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现场监管缺少清楚和详尽的工作流程.监管部门对非现场监管工作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重视,对于非现场监管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实际工作中因监管人员对非现场的理解不同,做法也不同,随意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1.重视两者的结合,建立有效的机制.一是要建立监管信息通报制度.非现场监管形成的信息,不但要通报给被监管对象,还要及时通报给全行所有具有监管职能的部门,为这些部门的现场监管提供导向.各个部门的现场监管信息也要及时反馈给非现场监管部门,以利于对非现场监管作出准确的预报和分析.二是要注重两者之间的互相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非现场监管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报告重点分析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目前非现场监管工作的设想,即建立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统一、集中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和信息采集,自动核对、汇总和分析,实现信息的共享;监管部门集中精力对非现场监管分析报告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分类监管、重点监管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4.
浅谈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存在的问题非现场监管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系统软件。统计部门承担了部分非现场监管分析工作,拥有金融监管统计系统,监管部门也拥有各自的非现场监管系统软件,但各个系统相互分离,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利于银行业监管工作需要的数据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5.
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是人民银行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有效实施反洗钱监管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是,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质量不高,缺乏技术支持,信息报送方式落后,信息查询和反馈机制缺失;非现场监管信息分析指标缺乏量化标准,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缺乏有机结合。提高人民银行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有效性的途径是,建立健全非现场监管信息指标体系,开发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加强业务培训,对有关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监管。  相似文献   

6.
作为反洗钱重要监管方式,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已提上工作日程。《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办法》弥补和完善了反洗钱工作在监管领域的制度缺陷,对于有效预防洗钱犯罪、提升反洗钱监测效果将起到积极作用。但从一年多的运行情况来看,市(县)级反洗钱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在运用非现场监管手段包括指标体系、监管措施、信息评估和反映机制等还有一定差距,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银行业现场与非现场监管方式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现场监管是指金融监管部门亲临现场对具体的监督对象进行直接的业务检查,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现场指导。而非现场监管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风险监管的重要方式,它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传送报表、资料以及规范定期报告、建立信息网络等办法进行常规、全面的检查。这种监管方式以其成本低、检查及时,预警性强、检查全面、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形成规范性、制度性监督项目等优势而倍受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者青睐。但在我国对非现场监管的认识的还不够,有些监管人员认为非现场监管只是收集、整理金融机构报…  相似文献   

8.
在监管实践中,难以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监管部门很少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只能依靠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了解的情况,通过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带有一定的单方面性,影响了监管的深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1998年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后 ,银行监管部门履行对银行业市场准入、营运和退出全过程的监管职责 ,监管方式包括现场和非现场检查 ,涉及本外币、表内外以及境内外业务的全面监管。针对当前人民银行中心支行银行监管工作现状 ,本文就如何对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监管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人民银行中心支行银行监管现状(一 )监管人员素质还不能适应当前监管工作要求。人民银行机构改革后 ,很大一部分稽核人员安排到内审部门、监管办或其他部门 ,使银行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查力量存在较大不足 ,而一些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来自其他业务部门 ,现场与…  相似文献   

10.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业监管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赤  林峰 《现代金融》2010,(6):43-43
(一)分业监管模式下各监管机构监管标准不一,缺乏协调,导致监管真空和盲区。目前,我国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各监管主体各司其职,负责其业务模块下的金融监管,各监管机构对某些业务未达成监管共识,多头监管没有具体的措施可依,使得被监管机构无所适从,导致监管过度,监管资源浪费。如果不同金融机构必须向不同的监管部门申请业务许可,并按照不同的监管标准运作,就没有一个监管机构能够总体评价和监管不同行业间产生的金融风险。对个别业务,可能存在各监管部门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的现象,易产生监管盲区。  相似文献   

11.
随着“1104工程”的建设,监管流程得到重大变革,非现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非现场监管工作在整个监管工作中的地位,非现场监管专业化水平、非现场监管部门分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监管部门综合协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在传统的多部门各司其职、各自为政的治理监管模式下,基层财政部门无法真正牵头协调此项工作,难以实施有效的综合监督在日常监管中,"小金库"治理工作线长面广,涉及成员单位众多,包括纪委、监察、财政、审计、人民银行、国税、地税等诸多部门,形成了多部门监督管理格局。在去年中央没有出台治理"小金库"决定前,众多监管部门长期形成的缺乏配合、各自为阵、权力交叉、多头监管、没有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造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管理》2005,(4):19-19
重要意义 数据整合与综合利用是适应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过渡的外汇管理工作新思路,提高非现场监管手段和统计分析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是能够克服现有数据分割、共享程度低和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的局面;二是能够实现外汇局与其它涉外经济单位和管理部门之间信息的互通互换,提高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的综合监管能力;三是有利于制定统一的外汇数据统计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4.
夏伟民 《海南金融》2001,(10):58-60
作通过对美国银行非现场监管的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银行监管的实况,提出了统一银行会计报表,建立科学的非现场监管的指标体系,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有机结合及监管信息共享等建议和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5.
风险分析工作是银行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贯穿于监管工作的全过程。从大的方面讲,省级银监局的风险分析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风险分析,即监管统计分析职能.可称为监管统计分析;二是对银行业机构运营进行的风险分析,即各监管处室承担的非现场监管风险分析,以及现场检查项目的有关风险分析,该部分风险分析可称为机构风险分析;三是从银行业区域发展和运营角度进行的风险分析.这项工作由各市银监分局承担,可称为区域风险分析。目前,这三项风险分析职能分别由不同的处室、单位承担,分别从宏观、机构、区域等角度对银行业风险进行了分析.但基本上是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一定的规划性.在制度化和规范性上也有所欠缺,影响了风险分析工作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何春茂 《山西金融》2002,(12):36-36
1.基层行对非现场监管工作乏力。由于基层支行人少事多、一人多岗的现象,使工作只是停留在做报表,收集资料,而没有深层次的对非现场监管提供的信息做出准确评定,进而为现场检查提供切实可行的检查依据。加之现场检查工作一般都是根据上级行的要求安排布置的任务进行,不可能完全做到根据非现场提供的预警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相似文献   

17.
《金融研究》2008,(11):I0107-I0109
1997年后香港金融监管局(以下简称“金管局”)实施改革,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职能进一步专业化,由不同的监管人员专门履行其职责,非现场监管内容主要体现在非现场监管工作流程及非现场监管数据信息系统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肖楠 《上海会计》2014,(8):38-40
本文通过对各监管部门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的监管处罚情况的详细分析,从而探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情况。历年来各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都有所加强,监管范围在逐年加大。从整体趋势上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多年的规范和发展,整体审计质量和规范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两大职能手段之一的非现场监管在制度设计、体系设计、技术运用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缺憾,非现场监管早期预警分析的导向支持作用难以发挥,严重影响了监管效率和质量。这不仅有忭于银监会提出的全新的监管思路和方法,也使非现场监管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轨道。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深入分析现行非现场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合理配置、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提出了以下非现场监管模式最优化选择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马林 《青海金融》2005,(5):52-53
非现场监管是对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银行业实施持续监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承接银行业监督管理职责后,监管工作尤其是非现场监管工作要走向成熟,就有必要对非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银行业监管质量。鉴于此,笔者就当前非现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加强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