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鑫  孙敏 《农业经济》2012,(3):72-74
现行农地城市流转是在政府双重垄断状况下进行,即政府垄断征地和垄断供地,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府垄断征地和垄断供地对社会福利和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双重垄断会造成农地城市流转社会福利减少,政府垄断征地导致农民补偿不足,引发社会问题;政府垄断供地导致土地资源配置失调,引起土地产品供给不足或经济低效增长.农地城市流转制度改革应引入更多市场竞争因子,打破政府双重垄断,增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检验征地补偿标准刚性调整机制对征地规模的影响,论证其诱发地方政府突击征地的机理。研究方法:基于2004—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1)刚性调整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在征地补偿标准调整前大规模征收土地,从而维持自身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体系的运行;(2)为防范风险的演化和失控,中央政府会默许、甚至支持地方政府的突击征地;(3)作为被征收土地的主要构成,农用地亦是地方政府进行突击征地的主要载体;(4)西部的地方政府具有更强烈的突击征地动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研究结论:征地补偿标准刚性调整机制诱发地方政府的突击征地行为,变相损害农民权益,应当成为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集体土地被征地增值收益中农民只能拿到极小一部分,各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的补偿更低。国研中心的调查显示,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中,投资者拿走大头,占40%到50%;政府拿走20%到30%;村级组织留下25%到30%,而农民拿到的补偿款,只占整个土地增值收益的5%到10%。在此背景下,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有些人担心是否农村集体土地收入补偿标准提高了,将导致用地成本高涨,直接会推高房价。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农地非农征用的地方政府垄断征地格局,不允许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不改变泛公益化的征地政策,的确会推高房价。  相似文献   

4.
政府垄断与征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国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政府征地.然而,当前征地制度存在寻祖、土地资源浪费、对农民补偿不合理的弊端,其生成机理是土地市场垄断.因此,革除征地制度弊端,应破除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竞争性土地市场,增强农民在土地价格形成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正>土地始终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不可避免农地征收。征地能否保护农民利益,核心是补偿。同地不同权、同地不同价的征地补偿支撑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但不仅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引发城乡非均衡发展、造成地方政府征地冲动,并且加剧了城市增长失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减少迅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制约着城乡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6.
<正>现行土地分配制度的主要模式,就是政府征地,征地以后政府卖地,形成土地收入,政府用这个收入来建设城市,搞基础设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了一些改变,一面缩小了征地范围,一面增加了农民补偿。这两个措施一个是减少了地方征地卖地的范围,收入会减少;一个是提高地方政府补偿的成本,成本要增加。现在土地财政制度的问题,一方面自己难以为继,另外一方面吃力不讨好,受到大家的批评。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个问题是没有回答,绕着走的。文件里既没有说土地财  相似文献   

7.
构建多主体利益均衡的建设用地制度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城市土地二级市场已经完全放开,但一级市场仍由政府垄断,农业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均无法直接进入土地市场,而政府主导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又没有很好地理顺农民、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所以不仅征地拆迁补偿造成的矛盾与冲突屡屡发生,而且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紧张与农村建设用地闲置并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利权属,并通过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及税收调节机制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进行调整,构建农民、政府、企业各主体之间利益均衡的建设用地制度框架,使建设用地制度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问题某村集体的1000多亩地被征收后,村民没有拿到征地补偿协议,而是拿到了政府的分期付款协议,即征地补偿费用由政府以分期支付的方式予以支付。那么未经村民同意,将本应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费用分期支付给农民的做法,是否违反相关规定?征地补偿是否允许分期支付?农民能否拒绝征地?  相似文献   

9.
征地补偿安置中的寡与不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观点很多。与某些认识不同,本文认为,按土地原用途补偿并不一定导致被征地农民收入的下降;按照保持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标准补偿,要点在于补偿农民因征地而上升的生活成本,但这个标准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缺陷;按市场标准补偿并不表示农民有权得到土地市场价值的全部。征地补偿问题的核心在于各方面参与土地增值分配的方式和比例。“土地换保障”被认为是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重要措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优先安置一部分农民的政策会造成农民集体内部土地权益的不均,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  相似文献   

10.
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应慎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不让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有许多弊端 ,但就目前情况 ,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应慎重 ,其理由有四 :( 1)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尚未完全跟上经济体制改革 ,易使农民利益受到侵犯 ;( 2 )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 ,农民的短期行为等原因 ,易造成建设用地供应失控 ;( 3 )可能会对既有的土地制度产生冲击 ;( 4 )可能会加大征地过程中政府与农民的对立。作者认为 ,现有征地过程中对农民权益的侵犯 ,可以通过按市价进行补偿和完善征地制度的实施来解决 ,不一定要通过允许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一种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