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病危害是劳动者就业面临的常见职业风险,有关法律法规在保护劳动者防范职业病危害和享受职业病待遇以及保障职业病患者就业权等方面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规定。本文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分析,总结梳理出当前我国劳动者在职业病危害方面的八项主要法律权利。对职业危害的知情权《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  相似文献   

2.
正评析仲裁委受理此案后查明,黄女士工作期间有接触化学制剂的事实,存在职业病风险,但黄女士查出的职业禁忌并非表明她已罹患了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山西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科学全面反映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程度,为用人单位实施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依法科学地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由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组织起草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两项地方标准于2015年4月10日正式实施。作为指导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规范文件,两项标准对现状评价项目和定期检测项目的原则、依据、范围、内容、方法、程序、报告编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正鉴于一些用人单位在组织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地进行某种实际有害于劳动者的化工、放射、有毒等活动,因此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国家在《职业病防治法》中从劳动者职业危害的前期预防到劳动过程中的保护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进一步规定如果劳动者的职业危害程度较高并被确认为职业病的,还可以享受工伤待遇。但是实践中常常因为对某些概念的误解,导致劳动者维权方向错误。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和保护职业病患者的权益,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并规定职业病患者应当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作为企业职工有必要明白什么是职业病、罹患职业病后应该怎么办,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职业病是指企业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工患职业病后,要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诊断。申请职业病诊断时要提供职业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6.
程昊 《河北企业》2015,(2):14-15
<正>煤炭企业常见的职业病粉尘危害因素有游离二氧化硅、个体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等诸多方面。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利用现代采样仪器和检验设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对煤炭开采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危害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情况,调查其对接触人群的健康损害,评价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劳动条件、职业卫生质量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而职业卫生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工作场所、劳动过程、劳动条件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正>1996年国家劳动部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首次提出了"工伤保险要与工伤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的要求。2003年5月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了"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的规定,从立法上赋  相似文献   

8.
程昊  魏东晓 《河北企业》2023,(6):157-159
某井工煤矿存在粉尘、噪声、化学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作业环境中粉尘危害因素浓度时常超标,给劳动者职业健康带来安全隐患。通过对矿井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改进,而后进行分析,使劳动者井下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规定限值要求,切实减少了对劳动者职业健康损害,对煤炭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职业病防治     
《中国就业》2011,(6):59-59
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发生职业危害的行业多,接触人数达到2亿人,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近期,伴随着“苹果公司公开承认中国供应链致残员工”等热点新闻事件的发生,职业病危害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运用《职业病防治法》来维权,如何保护打工者的健康权益,已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职业健康检查是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的,卫生行政部门可对用人单位处以警告,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11.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的各项职业病防治措施的主要落实者,是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明目张胆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用人单位减少了,但在具体工作中,办事不严、忽视、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文章列举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期广东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在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潘金培的带领下,就关于我省职业病防治情况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省职业病防治院,惠州和东莞市进行了专题视察。视察中了解到,我省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走上法制管理的轨道,使职业危害防护意识有明显  相似文献   

13.
2亿劳动者遭受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早在2001年我国就出台了《职业病防治法》,为何这部旨在专门保护职工职业安全和健康的法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效遏制住职业病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代》2004,(1):73-73
《工伤认定办法》已于2003年9月18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03年9月30日正式颁布。 本《办法》全文共21条,详细地规定了工伤认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形。本《办法》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办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  相似文献   

15.
王炽  朱玉 《企业天地》2002,(6):29-30
情权,培训权,特殊保障权,检举、控告权,拒绝冒险作业权,参与决策权,职业健康权,损害赔偿权……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职业病防治法将赋予劳动者免受职业病危害、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8项权利。知情权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化学品、放射性同…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检查表法等方法,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 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 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证明,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从工程防护、 个人防护、 管理防护等3方面对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进行预防控制,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加大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为职业病危害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为规范山西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科学全面反映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程度,为用人单位实施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依法科学地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由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组织  相似文献   

18.
施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赋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神圣职责。撰写一份合格的评价报告既能为建设单位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同时可为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督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因此,评价报告的编制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9.
李冬月  汤祥  侯舜  胡涛 《价值工程》2015,(21):56-59
金属矿山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职业危害,从而对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矿山企业进行职业病现状调查,分析矿山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危害因素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机理,找到相应的技术对策和措施来解决职工的身心安全。本文结合云南某铁矿职业病监测工作和有关资料文献,阐述了金属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加强企业的职业卫生建设,消除或减少职业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燃煤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与分布的分析,探讨燃煤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种类和分布,作业场所中分布最广、浓度或强度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煤尘、粉煤灰尘和噪声。提出了燃煤火力发电厂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步骤,明确了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性,探索了企业如何预防职业病的工作经验,以及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