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不同区域出现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温州模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奇迹.随着"温州模式"的完善与升级,温州市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备受关注.在中国社科院课题组2005年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中,温州市金融生态环境在全国排名第三.考察这种特殊经济发展模式与金融生态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我们对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发展关系模式的思考,也有助于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角度来寻求我国金融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Granger 因果检验、Johansen 协整检验和VEC模型分析方法,对渭南市1979-2009年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定量度量了渭南市经济金融化程度.结果表明:渭南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处于滞后的"需求遵从"地位,因此提高金融效率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榆林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经济发展中对能源资源的严重依赖性导致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严重影响着榆林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是榆林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金融支持榆林发展"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提供的机遇入手,提出了加大地方政府扶持与金融创新力度,积极支持榆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资本的投入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经济起飞阶段.对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自身积累有限,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主要依赖外源性投入,这种外源性投入的资本主要由金融系统来提供.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贵州省贫困地区的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本地经济发展急需的资本投入,反而通过金融系统外流;金融系统成了一个"抽血"管道,影响了贵州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遍存在"金融排除"现象.新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相对于农村正规金融而言是一种更有效的金融组织形式."银山模式"的成功运行从实践角度印证了政府应当通过诱导性制度变迁化解农村"金融排除",实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重和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才能彻底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红 《西部金融》2001,(8):20-21
金融危机的突发性、扩散性、恐慌性、政治渗透性,使得金融安全危机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主权维护;但同时,金融对每一个国家来讲,都是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正如小平同志所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全盘皆活".正因为如此,现代金融对一国经济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鼎立支持,但随着金融的发展,其有可能成为威胁一国经济安全的定时炸弹,因此人们对金融只能是趋利避害.这也决定了金融监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贵州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增长对金融倚重越来越明显.从贵州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对金融的要求,提出了集中地方国有金融资源,组建贵州金融控股公司是完善地方金融体系、更好地为贵州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有效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村经济,而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农村金融.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就要加快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的结合.文章从农业金融的需求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点出发,实证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贡献,并就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着力点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金短缺的问题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本文从我省经济金融环境和信用环境、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创建"诚信湖南""和谐湖南"三方面分析了加快推进我省诚信体系建设包括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必要和必需.简要介绍了我省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及成效,并从四方面提出了更进一步加快我省诚信体系建设的步伐和更进一步完善我省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诚信体系建设就是要用法律的约束,建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个人、企业、政府都应受到"激励"或"惩戒",以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出现"经济金融方面的和谐",这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金融支持西部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西部区域经济和金融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金融业的繁荣与不断扩张,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亦逐步增强.但与此同时,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高碳化"产业结构却与其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式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方式,已严重影响到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要走低碳化的绿色发展道路,就必须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大力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碳金融.  相似文献   

11.
关于西安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研究报告(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较大,导致了区域间资金分布的不平衡和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又进一步强化、放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发展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线、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应抓住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颁布的历史机遇,加快金融业发展,建立立足西北,面向西部,辐射山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的西部重要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新现象,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支力.金融集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笔者阐述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借助金融中心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为例辩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金融的关系,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和金融效率起着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在规模上制约着地方金融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地方金融的融资效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可能形成的金融剩余规模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从经济生活中游离出来的金融剩余数量也会越多,融资需求也会比较旺盛.而地方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同时也为地方金融改革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加强科技和金融深度结合,就是紧紧抓住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牛鼻子".通过试点,选择一部分具有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优势的地区先行先试,突破现行的体制机制障碍,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制约经济快速增长.本文基于西部金融业发展实际,对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金融政策目标定位,进而提出了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经济中,科技与金融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金融与科技呈现出相互结合、互利互动的关系。科技与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其相互结合对于落实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环境的动荡和发达国家的金融压制使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已不可能沿用传统的发展道路取得成功.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一体化实际上大大强化了发达国家实施金融压制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把发展"金融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其金融优势地位作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以金融形式占有别国财富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必须选择一条既能不断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又能不断提高金融效率和功能的超常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 1.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在考察实际经济与货币金融领域的关系时,都无一例外地肯定了前者对后者的决定作用。这不仅因为金融制度本身在历史和逻辑上根源于实际经济过程.而且,现实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体制的性质从根本上规定着金融制度的性质特征、结构安排和运行效率。金融制度本身固然对经济运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但这种支撑和推动作用是以适应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而且对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来说,在新体制确立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经济对金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不同,农村金融需求存在不平衡性,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给"三农"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多障碍.因此,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只有协调发展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才有利于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关系,提出应协调发展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宁夏金融机构贷款基本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为支持地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贷款难"的呼声也较高,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为了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