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达成共识,突破性地建立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从此开启中美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成为两国级别最高、参与部门最多、讨论议题最广的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2.
3.
4.
5.
5月10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闭幕。中美双方在首轮对话中认识到加强经济、金融议题合作对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在第二轮对话中围绕“确保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一主题讨论了四个议题:一是促进贸易与投资合作;二是完善金融系统和加强金融监管;三是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四是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6.
7.
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危机面前,中美两国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应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正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经过世界各国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生经济体国家的共同努力取得初步成果的背景下,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在全球通货膨胀不断加重的背景下,加上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即将卸任,此次对话比过去更让人关注。
正是保尔森,在两年前创立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意在说服中国改变其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9.
7月28日至29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在华盛顿举行。在经历了5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和6次中美战略对话(SD)之后诞生的S&ED,显然不是仅仅名称变动那样简单。加之此次对话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退潮,世界各国正努力寻找提振经济良方的背景下展开的,国际社会对于此次对话可谓空前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3日至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双方坚持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确定的战略定位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对话,达成了新的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兼顾了中美彼此政策关切,充分体现了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既着眼双边,兼顾区域,又具有全球视野。双方决定继续加强和利用战略与经济对 相似文献
11.
5月24—25日,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在北京召开。与小布什时代的中美双边高端对话机制比较,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将“战略对话”(SD)和“战略经济对话”(SED)两个对话平台纳入一个框架之下,其合理性不言而喻。它体现出与时代发展潮流相一致的与时俱进精神。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12.
有人把这次对话比做是大卫与兵马俑的牵手,两国一改以往“掰手腕”较量的模式,转为战略与经济的双轨合作,并上升到“内阁级”,开创了中美关系史又一段新篇章,标志着两国由对抗向对话以谋共赢时代的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3.
14.
纵观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背景,我们发现,除了正渐渐散去的金融危机阴霾外,国际金融舞台上,又发生了几件不得不提的事情: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了欧元区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动荡,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争议,关于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大讨论,等等。 相似文献
15.
6月22日至23日,中美城市经济合作和投资会议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旨在落实中美双方在胡锦涛主席2011年1月份访美、习近平副主席2012年2月份访美和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达成的关于推进中美地方层级经济合作的重要共识。会议由中美两国财政部牵头,中方商务部、贸促会、中国市长协会和美方商务部、美国市长协会、美中贸委会及中国美国商会共同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向会议发来贺信。中国财政部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领导人有关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得到美国高层的积极回应。探索形成大国关系的新模式,是未来中美两国共同努力的方向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达成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2012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倡议中美之间应建立一种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2012年5月, 相似文献
17.
东亚各国目前在货币领域的合作严重滞后于贸易合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传统的OCA标准,目前东亚各国内部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且这种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进行深层次货币合作的成本较高。基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中日韩二三国货币冲击的对称性较高,但是在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方面存在非对称性,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在短期更为明显。与日韩相比,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冲击的对称程度相对较高,具备一定的合作优势。因此中国应以贸易合作为基础,加强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往来,共同引领东亚货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