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在呼唤儒商。而要造就现代儒商,除了赋予商品经济的时代精神外,还应从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中吸取思想营养。“内圣外王之道”,是古代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先秦时期,孔子提出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孟子提出的“君子之宁,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荀子提出的“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荀子·解蔽》);《大学》作者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作者…  相似文献   

2.
明朝有一则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 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官箴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除了启示干部公才能明察,廉才能生威,它同时还是一面镜 子,一把尺子。一个廉与一个公,正是中国百姓目前对干部的最大期望。有了廉与公,公务 员的威信与形象,在社会上才会顺理成章地树立起来。“公生明,廉生威”,这则官箴可以说凝聚了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精华,它蕴含着朴素 的辩证法,是人们处理公共事物的永恒原则。立公倡廉是为政之本,这种“仁民爱物”、“ 修己以安人”的民本主义取向…  相似文献   

3.
武城是鲁国的一个小城,孔子的学生子游在那做官。子游运用礼乐教化民众,所以到处有弦歌之声。孔子前去,闻弦歌,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么小的城,还用礼乐教化?子游不服气,马上顶回:以前您说过,教化不分贵贱。孔子马上接受子游的批评,对学生们说,你们注意了,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前面说的话只是玩笑。 孔子曾经不喜欢两位学生。一是宰予(字子我),二是澹台灭明(字子羽)。宰予反对孔子为父母守孝三年的观点,认为影响学业和工作,一年就行了。孔子以为不孝,借他白天睡觉的事,说他“朽木不可雕也”…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如果剔除其不适应时代要求的糟粕,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宝贵遗产仍然有现实意义。 启示之一,“有教无类”。孔子在教育上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扩大教育范围,主张“有教无类”。孔子这里所说的“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异于华夏的民族。孔子力图用华夏文化教化其他民族,使夷狄之人确立礼仪,以西周文化一统天下。据《子罕》记载,孔子曾打算乘桴浮于海,欲居九夷。有人问他,“夷狄之鄙陋无礼义,如之何?”孔子回答说:  相似文献   

5.
法治 德治     
近年有些学者对只有法治 德治才能使国家永保长治久安,繁荣昌盛作了不少论证。这就使我们想到:孔子说过,政者正也。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师以正,孰敢不正。在此孔子把“政”解释为“正”、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建屋与动物的筑巢从一开始就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更多地包含了精神的内涵,并且支配着自身的行为方式,使其意志服从于这个目的,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关照自己。我国古代社会一直遵从礼制,孔子曾说:“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中国传统家庭制度与宗法血缘关系在西周时期演化为一套完整的社会礼仪,即所谓的《周礼》。就礼的核心而言,它强调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老者安之,幼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等级、亲和及信义的关系,而北京的四合院的布局已将这种关系用外在形式表现到无以复加的境地。内外空间的划…  相似文献   

7.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说:“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2.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说:“不要愁没有职位,要愁的是如何才能在位置上尽职尽责。不要愁人家不知道自己;只要努力,别人就会知道的。”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孔子说:“因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是少有的。”4.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说:“唉,算了吧!我看不到能认识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我  相似文献   

8.
“政者,正也”,这是圣人孔子在《论语》里的一句精辟论述,深刻提示了“正”为“政”本的道理。“正”首先要从修德做起。古人云,“德帅以正,孰敢不正”。人之立身,贵在德行,这是做人之本、事业之基。人们常说的“为人要正直,要堂堂正正”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正”字包含着说真话、办正事、走正道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石油政工研究》2002,(2):58-59
今年是我党“转变作风年”。转变作风与道德修养、特 别是执政者的道德修养密不可分。“德治”15章,都是讲执 政者的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的,可以作为我们各级领导干 部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学习、借鉴的资料。 “德治”15章,主要观点是:领导的基础是群众的信 任。领导的机理是依靠人们的正义感、羞耻心、价值观,启 发、引导、教育,而不能靠强迫、震慑。领导的方法是领导者 以自己的高尚道德来影响群众,做民众的表率。孔子要求 执政者(今天说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先之、劳之、不倦”,就 是今天说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欲速,无见小利”, 就是今天说的不能急功近利,不可搞短期行为;“孔以行 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即领导者的意志、目标,要靠礼 制来推行,要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要以诚信来履践。这些 不正是我们所说的作风问题吗? 对古文化当然要批判地继承。古代“德治”、“刑治”、 “法治”,其实质全属于“人治”的范畴。当今的“法治”正是 反对“人治”的。但是,只要我们舍去“德治”的封建主义的 外壳,把它的合理的内核放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结构 中,它的历史精华便会重新闪现。  相似文献   

10.
在自身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秦义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予帅以正,孰敢不正。”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懂得,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得清清楚楚。不是看你如何讲的,而是看你怎么做的。你讲得好,不如你干得好;你讲一百遍,不如你...  相似文献   

