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行家》2014,(11)
正科技金融是一个持续改善、完善的过程,目前中国的政策环境还不健全。新常态下对科技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国,美国强盛的原因无外乎在于两点:高科技与强大的金融实力,更关键的在于美国存在一个非常成熟的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体系,促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强大、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最为成熟的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2.
《投资与合作》2007,(4):72-74
互联网中旧的盈利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尤其是无线饱经风霜。曾是新浪创始人现任DCM合伙人的林欣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却这样说:“互联网的新盈利模式即将浮出水面,此时,如果以一个比较低的价位进入,定能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不被看好的互联网和无线领域在2007年依然会有很多机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金融监管研究》是由中国银监会创办和主管的金融专业学术期刊,旨在传播金融监管思想,刊发金融监管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服务金融监管理论创新与工作实践。目前,《金融监管研究》发行量近2万本,已覆盖国务院、"一行三会"等金融管理部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智库、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国主要高校和研究院所等,在政策层、学术界和金融业具有较强影响力。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既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也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正>《金融监管研究》是由中国银监会创办和主管的金融专业学术期刊,旨在传播金融监管思想,刊发金融监管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服务金融监管理论创新与工作实践。目前,《金融监管研究》发行量近2万本,已覆盖国务院、"一行三会"等金融管理部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智库、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国主要高校和研究院所等,在政策层、学术界和金融业具有较强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应用,在打破农村传统金融的困境,有效降低"三农"信贷服务门槛,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等问题上能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为农业产业链提供全过程多方位的服务。本文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剖析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在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深度合作,运用数字科技增强监管效果等措施来改进农村应用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提高乡村金融活力,以互联网金融助力"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多被形容为“野蛮生长”,但不可否认的是,2015年7月18日公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互金宪法”。  相似文献   

7.
8.
传统金融市场当前整体处于创新不足,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压抑状态,这为互联网跨界金融留下巨大空间。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平台,打破时空及规模限制,让更多的人以更低成本享受到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开放性、广域性、低成本及草根性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是当前经济金融新常态下普惠金融深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未来普惠金融发展还需从国家政策层面,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加大互联网产业资金技术投入、鼓励产品创新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正>赫尔: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跟我们一样迷路了。温特斯:我们没有迷路,我们在诺曼底。——《兄弟连》当理查德·温特斯少校告诉赫尔,"我们没有迷路,我们是在诺曼底",正如当下之互联网金融,已悄然在诺曼底登陆——"互联网+"战略已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4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考察时又指出,要"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作为新生事物,互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是中国人的一大创造,有创新的动因,也有互联网产业整体逆袭的决绝.欧美产业界比较接近的词汇是“众融”(crowdfunding),“众融”一词仅狭义地指向股权、债权或捐赠的投融资行为,具有大众化、社会化特征;而“互联网金融”除了包括众融所涉及的投融资领域,还包括了网络征信、在线支付、网络银行、网络货币等生态互补的所有“互联网化”了的金融服务或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实践,甚至早于“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也是最为成熟、最为普及的“互联网+产业”的创新努力.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在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等基础上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本文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逻辑,并主要分析其信息不对称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信息的管理、分析和使用不当,会带来信息不对称风险;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及平台机制设计的缺陷,会带来道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人为或者外部疏漏则会带来操作风险。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模式,具体分析了各个风险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风险会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是对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内涵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财政支出宏观规模适度、财政资源支拨的合比例性,财政支出耗用的有效性,并且,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展开分析,提出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切实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双支柱”调控政策的DSGE模型,系统考察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组合在不同经济金融冲击下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相关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确实比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相对更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二是“双支柱”调控框架在应对金融冲击时的稳定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这说明宏观审慎政策确实是通过金融稳定渠道发挥作用的,从而与货币政策侧重实体经济(产出和通胀)的稳定效应形成了有效互补;三是不论是在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还是在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双支柱”调控框架都较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更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应,这说明“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不依赖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改变而改变,在具体的政策工具组合方面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是技术进步与金融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空前的负面效应。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过程中蕴藏风险的累积与暴露,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和主要类型,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并从监管主体、目标和原则、监管思路以及具体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抑制宏观背景下的创新演绎,有着内在的形成机理和经济逻辑。互联网金融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拓展了金融交易可能性边界,从而增加了普惠金融供给。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隐含着潜在风险,如缺乏法律依据、技术存在缺陷、期限结构错配、干扰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等等,需要做出理性而适度的演进安排。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兼具普惠金融与跨业经营之双重特性,使其在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下极易出现监管真空或监管重叠,加之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和具体的监管规则,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积聚,改善和加强监管已是当务之急。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及法律规则的构建应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置于首位,力求达成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兼顾,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并举之目标。其监管应契合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多重资本市场下证券交易制度的变革,实行功能性监管,设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并制订统一的监管规则。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结合的新型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以其在国内外的迅猛发展和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巨大冲击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述评。通过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分析其包括信息化与虚拟化、高效性与经济性、金融服务一体化、直接性与普惠性、风险性在内的五个特征,重点评析网络支付结算、网络融资、网络货币、网络投资理财等四个互联网金融模式种类,探究其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挑战,归纳其存在的风险特征并总结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最后,预测与展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理论研究演进。  相似文献   

20.
李延东  郑小娟 《征信》2016,(7):11-14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明显具有由内而外的逻辑演进层次,只有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出发,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互联网金融才能有效防范风险,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