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持续地探讨如何把私人银行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血缘实现有机结合,努力做好中国本土化私人银行的探路者作为很早就在国内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银行之一,招商银行在2007年率先推出了私人银行服务。作为中国私人银行的先行者,如何把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落地生根,并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私人银行,是我们一直  相似文献   

2.
我国私人银行经营安排和技术储备还很落后,无论大银行还是小银行,产品设计和运作能力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在讨论产品同质化的时候,应该做进一步研究,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同类产品中还有优、良、中、差、劣细分的问题,在估值、收益风险特征、面向投资者人群等产品特征方面还是有所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招商银行自2007年8月推出私人银行服务以来,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经构建了以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体系,搭建起品种齐全的开放式产品平台,打造了从"市场研究观点"到"投资策略"到"大类资产配置"到"产品组合选择"以及"绩效跟踪检视"的全面资产管理与产品服务能力,并提供满足高端客户需求的增值服务体系和营销活动平台。  相似文献   

4.
私人银行在欧美国家已经有百年历史,是为拥有高额净财富的个人提供财富管理、维护的服务,并提供投资服务与商品以满足个人的需求。随着我国居民个人资产的增长及我国金融业与国际交流的增多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也开始迅速发展。本文拟从分析欧美国家私人银行发展特点入手,逐步讨论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道路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统财富管理概念的普及,普通投资者开始参与到投资理财中,而对于经济上先富裕起来的高净值客户,银行需要提供的是更加特色鲜明的服务。俗话说盛世收藏,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的持续繁荣与财富阶层的不断扩大促进了艺术品收藏市场快速成长,成为继证券和房地产  相似文献   

6.
我国私人银行经营安排和技术储备还很落后,无论大银行还是小银行,产品设计和运作能力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在讨论产品同质化的时候,应该做进一步研究,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同类产品中还有优、良、中、差、劣细分的问题,在估  相似文献   

7.
看到最新一期关于私人银行的专题,作为银行业的从业者,我感觉心情复杂。私人银行的概念于2005年在国内出现,并且目前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正在不断地被向前推进。这里面涵盖着中国富裕人群的高端理财需求,可是,我们也要反躬自问,为什么国内商业银行争相设立私人银行,而在多数人的心理上,  相似文献   

8.
章蔓菁 《中国外汇》2014,(20):40-41
作为一项源自欧洲的舶来品,私人银行带着为高端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基因,在国内生根发芽。自2007年商业银行在国内首次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以来,历经7年多的时间,私人银行在国内获得了长足发展,多家银行相继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其中一些私人银行所管理的金融资产规模已达数千亿元人民币的量级。  相似文献   

9.
《云南金融》2012,(9):15-25
私人银行,这一与“尊贵、神秘、财富的保险箱”等词汇最为贴近的金融机构,让不少人对之充满想象。然而,因涉及私套性,私人银行话题一向被拒绝采访。 私人银行客户到底是些什么人?私人银行客户都享受到什么样的“贵族式”服务?私人银行的门槛有多高?私人银行的未来之路有多宽?几经周折,连日来记者探秘本埠私人银行,希望能揭开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0.
购买飞机、投资名画、办理财务……这些天大或是琐碎的事,如今银行都能帮你完成了。作为舶来品的私人银行,自2007年在中国开展以来,至今已有5个年头。据估算,5年间,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突飞猛进,管理资产规模已逾3.5万亿元,中国符合私人银行标准的客户数超过60万,目前已经开设私人银行的中资商业银行已达12家,中资私人银行类机构大约150个左右,拥有客户超过14万。私人银行服务是一种专门面向富有阶层,为富豪们提供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的服务,一般需要拥有至少100万美元以上的流动资产才可在较大型的国际金融公司或银行中申请开设此类服务。私人银行服务最主要的是资产管理、规划投资,根据客户需要提供特殊服务,也可通过设立离岸公司、家族信托基金等方式为顾客节省税务和金融交易成本。因此,私人银行服务往往结合了信托、投资、银行、税务咨询等多种金融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1.
《银行家》2009,(6)
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得不少中国人积累了巨额财富,这一财富群体成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起家的坚实基础。作为金融皇冠上的一颗明珠,2007年私人银行在国内崭露头角时一度被业内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银行业务之一,国内大小商业银行纷纷建立了私人银行部门。然而事出意料,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国内尚显稚嫩的私人银行业务迎头一击:产品收益率下降甚至亏损,业务创新空间受限,客户营销难度加大。国内私人银行从业者如何应对挑战,如何面对当前的窘境,请听听各位专家的分析与判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富豪人数和个人平均资产拥有量逐年增加,中国私人银行业务显示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的研究对加速中国金融业改革、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私人银行业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现状进行探究,深入挖掘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组织结构不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和经营模式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以不断改进、完善我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私人银行业: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志方  赵越 《银行家》2012,(6):66-69
正以2007年3月28日中国银行正式成立私人银行部为标志,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至今已有五年光景。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资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做一回顾,并思考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基本情况服务对象的门槛。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的服务对象一般是金融资产达某一个标准的高净值人士。根据各家银行年报和网站的公开数据,各家银行对高净值人士的门槛界定不尽相同。目前私人银行接受客户资产的门槛总体上分为四个等级:最高为交  相似文献   

14.
黄天香 《银行家》2003,(1):92-95
日前,一条来自金融监管部门的权威消息让外资私人金融机构心动不已.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在公开场所透露,<金融衍生品管理办法>经过几轮讨论和修改,目前正在通过有关审批程序,有望于近期出台.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业私人银行业务的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人银行业务是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以财富管理和财富保障为中心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具有高利润率和较少的资本金要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银行家》2009,(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富裕阶层呈"爆炸式"增长态势,其迅速膨胀的理财需求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而近两年来我国私人银行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私人银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遭遇了"中国式的困境"。比如:分业经营的局限,严重的金融产品同质化,金融工具的单一,以及高端金融人才的缺乏等等。正是带着这些疑惑,本期银行家论坛邀请到几位著名的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专家,为我们解读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潜力、面临的困境及如何走出困境等相关问题。所有嘉宾发言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其所在单位。  相似文献   

17.
聂风 《银行家》2002,(9):134-135
8月中旬以来,中国银行总行营业部颇有声势地向社会推介出了全新的"指纹电控保管箱"业务.由此,一个目前国内最大规模、最高科技规格的保管箱库从中银大厦地下二层"浮现水面".  相似文献   

18.
冯大卫  王颐 《新金融》2005,(3):37-39
到2013年,个人银行业务利润将更快增长,对公银行业务在全行业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绝对份额降到一半。这为外资银行争夺中国最有利可图的富裕客户群、进占中国市场提供了绝佳机会。外资银行要抢占国内富裕客户市场,与国内金融机构合作恐怕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由于中国目前多数金融产品市场还未对外资开放,因此只有通过与本土金融机构合作才能先期进入,提前进行适应,获得成功所必备的业务技能。信用卡产品最能体现合作互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规模扩张的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特别是私人银行业务在稳步增长,不同上市银行业务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基于2009—2015年12家上市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居民财富水平、银行业发展水平、银行总体实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是影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居民财富水平日益增长的同时,要提升银行的总体实力,特别是提升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促进私人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和商业银行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私人银行,靠什么往前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于"乱世" 时代所趋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诞生和成长的日子,伴随着诸多不平凡的事件:美国次贷危机深化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人民币从快速升值到重新寻找平衡点,国内经济从需要频频降温到依赖全方位刺激,A股从全球最耀眼的"领头牛"干净利落地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投资者的心态从极度狂热到接近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