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它有层次和境界之分,层次和境界愈高,幸福感愈强,社会与个人共同发展是提升幸福的必由之路。经济,富裕生活的支柱;文化,幸福生活的支撑。与经济相比,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其根本目的是人自身,优化人的存在是文化的根本使命。文化改变人,也改变社会发展模式,因而是人类提升幸福的深层基础。作为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物,文化产业直指人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2.
林章建 《新远见》2012,(5):68-77
人类自从认识到“工具”的重要性后.就想方设法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最大成果,是把其它动物的竞争力远远地抛在人类后面,使人类成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王”。“工具”是社会生产力“三要素”之一,工具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3.
九州 《中外管理》2006,(5):116-117
中国民营企业最滞后和落伍的不是厂房、设备、技术和营销模式.而是企业家的精神世界。在民营企业现代化办公大楼和进日先进设备的背后隐藏着的往往是传统的、家族式的、带着浓厚的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色彩的价值观念。有形的东西最容易形成和改变,最难改变和形成的是无形的东西。而对事物发展起着根本作用的永远都是无形的东西——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话。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一样,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从不与之争高下。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类择水而居、汲水而饮、繁衍生息、绵延不绝,水之功德无量也。  相似文献   

5.
一、信息资源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工业革命使人类在开发,利用物质和能量两种资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结果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正从工业时代迈向信息时代。信息资源被认为是现代经济的主导资源,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述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这一命题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机制、 存在方式、 发展方式及客观基础,说明了实践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意味着包括一切社会关系在内的事物、 现实、 对象、 客体,都需要并只能从实践中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更将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天地立心     
正万物皆有心。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是要为人类社会建立起一套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这也是历代圣贤豪杰奋斗终生的政治追求。中国共产党人提炼出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今天的国家之心、社会之心、万众之心。为国家立心,"心"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个不言富强的国家无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民不能当家做主的国家难以为人民所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统筹兼顾、和谐为其基本命题,展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鹤理论魅力。  相似文献   

9.
生而为人,乃造化恩赐,是件很幸运、值得骄傲的事。地球上万千生灵,惟人最为伟大。自然造就了人,人反过来改变自然,改变社会。人的不断发明、创造,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所以,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300多年前就以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人的历  相似文献   

10.
2011年致读者     
《中国地产市场》2011,(1):95-95
上下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靠文字来记录传承。 人类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靠文化去发扬光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更是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力量。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创作生产、传承弘扬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乃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企业社会责任的五大认识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社会永远是公正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而且是企业赖以生存之根本。因为企业存在于社会的前提是其事业(产品或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公众和社会舆论不可能去认可一个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企业。投机取巧者即使能够在短期内逃避社会监督,最终也会受到社会公正的裁决。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规划之路--"辅万物之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以超越自我的精神运作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恒久和谐发展的高超作为.这样的作为不仅需要应用自然科学技术进行具体实现,更需要运用哲学的理论和思维进行宏观引导.事实上,在古老的道德经中,就蕴含有最为深刻并且最为完善的生态智慧,这种智慧已经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城市规划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以帛书《老子》为依据,以"辅万物之自然"为总纲,从尊崇自然、把握根本、慈爱万物、回归素朴四个方面阐述了老子哲学对现代生态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祉玉 《活力》2014,(20):80-80
一﹑吸血鬼题材的产生 (一)神秘主义思想的影响 伟大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的开卷写道:“求知乃人类的天性。”然而,在人类的早期,由于科学尚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非理性的事物,只能借助神话和幻想对其做出近乎“合理”的解释。也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中都充斥着神秘主义,它帮助人们克服心中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从某种角度来说,类似吸血鬼这种形象是人类为了确保自己的优越感而故意假想出的敌人。  相似文献   

14.
浅谈秘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玉红 《秘书》2006,(2):9-10
秘书专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但不能忽视学生的精神素质。只懂科学技能,缺乏人文精神素养的人才,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才。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它是人之区别于狭义动物界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关心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与之和谐共处[1]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反思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住宅与房地产》2013,(10):79-80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与其它群居动物一般,无论群体大小均需秩序,其核心是头领。依我们熟悉的范式语言,人类社会大体可分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而凡有人群之地,就有贤与不肖、拙与巧之分别。为群体利益计,当由贤而巧者为头领,所谓又红又专也。能者,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之才干,  相似文献   

17.
辩证法是我们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我们的成本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一、怎样探讨会计的本质(一)明确本质的含义探析会计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毛泽东同志说:“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值得注意的是,事物的本质问题不能与事物的属性问题和归属问题相混同。本质和属性有联系也有区别,一事物在与另一事物发生关系时便会表现出多种属性,而只有反映这一事物的根本区别的特…  相似文献   

19.
<正>“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表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  相似文献   

20.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复杂劳动,要弄清它的根本性质,除了要了解"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等艺术史上对于艺术的本质的观点外,还必须把它放到全部人类生活中去认识,艺术体现了社会生活,它是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