量出现轻微下降趋势;(2)中国企业产品出口质量与出口价格间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即质量效应占优,并且这种效应在产品质量差异较大行业以及一般贸易方式样本中更为显著,证实了本文异质性质量模型的主要结论;(3)对于中国加工贸易方式而言,产品质量对出口价格影响不显著,甚至呈现负向效应,同样,政府补贴与企业出口价格间也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上述因素对当前中国"低质竞价"出口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固化效应。以上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变化和动因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现实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