11.
段俊平 《化工管理》2013,(21):111-111
管理的实质就是修己和安人,管理者自己一定要正人先正己,加强自身修养非常重要,一个管理者一定要用自身的言行给员工树立一个做人和做事的典范,这样才能树立威信,才能有安人的资本,管理学上叫自我管理。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就对自己提出了长达十条的自我管理的标准,诸如勤奋、节俭、诚信、谦逊及宽容等,李嘉诚谈到宽容时,他深有感触,他说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者的宽容,而宽容又取决于领导者的素质修养。做人要宽容一点,要允许别人犯错误。尤其是做老板的,如果能宽恕下属的一些小错误,下属往往会加倍努力,想做得更好,并寻找机会证明自己的潜力。企业家的胸襟决定了企业家能够走多远,除了  相似文献   

12.
就企业而言,“以德治国”不仅要求管理者具有崇高德性,而且在管理模式上必须做到“以德化民”。所谓“以德化民”,也就是孔子提出的“正人正己”思想,即由正己而正人,由修身而治人,由上行而下效。认为只有真正做到自律,树立自己的良好道德形象,方能达到“以德化民”的效果。 从企业成员的构成看,分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者只有在企业管理中树立自己的崇高权威,取得被管理者的充分信任,才能形成企业内部的巨大凝聚力,保证企业的成功。正如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剑刃》一书中所说:一个领导者为了说服别人遵循他的路线,听从他的…  相似文献   

13.
李广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作战勇敢,行事果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司马迁曾由衷地赞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宝贵思想资源。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导文化,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主张积极“入世”,认为治国之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故而孔子的“正身”思想在《论语》和其他典籍文献里多有记载。古为今用,承继孔子的“正身”思想,对于我们加深理解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匡正当今社会不良风气,塑造人民公仆的理想人格都有积极意义。 孔子的“正身”思想,是做人、立事的基础。 《为政篇》第 1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段话代表了孔子“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当…  相似文献   

15.
《宋史·赵晋传》中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以现代的眼光看,《论语》中有许多管理思想,古为今用,把儒家思想的精华融汇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也许半部《论语》可治企业也。《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孔子说:“善识人也”。樊迟没理解透。孔子说:“选用贤人,罢黜小人”。综观古今中外,无论政治竞争,还是军事之争,抑或经济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正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而今,生产诸因素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现代的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个故事:鲁国有个男子独处,邻家有个寡妇独处,夜雨室坏,妇人来求托庇,男子闭户不纳。妇人说:“你何不学初下急呢?”男子说:“柳下惠则可,我则不可,我将以我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这事被孔子知道了,赞叹道:“喜学柳下患者,莫如鲁男子!”以“生怀不乱”著称于世的古代真君子柳下惠,美女坐在怀里,却不胡思乱想,不干‘唯札”之事,确实难能可贵。而这位鲁男子能够审时度势,慎重处事,使自己避免“犯错误”,也是值得称赞的。首先,鲁男子很有些自知之明。从文中可以看出,他知道自己在“思想修养”方面比不上柳下急。…  相似文献   

17.
举贤,乃推举选取拔贤人之才也。举贤渠道和方法多多,其举贤之道亦是常用常新的精神财富。春秋时期,晋国祁黄羊向晋平王推举自己仇人解狐为县令,后又推举自己自己儿子祁午为尉,弄得那们“人”先生的解释却无疑令人折服:“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人也。”“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人。”事实证证明,解狐、祁午的确是最佳人选,“国人自负盈亏善焉”。据《吕氏春秋。去私》记载,就连老成持重工业的大学问家孔子,也情不自禁地竖起大姆指赞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可谓公矣!“《列子·说符》载:”秦穆公谓伯乐乎…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期,鲁国法律规定,负罪或负债者,发配于诸侯贵族家服劳役,直至有足够的钱赎身;如有人愿意出钱替这些男女奴隶赎身,政府则给予一定的金钱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出钱替人赎身而不接受政府的奖金。孔子听说后,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他说:“子贡失当啊。大凡圣贤做出的事情,都有移风易俗的功用,使圣贤之道潜移默化地教化影响老百姓。并非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格品行。现今鲁国富庶者少而贫穷的人多,如果接受政府奖金就被视为不廉洁的话,那么替人赎身的善事靠什么维系下去呢?恐怕自今以后,不再有人愿意出钱从诸侯贵族那里赎人…  相似文献   

19.
曹寇 《董事会》2012,(11):112-112
仿佛这些“大导演”们的“大”就是从史诗来的,这让以拍婚丧嫁娶、鸡零狗碎为主的小津安二郎和拍《小城之春》的费穆如何自处呢。  相似文献   

20.
风骚是《诗经》《楚辞》的代称。这两部诗集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其创作内容参与政治、干预生活,表现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真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奠定了中国诗歌“为时事而用”的主旋律。 中国古代政治,以先王政治为最高标准。先王则是指尧、舜、禹、汤。周(文、武)。先王政治特点是“以德化民”,重教化。诗歌、音乐是教化手段。《尚书》记载,舜统治时,专命大臣负责音乐诗歌教化。舜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要通过诗、歌的教化,使年轻人正直而温和,宽大而坚强,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舜的诗歌理论,为古代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