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之后选取了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四个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和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城乡非均衡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共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且根据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估计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城乡非均衡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会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的短期效应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中长期效应反而是使其缩小;城乡非均衡增长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比,非均衡力量的增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扶农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成反比,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少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界限内,城乡收入差距随着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补贴支出的增加而减少。为此,要进一步缩减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速劳动力流动、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的生产发展和完善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3.
朱云章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40-44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存在观点分歧;通过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是扩大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取决于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高低,如果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太低,则城乡劳动力流动不仅不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而会导致差距扩大。这一结论得到了基于山东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计量检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相伴扩大现象被称为“迁移谜题”和“理论悖论”.文章沿着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为什么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劳动力流动有可能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脉络,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数据的积累、方法的更新以及我国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新特点,为推进相关研究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进程主要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以及非农产业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收入差距通常会引起劳动力的流动,通过历史时间序列的分析表明,收入差距确实和城市化水平有因果关系;另外对不同产业收入的分析表明,在服务业工作的农民更容易在城市定居。缩小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策略主要有:改革完善现有制度,创造良好的人员流动环境;引入市场竞争,实现农民素质长期有效得到提高;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帮助农民实现职业转变等。  相似文献   

6.
蔡武 《上海经济》2018,(4):56-70
文章首先通过选取合适的测度指标分析并比较了历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发现两者呈现相伴扩大的趋势;然后采用JJ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目前确实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作用在逐步减弱;最后通过劳动力就业对城、乡居民各自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度的测算和比较等做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城乡两地区存在的现实情况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了条件,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在长远内仍然可以有效发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并联系实际情况对结论进行了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7.
黄丙志  刘燕 《山东经济》2007,23(2):8-12
传统发展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应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范围都逐步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不断扩大。从我国的改革实践过程分析,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农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补偿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中国的城乡差距不仅主要是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而且还体现在消费差距上。因此,减少和消除城乡消费差距也应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范畴。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农业的特殊性、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消费环境不成熟和消费观念落后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分析出城乡市场分割导致的消费行为的差异,并能从制度变迁等角度找到其原因。相应的,能够提出增加农村收入、缩小城乡消费差异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克俊  方茜 《开发研究》2021,(1):104-113
城乡问题追根究底要回到人的问题,因此劳动力流动是关键.影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既有研究带有碎片化特征,不利于形成完整的认识.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对影响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建立"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模型",对影响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各个层面的要素,以及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收入、区域经济、制度、环境和劳动权益保障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直接要素,个人、家庭是间接要素,政府、市场和社会是干预管理要素.站在系统的角度,劳动力合理流动体现为通畅性、均衡性和适应性,可借此特性提出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长凤 《科学决策》2008,(11):57-57
关注城乡收入差距的意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要求;关注城乡收入差距事关今后几年国民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城乡之间的差距原因首先与城乡产业特性有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惯性推动促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不同的体制仍是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城乡隔离是城乡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改善解决措施有: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结合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小城镇(包括工业小区)建设,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和转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法律与法规是保障。  相似文献   

11.
收入差距的日益恶化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幸福感,社会保障支出作为民生性支出,具有典型的福利性与公平性特征,其可能加剧或缓解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CGSS),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幸福感呈倒“U”型关系,低水平的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幸福感有积极影响,而较高的收入差距则会降低农村居民幸福感,且这一效应对农村低收入者幸福感的影响更大;社会保障支出不仅对农村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缓解了收入差距过大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带来的不利冲击。在采用工具变量法矫正内生性后,结论依然稳健。因此,我国政府理应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同时加大社会保障支出,从而使农村居民更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卞继红 《特区经济》2014,(11):208-210
根据2002-2012年相关数据分析,蛾乡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差距远超过城乡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发现,不同来源的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程度不同。文章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从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两方面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过快增长,构筑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转移性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李霞 《新疆财经》2014,(3):27-34
我国干旱区的农村土地流转在全国来说相对较为缓慢。为研究其原因,本文以新疆北疆地区、东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389户农民的有效问卷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新疆农户农地转入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条件、家庭人口、农业收入、农业优惠政策等;影响转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人口、非农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因此,要推进干旱区农地流转。必须从政策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4.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goal in China. The failure of rural land privatization has led to a low level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vast property income gap between citizens and farmer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asons for property income ine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nd tenure system and the dualistic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fter evaluating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rural land market and the rigid nature of rural land assets, a population–land coupling urbaniz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The paper argues that China's land property system has externalized a high degree of geospatial and social urban and rural intertwinement. Major reform of the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is required to correct the situatio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stable urbanization) and to increase property income potential for farmers.  相似文献   

15.
徐永新 《改革与战略》2010,26(3):101-104
构建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应从以下几面入手: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农民务农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二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构建农民务工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体制保障机制;四是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构建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政策保障机制;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治国 《乡镇经济》2008,24(8):77-8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拉大。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发现:人力资本溢出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有显著影响。为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城乡之间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李伟 《新疆财经》2010,(5):41-44
城乡居民收入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及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新疆地处边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是其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新疆城乡在社会保障、城乡就业、教育科技、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推进新疆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有助于我们明晰差距,增强责任感,进而找到路径,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新疆城乡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基本现代化视角下的苏南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田桂 《特区经济》2009,240(1):46-4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苏南的"三农"问题开始呈现出新的转型特点,城市与农村距离拉近,但城乡居民在收入及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仍然存在着非均衡性的特征。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总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于城乡一体的发展要求,探索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途径,努力开创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局面,促进苏南整体优势的不断增强,对于苏南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加快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威海市消费需求受收入相对较低、城乡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不完善、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等问题影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偏弱。拓宽就业渠道,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消费;组织大型购物活动,促进居民消费。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