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部控制亦称“内部管理控制”,是由单位内部各种制度、方法、措施、程序等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形成的一种控制机制。美国内部控制委员会COSO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指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美国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COSO认定了内部控制系统的五大要素:一是控制环境;二是风险评估;三是控制活动;四是信息与沟通;五是监察。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借鉴了美国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并结合中国国情,要求企业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五个要素:一是内部环境;二是风险评估;三是控制活动;四是信息与沟通;五是内部监督。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控制环境是基础。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为有序的内部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据COSO报告(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制定的题为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报告的简称)的陈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以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框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COSO报告提出的由“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得到公司董事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审计人员及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该报告是国际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内部控制概念。  相似文献   

4.
所谓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保障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COSO框架的内部控制体系一般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其中内部环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并且是首要因素.在现实中企业所面临的种种内外部环境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各要素的基础,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要和其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阚璇 《时代经贸》2008,6(1):131-132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依据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即美国COSO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1992年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障的过程。其构成要素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过程相结合,具体包括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ppraisal)、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y)、信息和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监督(monitoring)等五个要素。内部审计既是控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发挥内部控制监督作用的手段之一。这就是说,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环境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它的设计与运作,不仅影响企业整体经营方式,而且以企来目标制定与风险评估、控制活运、沟通系统以及监督活动,均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不同的内部环境相关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种子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企业的内部控制影响种子的数量和质量,还影响该类型企业其他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种子的内部控制必须针对种子生产、加工和营销特点进行设计和执行,并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中,充分考虑控制要素.针对种子企业目前控制环境总体良好,但忽视细节,重视风险评估,但尚不全面、良莠不齐的控制活动以及薄弱的控制监督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生产环境、提高风险评估水平、增加业绩评价、完善控制活动以及进行独立的监督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企业员工为达到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遵循相关法律与法规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0.
王素莲 《经济问题》2004,(10):10-12
内部控制理论从其产生、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其历史演变轨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形成、发展与完善两个阶段.对内部控制的理解,目前主要有结构说、制度说和要素说等几种较为典型的观点,尤以COSO报告为代表.本文结合已有的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成果,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系统性思考,即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信息与沟通等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各要素间的耦合.其中,控制环境是基础,风险评估是中心,信息与沟通是平台,控制活动是手段,监督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浅议内部控制角度的固定资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了内控制度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描述这五个要素在固定资产内控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企业固定资产内控管理方面的评价.结合内部控制要素对固定资产内控管理体系进行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12.
王友明 《经济师》2004,(10):287-287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协调方法与措施。根据国际上的通行定义,其目的主要是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由企业董事会、管理部门以及全体员工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一般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在我国,由于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还缺乏系统认识,由此造成内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在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中的具体体现,并对当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在上述五个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如何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以促进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京 《生产力研究》2006,(7):224-226
文章基于具体案例提出企业内部控制问题,通过内部控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历史分析、内部控制的要素分析以及必要性分析,从理论方面对我国企业加强内部控制进行了一般性分析。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即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等方面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揭示,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具体可以分为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三个部分.为能够优化管理,客观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状况,本文从实践的角度设计出能够全面测评环境构成要素的指标体系和权重模型.本文首先根据COSO报告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求通过分析其构成要素找出相应的关键性要素,设计、归纳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选取的44个指标分为三级,之后根据AHP法分析指标权重.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测评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具体分值,并根据权重模型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分值,全面评价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现状.通过该方法可以较为客观地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分析,以起到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主要有两种比较权威的定义: 其一,COSO委员会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了内部控制构成的概念,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①控制环境,其内容有单位员工的诚实和职业道德、人员胜任能力、管理哲学和经营作风、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组织机构、权责划分、人力资源政策及执行;②风险评估,包括经营环境的变化、新技术的应用及企业改组等;③控制活动,包括职务分离、实物控制、信息处理控制、业绩评价等。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其他控制要素是否有效,取决于控制环境的强弱程度,其有效性、健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健全性的发挥。资源型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特有一些经济学特征,其内部控制环境的内容也有些不同,具体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提高业务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有关法律、法规的遵从性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其构成要素应该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企业的管理过程相结合。具体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五个要素。对上述框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为达到一定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过程,它本身是使组织依照既定目标前进的手段而非目的;内部控制与组织经营管理相互交织并为其而存在;…  相似文献   

19.
从控制环境看企业内控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及内部控制要素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对企业经营行为主体设立和实施的,旨在促使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和合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程序。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会计学会等多家职业团体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对内部控制做了较为完整的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一概念框架把内部控制的要素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在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中的具体体现,并对当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在上述五个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如何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以促进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